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毅(1925-1947),原名钱厚庆,安徽芜湖人。1941年底,随父亲、著名文学家钱杏邨(笔名阿英)到达苏中抗日根据地,参加新四军,1944年7月任《盐阜大众报》编辑,后任副主编。194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初调任新华社盐阜分社暨盐阜日报社特派记者,深入淮安敌占区采访,与北联防(离淮城南门最近的石塘联防队)在一起,每天随他们上西(砖桥一带)活动。1947年3月1日,钱毅被国民党军抓捕,翌日在石塘村壮烈牺牲,年仅22岁。
人物生平
钱毅,1925年4月14日生,原名钱厚庆,笔名伊潜、阿怡、吴湖仁,安徽省芜湖人,中共党员,1930年开始在上海道光中学附属小学、中国女学附属小学、新人小学及滨海中学读书。由于父亲
阿英早年参加共产党,从事革命文艺活动,因此,他很小就受到革命的熏陶。10岁,他与母亲一起坐过敌人的监狱。在学校,他与同学办过手写本文艺杂志数十期,组织子夜剧社,后又参加上海剧艺社、新艺剧社。
钱毅从小受到父亲阿英的革命影响,16岁时随父亲阿英到达苏中抗日根据地,继而到阜宁。曾在一师一旅服务团、三师鲁迅艺术工作团搞戏剧工作,1943年任新知识杂志社助理编辑,1944年7月17日到盐阜大众报社任编辑,不久,又担任报社副主编和新华社盐阜分社特派记者。他深入到解放区的老百姓和部队中采访,采写的战地新闻通讯和解放区群众新生活的报道,都洋溢着激情,思想性强,短小精悍,生动可读。采访中,他虚心向群众学习,在认真实践和钻研“文化大众化”这一课题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简洁、纯朴、生动的语言特点。他采写的大量充满战斗气息、贴近群众的新闻、通讯、墙头诗和小故事,用事实反映了解放区农民的优秀品质,在报纸上刊登后,迅速在军民中广为流传。
战争年代,尤其是农村,编辑生活是很苦的。冬天,寒风凛冽,墨水瓶里结了薄冰,钱毅的手上、脚上都生了冻疮,连手背也肿了。他往手上哈着气,坚持工作。灯芯烧光了,就从破棉衣里抽出一点棉花,捻成灯芯添到油灯里。夏天,烈日炎炎,夜晚坐在昏暗的油灯下,一手拿着芭蕉扇拍打蚊子,一手改稿。
当时,工农文化都很低,不少来稿字写得歪歪斜斜,别字、错字连篇,由于敌后条件困难,有的甚至用铅笔写在香烟纸上。这些稿件看时非常吃力,但他都是一篇篇读、一字字改,只要内容有一点可取,总是尽量让它有发表的机会。他用最大的精力帮助、辅导通讯员,使一大批通讯员成长为出色的新闻工作者和作家。他在1945年、1946年间撰写了近10万字的《怎样写》一书对解放区的“工农通讯员运动”和新闻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钱毅和同志们还经常将写好的稿,念给报社的警卫班战士或驻地的农民听,征求他们的意见。他总是争取一切机会接近和深入工农群众。为了参加盐阜区的生产大会和民兵代表大会,他和同志们甚至把编报工作带到会场上去做。
抗战胜利后,报社迁进城里。他还热情地出门去淮安县季桥区大湾村生活了一个时期,了解土改情况,和农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由于勤奋努力,他被选为报社的模范工作者。
解放战争爆发后,钱毅积极配合地方同志组织成千名民工上了前线。不久,因敌深入,报纸暂停。作为新华社盐阜分社暨盐阜日报社特派记者,钱毅主动要求奔赴斗争最艰苦的淮安边区。
他在给报社同志和家人的信中激情地写道:“到这个地方,我很满意,因为斗争最尖锐。”“这里材料多极了……脑子像要溢出来似的。”在前线,他对新闻工作准确反映现实的重要性也有了更深的体会,他发现有些报道“往往与原来讹差很多”,“个别区委所谈的,有的与实况都有出入,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1947年3月1日拂晓,敌人包围了他所在的民兵联防队驻地。突围中,他不幸被俘。敌人逼迫他“自新”,他厉声地说:“宁可枪毙,决不自新”。次日,在石塘镇外英勇就义,年仅22岁。
主要作品
钱毅短暂的一生,编辑有《庄稼话》、《大众诗歌》,著作有《怎样写》。他的6首墙头诗被收入萧三主编的《革命烈士诗抄续编》(1982年,中国青年出版社),11首诗被收入《苏北盐阜抗日根据地诗文选集》(1984年,江苏人民出版社),特写《坚持在淮宝》收入《江海潮》(1989年,中国新闻出版社)。
后世纪念
钱毅牺牲后,诗人
柳亚子先生为他题词:“是人民文学,是民族的精英,从墨写的言辞中,辉映着血写的生命的火花。”
黄克诚同志于1949年10月题词,高度评价钱毅的一生:“威武不能屈,临难不苟免,是真正的人民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