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畲村位于广东省
梅州市梅县区南口镇,风景秀丽,主要农产品有豆瓣菜、草莓等,村内资源有花岗岩等。
梅州市梅县区铅畲村位于
梅州市梅县区南口镇瑶上片。我村辖10个村民小组,在册户数293户,人口1342人;全村耕地面积580亩。村年平均气温为21.2℃,年降雨量约为1500毫米,气候特征
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经济作物有水稻、金柚、三华李,村特色经济收入有金柚、三华李,上一年我村
农村经济总收入为1606万元。近年来,我村发展经济的措施以及成果:1、因地制宜,拓宽村集体经济收入渠道。我村从实际出发,发挥优势,做好以地生财的文章,把闲置山地出租给老板种植经济林,发包集约土地带动群众种植
梅州金柚、三华李等果树,增加村级集体收入。2、切实加强对
村级集体经济的内部管理和民主监督。3、切实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班子建设,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通过以上措施我村可达到集体收入3.2万元。
2013年开始,省委省政府开展了第二轮全省对口帮扶工作,我校承担了对
梅州市梅县区南口镇铅畲村的驻村帮扶任务。为此,我校校委会高度重视,研究了帮扶工作的各项工作,选派了何平驻村开展工作,同时确定了帮扶工作部门和明确了以我校青年人为主体的“一对一”贫困户联系人。
梅州市梅县区铅畲村全村处于山地,特点是山、散、穷,是梅州市典型的贫困村之一。贫困户55户,占全村总户数的三分之一。全村经济产业单一,以种植
梅州金柚为主。村人均纯收入5502元,贫困户人均纯收为2500元左右。村集体收入3000元,更为困难的是,村中现有居住人口以老、弱、病、残为主,缺劳力、资金、技术等。
我校驻村干部何平驻村以后,在党校的具体指导下,会同镇领导、村干部,研究情况、分析问题、找准突破口。一是开展入户调查,准确核实贫困户资料;二是多次召开村两委班子成员座谈会,了解村情民意;三是深入村民家里和田间地头,实地察看村容村貌,重点察看道路、危房、耕地、水利等设施,了解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五是制定了《广州市委党校“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梅州市梅县区南口镇铅畲村2013—2015年规划》和《各年度帮扶计划》。还对全村55户贫困户进行资料核实公示,填写村、户帮扶记录簿,建档立卡,制定了《“一户一策”脱贫帮扶计划》和《市委党校“一对一”帮扶任务目标计划》等。
三年来,我校及驻村干部何平克服众所周知的困难,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民生优先,突出重点,分段实施”的原则,确定了社会保险参保、主导产业帮扶、乡村卫生、农田水利、村道水泥硬底化等基础设施等项目落实帮扶任务。截至2015年12月,在资金统筹了方面,我校自筹资金、利用中央财政资金、广州市财政资金合共200余万元,筹集行业资金200万元,筹集社会扶贫资金18万元,共筹集帮扶资金416万元。在乡村建设方面,一是投资40余万元对村委会进行了修缮,购买了办公设备并整治了周边环境;二是修建了村民广场和篮球场并配备了健身器材;三是完善了卫生站的建设,购买了必要的设备等,四是筹集资金12万余元修缮了山塘和3448米的农田灌溉引水圳道;五是完成了列入规划的低收入户危破住房改造工作任务;六是对全村150盏路灯进行了更换并安装了视频监控。在民生建设方面,一是为全村村民购买了2014年、2015年和2016年的新型
农村医疗保险;二是筹集资金11万元每年为贫困户发放了肥料;三是组织村民进行种植技能培训;四是添置了垃圾收集和运输设备;五是成立了铅畲水果专业合作社,并已注册了自己的商标;六是购买了4000株桂花,樟树苗发放给全村村民栽种;七是每年对村里考上本科、大专获高职的学生给予资助;八是为村民的孩子们赠送了书包,文具盒,运动鞋,乒乓球桌,电脑等,我校图书馆还把部分书刊赠给村里供村民阅读。
按省的考核统计,十项重点考核指标我校均完成。它们是:帮扶资金400万元以上;脱贫率100%;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全省农民年人均收入的60%;村委会建设达标;卫生站建设达标;垃圾设施建设达标;安全饮水率100%;住房改造完成率100%;单位领导到村率等等。
我校帮扶工作经历过省市区(县)的一系列工作检查,尤其是经历过省扶贫办和
广州市扶贫办的工作突检,结果均获得检查部门和检查负责人的好评。他们的主要评价是:市委党校能在自身条件完全不充分的条件下,凭着党校的重视和驻村干部的顽强努力,能够出色完成高难度的任务,实属难得。为此,广州市扶贫办还把我校帮扶工作的经验刊登在有关《简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