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铝矾土。一种富含铝质矿物的
化学沉积岩。岩石中Al2O3:SiO2>1,主要矿物成分为一水硬铝石、一水软铝石、三水铝矿。外貌与粘土岩相似,但岩性致密、硬度,密度较大,没有可塑性。常具鲕状、豆状结构、块状构造。成因不一,主要是由铝硅酸盐类矿物受强烈化学风化、半风化带出溶解的氧化铝、高岭石等搬运到岩溶洼地、湖泊、海湾、潟湖盆地,直接沉积或经陆解作用而成的。
最初,r.伽拉索维奇把主要是由氧化铝的水化物组成的风化产物称之为铝土岩,以区别于硅铝岩。硅铝岩是由
高岭石、
水铝英石等含水的铝硅酸盐组成的。后来,C.公马利亚夫金(1937)(14)更明确地规定了这类术语的涵意。他把Al2O3对SiO2的重量此大于1的残积岩和沉积岩划入铝土岩,把达一比值小于1、并和铝上岩有成因联系和含有自由氧化铝的岩石列为硅铝岩。如果岩石中Fe2O3~Al2O3,则称之为铁铝岩。此外,他并建议把可作为铝矿开采的铝土岩称为铝土矿。
“铝土矿(60KgHT)”一词是法国化学家别尔捷尔(Berthier)在1921年提出的,他当时是用以称呼法国阿耳城附近的宝村(Baux)所产的红色不可塑岩石。别尔捷尔鉴定了这种岩石的成分,结果是:Al2O3占52.0%,F2O3占27.6%,结合水占20.0%。在很长的时期内,铝土矿曾被认为是化学式为Al2O3·2H2O的一种矿物;只是在本世纪的才了解到达种矿物是不存在的,而铝土矿是一种岩石。现在,认为铝上矿是一种用以采铝的矿床,它是由大量的含水氧化铝组成。
它在铝上矿中可呈胶体状、在镜下略可辨的细晶状、柱状或放射状以及钟乳状。它能够形成豆粒,也能够作为胶结物,并且,能够局部地交代霞石、长石、高岭石和石英,在化学成分方面,
人造矿物湃铝石——α-Al(OH)3和三水铝石是一致的,这种人造矿物在常温下能转变成三水铝石。
主要呈微分散状(一水软铝石凝胶)存在。偶尔可形成菱形、波状或矛状的显微细品,并大多存在于一水软铝石质铝土矿的裂缝和孔隙中。曾采集纯净的一水软铝石晶体以便进行分析,但没有成功。据R.B.罗什考娃的资料,在用离心法提纯的一水软铝石凝胶中,总是较多地含有以下成分:SiO2达10%,TiO2达6.9%,Fe2O3达10.7%。可能这些成分是一水软铝石凝胶中的机械杂质。一水软铝石主要是分布在古生代的铝土矿中,如在别耳哥罗德州的石炭系下面的风化壳中。在中欧和南欧,它形成了许多铝土矿床。在牙买加的喀斯特型铝土矿中它也分布很广。此外,在近代砖红土或上第三系砖红上中,偶尔也有发现。
是胶体状或微粒状的致密物质,或呈针状、柱状、片状、细鳞状的显微细晶。广泛发育于中亚的石炭纪、乌拉尔和萨拉依尔的泥盆纪、赛延岭的寒武纪等岩系的铝上矿中。在较新的铝上矿中一水硬铝石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