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芒萁(Dicranopteris linearis (Burm.) Underw.)是里白科芒萁属
蕨类植物。植株高可达5米,蔓延生长。根状茎横走,深棕色,被锈毛。
叶片远生;柄深棕色,幼时基部被棕色毛,后变光滑;各回腋芽卵形,密被锈色毛,
苞片卵形,边缘具三角形裂片,托叶状羽片,上部的变小,披针形或宽披针形;末回
羽片形似托叶状的羽片,
裂片平展,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顶端钝,微凹,全缘,中脉下面凸起,侧脉上面相当明显,孢子囊羣圆形,细小,着生于基部上侧小脉的弯弓处,由孢子囊组成。
植株高达3-5米,蔓延生长。
根状茎横走,粗约3毫米,深棕色,被锈毛。叶远生;柄长约60厘米,粗约6毫米,深棕色,幼时基部被棕色毛,后变光滑;叶轴5-8回两叉分枝,一回叶轴长13-16厘米,粗约3.4毫米,二回以上的羽轴较短,末回叶轴长3.5-6厘米,粗约1毫米,上面具1纵沟;各回
腋芽卵形,密被锈色毛,苞片卵形,边缘具三角形裂片,叶轴第一回分叉处无侧生托叶状羽片,其余各回分叉处两侧均有一对托叶状羽片,斜向下,下部的长12-18厘米,宽3.2-4厘米,上部的变小,末回的长只3厘米,披针形或宽披针形;末回羽片形似托叶状的羽片,长5.5-15厘米,宽2.5-4厘米,篦齿状深裂几达羽轴;裂片平展,15-40对,
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通常长10-19毫米,宽2-3毫米,顶端钝,微凹,基部上侧的数对极小,三角形,长4-6毫米,全缘,中脉下面凸起,
侧脉上面相当明显,下面不太明显,斜展每组有,小脉3条。叶坚纸质,上面绿色,下面灰白色,无毛。
孢子囊羣圆形,细小,一列,着生于基部上侧小脉的弯弓处,由5-7个孢子囊组成。
广泛分布于南洋群岛、斯里兰卡、泰国、越南、印度南部。中国分布于热带、遍布中国长江以南红( 黄〉壤山区和丘陵山地。铁芒萁是嗜酸性植物,它在高温高湿和土层较松的地区生长特别茂盛,在马尾松林内或阴坡, 其草层高度和密度亦较其他地区生长者为强。但是,铁芒萁亦耐寒耐旱,冬季在0-4℃左右,避风处叶片照常青绿, 夏末秋初高温干旱期中,亦能生存,只是生长较慢,老叶片有枯萎现象。它对肥土有一定的敏感性,但在贫瘠和板结的酸性土壤中仍能生存,亦无病虫害。
铁芒萁是根茎叶的分化,但不会开花结果。茎为根状茎,分布在5厘米深的表土层内,沿着地面平行的方向伸长。根茎上有许多芽,萌发后伸出地面形成植株(实际是叶柄)。由于铁芒萁无主根和地上茎,其繁殖和生长主要靠根茎芽和不定根,而根状茎的主轴和不定根又多分布在表土层下2-5 厘米,老根入土虽较深,但生活力甚弱。由于繁殖靠根茎芽发出叶柄和叶片,使铁芒萁成片成块的群生,很少见到零星散生的现象。这种植物由抱子繁殖是比较少的。
铁芒萁移栽成活后其顶端的腋芽还会继续生长,长到一定程度之后会在腋芽基础上再长出茎、茎上还会长出新的羽片。在这一生长周期发现新茎的生长过程中会导致铁芒萁下部的羽片死亡。
药用:全草、根状茎、叶: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接骨,止痛,止血。用于痔疮、血崩、衄血、
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肺热咳血、痈肿、风湿瘙痒、烧烫伤、狂犬咬伤、蜈蚣及蛇咬伤。
环境:在高速公路边坡的生态防护中直接利用铁芒萁孢子繁殖成植物应用于工程防护中的液压喷播、客土喷播等技术中,将会大大缩短其移栽应用于高速公路边坡防护所需要的大量人力和时间。铁芒萁在高速公路边坡利用时,如何与其他的植被进行搭配是非常重要的。铁芒萁生长区内都呈现单群落优势特征,在铁芒萁生长的群落中发现:草本植物所占的比例比较大,木本植物主要以小灌木为主,也存在湿地松这样的乔木。主要有狗尾草、披硷草、芒草、三叶鬼针草、胜红蓟、海金沙、乌毛蕨、酸藤子、肖梵天花、野牡丹、桃金娘、湿地松等。这一结果与铁芒萁高速公路边坡群落的比较是很相似的,高速公路边坡铁芒萁群落也是呈现单群落优势,群落中以草本植物为主,小灌木为辅。主要有狗牙根、类芦、胜红蓟、铺地蜈蚣、乌毛蕨、蜈蚣草、玉叶金花、野牡丹、桃金娘、竹柏等。比较高速公路绿化边坡的景观效果,发现夏季不管是铁芒萁绿化的边坡还是非铁芒其绿化的边坡景观效果都很好:植被覆盖度高,植物种类又多;但是在冬季铁芒萁绿化的边坡的景观效果要远远好于非铁芒萁绿化的边坡:利用草绿化的高速公路边坡在冬季普遍存在绿色不足的特点,这一点更凸出了铁芒萁用于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