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晕,外文名:galactic halo,是指银河系外围由稀疏分布的恒星和星际物质组成的球状区域叫银晕。银晕中的主要成员是
球状星团。
在
银河系主体(圆盘体)外围由稀薄的
星际物质和某些类型的少量
恒星所组成的球状区域。大体成球状,范围很大,超过
银河系扁平主体的50倍以上。球状子系是由晕星族天体组成,它分布在一个与
银盘同心,直径大于30000秒差距的球内。
银晕中除了晕星族天体外,还含有少量的气体。这些气体大部分被认为是电离氢,主要来自
银盘中的
超新星爆发,HⅡ区膨胀和
恒星风。
银晕中的主要成员星年龄都较老,接近于银河系本身的年龄,约100多亿年;为球状星团,贫金属亚矮星,周期长于04天的
天琴座RR型变星和极高速星,合称晕星族。它们绕
银心旋转,轨道呈长椭圆形。极
高速星相对于
太阳的速度高达每秒300千米。对它的了解甚少,初步估计其质量为
银盘质量的百分之十。其存在对银盘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
银河晕轮弥散在
银盘周围的一个球形区域内,银晕
直径约为九万八千
光年,这里
恒星的
密度很低,分布着一些由老年恒星组成的
球状星团,有人认为,在银晕外面还存在着一个巨大的呈球状的射电辐射区,称为
银冕,银冕至少延伸到距银心一百千
秒差距或三十二万
光年远。银晕接近于球形,物质密度较小,主要由恒星组成,也有少量的星际物质。
球状星团里的恒星平均
密度比太阳周围的恒星密度高几十倍,而它的中心附近则要大数万倍。同一个球状星团内的
恒星具有相同的演化历程,运动方向和速度都大致相同,它们很可能是在同时期形成的。
球状星团在
银河系中呈球状分布,属晕星族。球状星团和
银核一样,是银河系巾恒星分布最密集的地方,这里恒星分布的平均密度约为太阳附近恒星分布密度的50倍,中心密度则大到1000倍左右。
变星,顾名思义,就是观测亮度有变化的恒星。1985年出版的
《变星总表》(第4版)已收集了到1982年为止发现和命名的28 450颗变星和变光体。
食变星是一种
双星系统,两颗恒星互相绕行的轨道几乎在视线方向(这两颗恒星会交互通过对方,造成双星系统的光度发生周期性的变化。两星在相互引力作用下围绕公共质量中心运动,其轨道面差不多同我们的视线方向平行时,就能看到一星被另一星所遮掩(就像
日食、
月食那样)而发生星光变暗现象,这种星称为食双星或食变星。
脉动变星是指由脉动引起亮度变化的恒星。这些变星亮度的变化,可能是由于恒星体内(自身的大气层)一会儿膨胀,一会而收缩,这种周期性的变化而引起的。
造父变星是一类高光度周期性脉动变星,也就是其亮度随时问呈
周期性变化,因典型星仙王座而得名。仙王座星最亮时为3.7星等,最暗时只有4.4星等,这种变化很有规律,周期为5天8小时47分28秒,这称作光变周期。这类星的光变周期有长有短,但大多在1~50天,而且以5~6天为最多。
古希腊哲学家
亚里士多德曾经认为星空是永远不变的。但是到了1572年,
第古·布拉赫宣布发现了一颗
新星,这就是中国
《明史稿》中的记载明隆庆六年冬十月丙辰,
彗星见于东北方,至万历二年四月乃没”所指的那个天体。时隔i十余年,
开普勒又于1604年在蛇夫座中发现了一颗新星,这就是中国史籍中记载的出现在明朝万历三十二年的尾分客星。一颗典型的新星,起亮度在几天之内可以增加一万倍以上,亮度的最大值可以维持几个小时,然后再逐渐转暗,转暗的速度比增亮时的速度要慢的多。新星最亮的时候,其绝对光度可达太阳光度的10万倍。
当恒星爆发时的绝对光度超过太阳光度的100亿倍,中心温度可达100亿℃,新星爆发时光度的10万倍时,就被天文学家称为
超新星爆发了。一颗超新星在爆发时输出的能量可高达
焦,几乎相当于我们的太阳在它长达100亿年的主序星阶段输出能量的总和。超新星爆发时,抛射物质的速度可达10 000千米/秒,光度最大时超新星的
直径可大到相当于太阳系的直径。
2023年6月7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赵刚带领的国际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研究团队率先在银晕恒星中发现了第一代超大质量恒星演化后坍缩形成的对不稳定超新星(PISN)存在的化学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