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器的传统装饰技法之一。指在陶
坯体上透雕花纹。距今五千年前的
新石器时代晚期陶器已有透雕圆孔为饰,山东
大汶口出土的薄胎黑陶把杯,把柄上就有多种镂空纹饰。汉代到
魏晋时期的各式陶瓷香薰都有透雕纹饰;宋以后镂空装饰日益发展;清
乾隆(1736-1795)时
烧成镂空转心、转颈及
镂空套瓶等作品,使这类工艺达到顶峰。
河北省民间艺人雕刻的镂空核雕巧妙地利用植物果核上的纹理,经过揣形摹象,刻制出生动有趣的客观物象.植物果核一般具有体积小、纹理不规则和表皮薄而脆等特点,核雕艺人借助果核不规则的纹理使作品疏朗、剔 透,主题集中,或人物亭阁、或鸟兽虫鱼,无不生动有趣。
镂空核雕的镂刻是创作的最关键阶段,要求作者施刀的功力、
线与面的处理以及各种
造型手段的变化,都必须切实服从主题内容的需要,使意、形、刀有机地融为一体。同时灵活运用冲、划、切、刮等刀法和浮雕、透雕等表现方式,以及具有丰富内涵的
东方艺术语 言,在造型的疏密虚实、方圆顿挫、粗细长短的交织、变奏中,表现精巧入微、玲珑剔透的
艺术效果,使作品产生音乐般的韵律和感染力,成为盈盈
珍品。
雕刻艺术衍生出了一门制表工艺:镂空工艺,它和
剪纸艺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种工艺曾一度面临失传的危机,而终于在1930 年得以复兴。
瑞士钟表工匠倾注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才寻找回了这种曾经于十八世纪兴盛繁茂但随后被遗忘的
传统工艺。大部分工匠以普通机芯为基础,先用针把需要镂空的部分钻成小孔,然后用锯把多余的金属剔除。下一个重要步骤是用雕刻刀把所有边缘修饰成45度角
斜边,以及把机芯面雕成不同的图案。完美的工艺不只是细心地雕琢每个角度,而是每层零件必须把透视底层机芯的阻碍减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