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石岭冶铜遗址在北流市
民安镇兴上村
圭江东岸铜石岭沿河山坡。西距北流城区约13公里,南距民安圩约3公里。是西汉到东汉时期采矿和炼铜的工场。遗址规模大,主要分布在大铜石岭、小铜石岭、会岭台及大、小铜石岭之间沿河山坡,方圆约4平方公里。
汉代冶铜遗址位于
北流市民安镇北
圭江东岸。遗址在
铜石岭西面山脚。南起麻疯坡,北至塘夹村,东到山崖下,西到圭江边,南北长500米,东西宽约40米。自治区文物工作队1966年调查发现,1977年冬和1978年春两次进行试掘。揭露面积250平方米,发现古代矿井、炼炉14座,排水沟2条。灰坑29个,采集到矿石、炼渣、铜锭和风管。经碳一14年代测定,距今1870~1900年,时代为西汉晚期或东汉早期。
铜石岭地表大部分是黄土层,近顶部是砂岩石环山,石壁间异常陡峭,只有岭脚部分比较平缓。地表散布着小量孔雀石。据地质队化验得知,废铜渣中所含金属成分:铜2%、锌19%、铅10%。废铜渣中所含的铜量相当可观,比一般的工业要求高出三四倍,一般工业要求0.5%就够了。遗址内凡矿渣较多的地方,草木均稀少而且萎黄。证明地下有不同成因类型和产生不同层位、矿化不一致的原生和次生淋滤铜矿。发现古矿井五个,都已被泥土填塞。434地质队打开一井,在井内深2米至23米都发现有梨木支架,支架木长80~90厘米,直径10~15厘米,架距约80厘米。在狗统岭南面山脊开了一条260×50厘米的探沟,发现残炼炉两个。证明铜石岭是一处古代冶铜遗址。
1977年底,
广西文物工作队对遗址进行了复查,1978年1月和3月进行了两次发掘。在杉木山和麻风寮二地布方,开了6条探沟,揭露250平方米,发现古代炼炉14座,排水沟两条,灰坑九个,采集到铜矿石、炼渣、铜锭、木炭和陶风管、陶瓷碎片等。炼炉炉底深入生土层,密布于山坡上。炉群靠山顶的一方修有排水沟。炼炉为圆筒形,炉壁由黏土掺和石英砂和稻秆等耐火材料筑成,向山下的一方开有流口,流口外有化铜池。每两座炼炉成一组,流口斜向相对,共用一个化铜池。铜矿石(孔雀石)含铜2.85%,铅1.159%,锌1.92%,铁3.72%,硅77.88%,这种矿石,只要同木炭一起加热,就可还原出铜。铜锭含铜96.64%,铅0.142%,砷0.3%,锑0.685%,而炼渣中含铜0.65%,铅1.58%。说明其冶炼技术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风管多为圆管形,用黏土、石英砂掺稻草制成。燃料用木炭,没有发现煤。冶炼时加石灰石作溶剂。从风箱的鼓风量推测,每个炼炉的一次产量约为0.9公斤,每天按工作20小时计,能生产铜18公斤;年工作日假定为180天,产量当为3.2吨。
1992年4月,
广西文物工作队到塘夹村南的一条冲沟内,还采集到支撑矿坑的横梁木和捶打木桩用的木槌。1997年2月,广西文物工作队陪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的吉开将人去考察时,在一冲沟边还发现了一座残存的炼炉。同年3月,我们陪
香港古物古迹办事处邹兴华馆长上铜石岭,在铜石岭北侧的狗统岭顶也采集到炼渣和残风管,同时还发现两个直径36厘米,深36厘米的圆形石臼,可能同捣碎炼铜原料有关。
受玉林市申遗办委托,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联合组建了考古队,于2015年和2016年两次对铜石岭冶铜遗址进行考古试掘、调查,初步掌握了遗存堆积和遗迹分布情况,采集一批文物标本。在11月15日当天举行的研讨会上,考古队领队郑君雷教授在会上作了翔实的考古工作成果汇报,引起与会专家的高度重视。
联合考古队进入铜石岭冶铜遗址开展田野考古工作,对大小铜石岭的冶铜遗址遗存分布状况进行全面调查,发现多处冶炼遗存点,并出土了鼓风管等遗物,还发现了古代矿洞。而两个年度的田野试掘、调查和补充调查材料,考古队对铜石岭冶铜遗址的年代、性质、文化内涵和学术价值已经形成了整体性认识,并初步判定大铜石岭北坡和东南坡为遗址核心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