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于1939年的小白楼曾是伪满洲国治安部大臣
于琛徵的私宅,据说是他为儿子的婚事特意申请修建的,当年在一楼正厅花廊墙上,确实曾有双喜字的图案。
1943年,于琛徵将小白楼作价200万元伪币卖给了
株式会社满洲映画协会(以下简称“满映”),成为当时“满映”社员聚会的沙龙,也正是从那时起,这座白色二层小洋楼便与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
小白楼从“满映”的声色沙龙,转变为东北进步电影工作者团结工作的阵地,并在这里酝酿成立了东北电影公司。9月3日,东北电影工作者联盟组织拍摄了长春市人民庆祝“九·三”胜利大会的纪录片,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电影工作者在长春拍摄的第一部纪录片。
1946年5月,东北电影公司从长春迁往兴山(今黑龙江鹤岗);1946年10月1日更名为东北电影制片厂。1949年4月,东北电影制片厂从兴山搬回长春;1955年2月更名为
长春电影制片厂。此时的小白楼成为长影对外作家招待所和本单位艺术家活动场所,许多剧作家的电影梦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小白楼平面呈长方形,地上二层、地下一层,一楼东侧还建有一个半圆形的花厅,整栋建筑的面积达998平方米。在花厅之外的空地上,有假山、树木、花草,环境幽静宜人。屋顶采用硬山双坡样式,铺满棕褐色琉璃瓦,在色彩上与白墙形成十分鲜明的对比,让人印象深刻。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
吕班、
沙蒙、
郭维等老一代电影艺术家曾聚集在小白楼里从事创作;剧作家白刃、
海默、
林农、
李准、
黄宗江曾在这里奋笔疾书;
白桦、
张笑天、
张天民、张一弓、陈立德、顾笑言也曾在这里留下创作轨迹。
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小白楼更加繁忙。每当深夜万籁俱寂之时,二楼的灯光依旧明亮,那是剧作家们在构思剧本,埋头疾书。《
人到中年》《
勿忘我》《
十六号病房》和《
黄山来的姑娘》等一批优秀电影剧本在这里孕育。
1958年夏秋之交,正值“创刊号”紧张编辑之际,恰逢
郭沫若先生来到
长春,最终获得了郭沫若先生亲笔书写的“电影文学”刊名。1958年国庆节,《电影文学》创刊号问世,洁白的封面上一条金色的电影胶片纵贯上下,简洁、清新、明快,让人一眼便能知晓杂志所表达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