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长安中学
广东省东莞市公立高中
长安中学位于中国乡镇之星广东省东莞长安镇莲峰路19号,是一所市属普通高级中学。先后被评为东莞市一级学校、广东省乒乓球运动特色学校、东莞市绿色学校、东莞市园林式学校。
学校简介
长安中学创办于1958年。原校取址长安镇霄边将军山,再易址公社大会堂,后迁至街口上近村。1969年,增设高中部。1988年新校落成于莲峰路现校址,长一中、长二中、长三中相继并入。该校为全日制公办中学,有25个教学班,学生1300多人,该校占地面积3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1000平方米,拥有教学大楼、科学楼、体艺楼、学生饭堂等一流校舍,教学设施齐全,设备先进,师资力量雄厚。
学校荣誉
该校坚持“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办学宗旨,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行素质教育,以新课程的理念统领教学。实行从严治校、科学管理、形成了“低进高出”高考管理特色。高考连年创佳绩,教学质量一直处于市同类学校先进行列。学校坚持“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策略。近年来获得“全国中学生素质拓展试点学校”、“‘十五’科研规划实验课题优秀成果奖”、“广东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一等奖”、“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东莞市文明单位”、“东莞市文化建设先进学校”、“东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先进学校”、“东莞市教育质量一等奖”等荣誉称号,师生每年在全国、省、市获得各种奖励200项。
该校师生以开拓进取的精神,务实求真的态度,狠抓校风建设,构建文明和谐校园,为创教育品牌而努力。
校训
志、信、慎、恒 、严、勤、苦、巧
办学特色
该校要实现全面育人、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必须科学育人。该校以现代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为育人的思想基础,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层次性,并把这种差异性和层次性作为丰富的教育资源来开发利用,因材施教、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努力帮助学生挖掘潜能。学校这种遵循教育规律,发挥自身优势,实行整体优化的教学方法,逐步深化形成了我校鲜明的办学特色。其中最具特色的一是全员育人的德育特色;二是“低进高出”的高考特色;三是“培优育特”的体艺教育特色。
全员育人的德育特色
该校德育工作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德育工作制度化、系列化,构建全员育人观,积极发挥五支队伍的作用。一是思政育人队伍(党支部——工会、团委)。二是法纪育人队伍(政教处——级组、保安队)。三是渗透育人队伍(教导处——科组、科学馆)。四是服务育人队伍(总务处——后勤组、生理、心理保健)。五是自律育人队伍(学生会——班务评比、校园文化)。使学校教育系统中各个子系统及各要素之间协同作用,产生教育合力,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共同实现德育工作目标。
“低进高出”的高考特色
该校针对学校生源素质差,中上层学生少,落后面大,学生基础参差不一,上课训练难以照顾各学生层面的情况,学校推行毕业班“分层教学,分层辅导”的教学管理模式,把成绩相对较好的集中一起,分层教学,强化管理,强化训练,让他们在良性竞争中不断进步,有利冒尖;对基础较差的学生,也便于管理和辅导,这也是因材施教、尊重个性的表现。每年高考,上本科线、重点线的人数逐年增加,大学升学率达90%以上,形成了“低进高出”的高考特色。
“培优育特”的体艺教育特色
该校历来重视体育、美术教育工作,特别是将体艺教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之一,充分发挥体艺教育的特殊育人功能,体现特色教育。学校因此被评为“广东省乒乓球运动特色学校”,学校文艺演出队蜚声市内外,学生活力动感啦啦队文艺表演获省一等奖。近年来,学校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找准定位,努力培育高考新的增长点,大力实施“培优育特”计划,成立高考体育艺术特色教学班,让具有美术、体育等兴趣和特长的学生得到超常的发展,目前,学校体育美术高考特色班已有一点规模,上重点院校、本科院校人数逐年增多,成为每年高考的一大亮色。
师资队伍
学校有一支结构合理、锐意创新、学术精湛的教师队伍,其中正高级教师1人,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24人,一级教师50人;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2人,省骨干教师1人,市学科带头人4人,市教学能手8人;获省级以上荣誉称号的8人,市级以上荣誉称号26人。化学科曾被评为广东省优秀学科教研组。精良的师资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招生情况
2018年秋季高一招收8个班,共384人(含体艺特长生19人),其中面向全市招收随迁子女262人,面向全市招收本市户籍考生122人。招生分数线由东莞市教育局统一划定。
未来规划
2009年起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长安中学新校区,坚持发展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将学校的师资优势,设施优势,环境优势,管理优势变成教学质量优势,把学校办成适应二十一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化示范性高中。
校长致辞
现代学校要成为具有时代特色的优质教育资源,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我们的办学理念是:为学生的发展负责,为学生的终身幸福负责。学校的发展教育理念是以人本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终身教育理论、成功教育理论和教育社会化理论为理论支撑,它决定了学校的办学宗旨是:一切为了人的发展,一切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一切为了人的可持续发展。
在为了学生发展理念的主导下,全面改革和创新学校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和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
教师发展是学校发展的能量之源,教师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学而不厌。广大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勇于、善于向他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同时,要大量阅读相关理论著作,从而更新知识,更新观念,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学生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最终目标,学生发展的关键是养成良好习惯,只有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践证明: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就能促进现代学校的发展,而学校的发展也是教师和学生发展的平台,从而形成学生、教师、学校协调互动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地图信息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15 17:51
目录
概述
学校简介
学校荣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