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嘴拟燕鹱(学名:Pseudobulweria rostrata)是鹱科、拟燕鹱属的海洋鸟类,有3个亚种。体长38-40厘米。上体黑褐色,下体颏、喉至前颈灰黑色,胸以下白色。嘴黑色,细而短,翅尖而长,飞翔时翼下黑褐色,覆羽末端淡白色,在黑色翼下形成一条淡色斑,极为醒目。远看时全身黑色,仅下体胸以后白色,黑白鲜明,野外观察特征明显,容易辨认。嘴黑色,跗蹠肉黄色。
动物学史
1848年,皮尔(Peale)在
塔希提岛收集并描述了该物种的第一个标本。然后,在1917年,由于在
新喀里多尼亚rostrata)和新喀里多尼亚亚种(trouessarti)。两者之间不仅存在生理差异,而且还存在于不同的地理位置。指名亚种,在太平洋中西部繁殖,而新喀里多尼亚亚种在热带和亚热带太平洋繁殖。
此外,在最初被归类为
圆尾鹱属之后,遗传学研究表明,这种鸟实际上是拟燕鹱属的一部分。此外,该 研究通过分析系统发育历史,显示了黑拟燕鹱指名亚种和黑拟燕鹱新喀里多尼亚之间的物种区别。
事实上,该属包括钩嘴拟燕鹱、贝氏拟燕鹱、斐济拟燕鹱、黑拟燕鹱和现已灭绝的圣赫勒拿拟燕鹱(Pterodroma rupinarum)。与基因分析之前的黑拟燕鹱类似,由于缺乏可供研究的标本,贝氏拟燕鹱也被一些科学家认为是钩嘴拟燕鹱物种的成员。
形态特征
钩嘴拟燕鹱为一种中型海鸟,体长38-40厘米,翼展84厘米,体重410-520克。嘴较短,上嘴前端弯曲成钩状。鼻管较短,位于嘴峰中线基部。翅尖而长。圆尾。前额、头顶、后颈、一直到尾黑褐色。颏、喉和前颈黑灰色,其余下体白色。翼下边黑褐色,翼下覆羽黑褐色而具灰白色端斑,在黑色翼下形成一条淡色线。嘴黑色,跗蹠肉黄色。
与相似种
圆尾鹱比上体羽色较淡,呈鼠灰色,下体全为白色,颏、喉和前颈无黑色,翼下白色,具黑色斜细斑。
栖息环境
钩嘴拟燕鹱是典型的海洋性鸟类,栖息于温带海洋中,繁殖期间栖息于海岸和沿海岛屿及其附近海面上,非繁殖期则全在海上生活。
生活习性
常成群活动在海洋上,除繁殖期间晚上活动外,其他时间白天和晚上确立活动。善飞行,既能鼓翼飞翔,又能左右倾斜,长时间的在海洋上空来回滑翔。也能从空中急剧直落而下。翻飞和翱翔于海面,不常跟随船只因而少被发现。主要以小型鱼类、虾和
浮游动物为食。
留居型鸟类,一般不
迁徙。于海上一般无声。
分布范围
繁殖地:美属萨摩亚、斐济、法属波利尼西亚和新喀里多尼亚;
非繁殖地:澳大利亚、关岛、密克罗尼西亚;
灭绝:瓦努阿图;
季节性不确定:墨西哥;
游荡:新西兰、所罗门群岛;
来源不确定(繁殖地):库克群岛;
来起源不确定(季节性不确定):智利、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厄瓜多尔、萨尔瓦多、法属南部领地、危地马拉、印度尼西亚、日本、基里巴斯、马绍尔群岛、瑙鲁、尼加拉瓜、纽埃、诺福克岛、北马里亚纳群岛、帕劳、巴拿马、巴布亚新几内亚、秘鲁、菲律宾、皮特凯恩、萨摩亚、托克劳、汤加、图瓦卢、美国本土外小岛屿、瓦利斯和富图纳群岛。
繁殖方式
钩嘴拟燕鹱单独或松散的在繁殖地筑巢,在那里它们均是严格的夜间活动。繁殖被认为全年都在进行,但根据地点的不同,可能会出现某些高峰。在洞穴或岩石缝隙内放置一枚卵,孵化期约55天,雏鸟约110-120天成熟。在某些地区,钩嘴拟燕鹱会面临与
曳尾鹱争夺巢穴。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8年8月7日——近危(NT)。
种群现状
该物种的总种群可能不超过10,000对(即20,000只成熟个体)和30,000只个体。因此,它被置于10,000-19,999只成熟个体的范围内,并且认为总共有20,000-30,000只个体。
趋势理由:没有最新数据,但该物种被认为正在减少,主要是由于外来掠食者的巢穴捕食和露天采矿活动。1988-2000年热带太平洋东部的海洋调查估计1988-1990年和1998-2000年期间减少了35%(Balance等人,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