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喙大丁草
菊科大丁草属植物
长喙大丁草(学名:Gerbera kunzeana A. Br. et Aschers.)是菊科大丁草属植物,根状茎极短,为残存棕黑色的叶鞘所围裹,头状花序单生于花葶之顶,瘦果纺锤形,具4强纵棱,被白色粗毛,且有紫红色斑点,冠毛略粗造,鲜时紫蓝色,干时粟褐色,生长于海拔2700-3700米的林缘、灌丛中或草地上。分布于西藏、云南及四川等地。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极短,为残存棕黑色的叶鞘所围裹;根带肉质,粗细并存,簇生。叶基生,莲座状,叶片纸质,倒卵状长圆形或匙状长圆形,长3-12厘米,宽1-4厘米,下部琴状分裂,顶裂大,长1-4.5厘米,顶端钝、圆或有小尖头,边缘波状或具不规则的疏齿刻,侧裂小,2-3对,圆而有时具极少的细齿,上面无毛,但有密细腺点,下面密被白色绵毛;中脉两面微凸起,侧脉5-7对,于顶裂基部较多,纤细,网脉不明显;叶柄长2.5-7厘米,上部具狭翅,多少被蛛丝状毛,下部扩大成鞘,鞘常呈紫红色,宽3-6毫米,无毛。花葶2-5丛生或偶有单生,直立,长6-28厘米,下部脱毛,上部被绵毛,毛于头状花序基部最密;苞叶线状钻形,长7-15毫米,基部最宽,被毛或脱落变无毛。头状花序单生于花葶之顶,于花期直径1-1.5厘米;总苞圆筒形或狭钟形,略高于冠毛;总苞片2层,顶端全部渐尖而带紫红色,外层狭披针形或线形,长7-12毫米,基部宽约1.5毫米,内层长圆形,长7-22毫米,宽2-2.5毫米;花托无毛,直径2-2.5毫米。花淡紫色或紫红色,全部隐藏于冠毛之中;雌花冠纤细,舌状,舌片小,长近1毫米,顶端具3齿,中间1齿大而长,两侧2齿较小,檐部内2裂长圆形,长约0.3毫米,花冠管长为舌片的4-5倍。两性花花冠较粗而短,管状二唇形,长3-3.5毫米,外唇具3细齿,内唇2浅裂,裂片大于上唇的细齿,长仅0.3毫米;雄蕊内藏,花药基部扭曲,无明显尾部;两性花的花柱分枝略扁,顶端钝。瘦果纺锤形,具4强纵棱,被白色粗毛,且有紫红色斑点,顶端具3-3.5毫米长的喙,连喙长7-9毫米。冠毛略粗造,鲜时紫蓝色,干时粟褐色,长7-9毫米。花期8-10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2700-3700米的林缘、灌丛中或草地上。
分布范围
分布于西藏东南部(波密、察雅、贡觉)、云南北部和西北部(会泽、维西、德钦)及四川西南部(木里、九龙、沪定)。印度、尼泊尔、不丹也有分布。
参考资料
长喙大丁草.植物智.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20 20:51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