院内东南设
焚帛炉,西南置
夹杆石,以北各有香亭1座。殿前院墙正中辟门,曰“
天一门”,东西墙有随墙小门,连通花园。钦安殿前
须弥座下左右各植有一棵
白皮松,斑斓的
树干,浓绿的
针叶与洁白的石栏形成鲜明的对照。尤其西边一棵白皮松根部外露,犹如一条卧龙,又像一位矍铄的老者卧看门里的
连理柏,为这一带比较沉闷的环境平添无限情趣。
殿前东、西各有一座方亭,平面方形四角
攒尖琉璃瓦顶,为清
乾隆时期所建,原名香亭。其构造有些别致,亭子前半间敞开,后半间四面安有
隔扇门而成为小室,这样的分隔和布局在中国古园中罕见。
钦安殿内供奉道教中的北方神玄天上帝,又称
真武大帝。传说
玄武为北方神灵,代表
28星宿中的北方7宿,为龟蛇状。在
阴阳五行中,北方属水,色为黑,守护
紫禁城建筑免遭火灾。明
永乐皇帝自诩为真武大帝飞升500岁之后的再生之身,在他的推动下,宫中真武大帝的信仰特别盛行。
到
嘉靖时期,由于皇帝笃信道教,对钦安殿大加修葺,重造庙宇,再塑金身,并于此设斋打醮,贡献青词,奉祀玄天上帝,歌颂皇帝至诚格天。嘉靖一朝宫中经常发生大火,为防火灾,
嘉靖皇帝更是潜心奉玄修道,供奉玄武大帝作为压火的
镇物。他还特别在钦安殿垣墙正门上题写“天一之门”4字。
清代诸帝亦不排斥道教。康熙、雍正两朝都先后在此设过道场,为
皇太后祈求福寿安康。清朝每年元旦于
天一门内设斗坛,皇帝在此拈香行礼。每年的节庆及农历八月初六至十八日,是道家的大
祭日,明、清宫中的道官道众
按例设醮称表,架供案,奉安神牌,皇帝前来拈香行礼,祈祷水神保佑皇宫,消灭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