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阳书院
广西北流市境内书院
铜阳书院位于广西北流市。清康熙四十年(1701)知县涂遇建义学于县东一里旧县街。雍正十二年(1734),铜阳书院迁至旧学宫(今北流市博物馆)。咸丰七年(1857),铜阳书院毁于战火。同治十三年(1874)重建,计建有头门1座3间,旁舍31间,讲堂1座,夹室2间,讲堂上有藏书楼。书院有捐置的田租粮米692石7斗,有店铺12间,摊位1处,年租息四万九千文,作为教学和奖学之用。
书院简介
四十八年知县陈献德、岁贡曹大纶重修。后塌坏。雍正十二年(1734)知县刘瓒重修,改名“抱朴”。
咸丰七年(1857)毁于兵。同治十三年(1874)县人梁科选、陈宗鲁、黎学箕等,以院租余剩,就基重建,乃名“铜阳”。计头门1座3间(1984年已拆除),旁舍31间,讲堂1座,夹室2间,上建藏书楼,堂前建牌楼1幢(1984年已拆除建博物馆文物仓库),及上下厨房,院外围墙。历置田产生息,供书院经费、生员伙食及科费之用。光绪三十四年(1908)改为蚕业学校。
1914年改为女子蚕业学校,附女子小学。1927年改为农民运动讲习所。1930年改为私立陵城初级中学校。1933年改为北流县公立医院。1985年县文物管理所(现北流市博物馆)搬进办公。
书院历史
清康熙四十年(1701)知县涂遇建义学于县东一里旧县街。
唐太宗贞观四年,诏州县皆立孔子庙,北流已在坡东近郊建学宫,这是北流有办教育之始(所谓学宫,亦即祭孔之所兼作学校),北流从此文气渐开,人文蔚起。至宋绍圣元年(1094),北流士人洗积中、坦中庸中了进士,这说明此时北流的文化水平与中原先进省份的差距已逐渐缩小。宋后北流各地纷纷建义学和书院,至名清时期,书院大盛,其中以铜阳书院最为有名。
清代康乾以后,北流佛山
铜阳书院的经费来源多为各村乡租产,也有地方热心教育人士捐置的田租,如附城人黎世典就曾捐置田租60石入书院(他的儿子黎玉章、孙黎学箕俱拔贡,曾孙黎兆瀛中举人,玉章妻博白籍闺秀朱玉仙是清代杰出女诗人,被论者喻为“广西的李清照”,其诗集《画诗楼稿》早巳付梓传世,今又附于国学家陈柱编纂,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粤西十四家诗钞校评》)。邑人麦名扬也一次捐田租60石。这些热心人士的捐助,是作为铜阳学子的奖学金和赴乡试、会试的车旅食宿费和它项的补助,使士子减少后顾之忧。一厢乡进士罗爌(在京任职),看到“京都旧虽有会馆,每逢大比,公车云集,难于安处,复倡建浔梧郁三郡会馆于顺治门外海化寺街,嗣是三郡贡举仕宦之到都者若宾至如归焉。”总的来说,社会关注,后勤保障有力,是铜阳书院历久不衰,人才辈出的基本保证。
有清一代北流共出了文进士24人,文举人99人。这些科场上的优胜者,大多为铜阳学子。在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万千学子挤在科举那条独木桥上,原不足为怪,也无可厚非,因为那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铜阳书院的光辉,折射了清代北流文化所达到的水平,研究一下它那不无价值的办学经验,决不是多余的,知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铜阳书院的旧址成了北流市博物馆,入馆瞻仰,当日铜阳的规模轮廓依稀可辨,令人感慨万千。馆边的西河上,寄寓着望子成龙厚望的登龙桥还在,桥亭碧瓦红墙,端庄古朴,登龙,登龙,涛声依旧!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7 22:58
目录
概述
书院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