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四号
20世纪80年代中国研制的三级液体运载火箭
长征四号(代号:CZ-4)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一型三级常规液体运载火箭。
研制历程
历史背景
1969年8月14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指示:上海不仅可以搞导弹,也可以搞火箭和卫星,还可以搞洲际导弹。根据周总理的指示精神,同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上海下达了“701工程”任务,任务中主要包括由上海抓总研制火箭和卫星。火箭命名为风暴一号
1969年8月,风暴一号开始研制,曾研制过三种状态的火箭,1982年停止使用。
1975年3月31日,中国将发展卫星通信工程正式列入国家计划,并命名为“331工程”。
“331工程”以长征三号火箭为主,并由当时的上海航天局研制一型常温推进剂三级运载火箭作为备份方案,命名为“新长征三号”。随后更名为长征四号。研制过程中,上级明确要求长征四号还应承担气象卫星、技术试验卫星、“资源”卫星等发射任务。
研发进程
1979年,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在风暴一号的基础上开始预先研制用于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三级常规液体运载火箭长征四号,作为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通信卫星的备用方案。后因故停止预研计划。
1982年,重新开始长征四号的可行性研究。
1983年,长征四号开始工程研制。最初,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是发射中国通信卫星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的备份火箭。
1984年4月8日,长征三号成功发射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随后,长征四号调整研制规划和发射目标,转而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
1988年9月7日,长征四号火箭成功地将中国第一颗试验气象卫星——风云一号气象卫星送入太阳同步轨道。
1990年9月3日,长征四号火箭第二次发射,把中国第二颗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和搭载的两颗用于探测高空大气物理参数的大气一号地球卫星送入预定的太阳同步轨道。
系统组成
总体设计
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是在改进长征三号火箭一、二级的基础上、新研制第三级而发展起来的,火箭各级全部使用四氧化二氮和偏二甲阱常温推进剂,技术上成熟,且具有较好的继承性。该火箭二级火箭与长征三号火箭的二级完全相同,而一级火箭的推进剂贮箱比长征三号加长了4米,增加了40吨推进剂,第一级四台发动机的地面总推力由2746千牛增大到2942千牛。
姿控系统
在继承长征三号成熟技术的基础上,长征四号运载火箭在新研制的第三级上采用了不少先进的技术措施。
采用数字式姿态控制系统。数字式控制系统是以数字式网络、数字式调零方案和双向伺服机构等新技术组成的。数字式网络的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应变性能好。数字式调零方案,与机电式调零装置比较,调零精度提高了一倍,增加了火箭起飞的可靠性。双向摇摆伺服机构,用一个液压能源带动两个作动器,使重量功率比达到了先进水平。
推进系统
长征四号火箭的三级发动机由两台独立工作的单机并联组成,可双向摇摆是中国首次研制的高性能常温推进剂上面级发动机,单台推力49千牛,比冲2971米/秒,每台允许沿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摆动,最大摆角为4.5度,可以在真空中两次启动。三级发动机采用辐射冷却的铌合金喷管延伸段,比冲和推力重量比居于中国常温推进剂发动机的榜首,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三级推进系统采用了全程定压力值氦气增压和主、副增压管路方案。整个系统的质量轻,可靠性高。三级火箭贮箱采用高强度铝单层薄壁共底结构,前箱为燃料箱,后箱为氧化剂箱,共底凸面朝向燃料箱。姿控发动机系统采用表面张力贮箱,使用无水肼为推进剂,用于发动机关机后的人轨速度修正和滑行时的姿态控制。其特点是与各种推进剂相容性好,可以长期、重复使用。继承已有的技术成果,采用经地面反复验证的先进技术,保证了长征四号运载火箭的优良性能。这已在长征四号运载火箭两次成功发射气象卫星、卫星精确入轨中得到了验证。
设计参数
发射动态
系列型号
长征四号甲
长征四号甲(CZ-4A),是中国发射第一颗气象卫星的运载火箭,是在风暴一号基础上增加第三级发动机而成。
火箭全长41.901米,芯级最大直径3.35米,起飞质量248.9吨,起飞推力约300吨。运载能力为太阳同步轨道时1500千克。
1988年9月7日首次发射,成功地将中国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一号送入太阳同步轨道。随后又将第二颗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发射进入轨道。总共进行两次发射,全部成功。
长征四号乙
长征四号乙(CZ-4B),是中国在长征四号甲基础上研制的一种运载能力更大的三级液体运载火箭。
火箭全长45.576米,芯级最大直径3.35米,运载能力在太阳同步轨道为1900千克。长征四号乙主要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的对地观察应用卫星,1999年5月10日,长征四号乙火箭首次发射,成功地将“风云一号C”和“实践五号”卫星准确送入轨道;截止2013年,长征四号乙火箭共发射2次,将28颗国内外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其中中国和巴西合作的地球资源卫星均由该火箭发射。
长征四号丙
长征四号丙(CZ-4C),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抓总研制的常温液体推进剂三级运载火箭,是在长征四号乙(CZ-4B)基础上,增加了三子级二次启动能力,主要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
火箭全长48米,一、二级直径为3.35米,三级直径为2.9米,起飞质量250吨,太阳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2.8吨(800千米)。
首发改进型运载火箭于2006年4月27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中国首颗遥感卫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并实现了首发火箭发射场测试零故障。
技术创新
用途广泛
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有着较广泛的用途,适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和极地轨道有效载荷,也可以承担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有效载荷的发射任务,在中国各个发射中心均可发射。
该火箭低地轨道(近地点高度为200千米,远地点高度为400千米)运载能力达4520千克,901千米高的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达1650千克,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达1250千克。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中用于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和极地轨道各种应用卫星的主要运载工具。
为扩大适用范围,长征四号运载火箭具有两种不同直径的卫星整流罩,可适应不同质量和尺寸的有效载荷。
长征四号运载火箭还具有发射一箭多星的技术装置,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多颗卫星,关键是星箭分离技术的稳妥可靠。
长征四号运载火箭在现有基础上经过改进,可在很大范围适应有效载荷的变化。该火箭一、二子级可组成二级火箭。这种二级火箭发射20千米高,轨道倾角70度的低地轨道有效载荷,其运载能力可达3100千克。利用成熟的固体助推器,捆绑在长征四号运载火箭的一子级上,又可组成新的捆绑火箭。在长征四号运载火箭上捆绑6个平均推力为559千牛的固体助推器,用于发射近地点高度为20千米,远地点高度为400千米的极地轨道有效载荷,其运载能力可达到5700千克。如捆绑8个固体助推器,其的运载能力则可提高到6300千克。
可靠性高
长征四号运载火箭两次发射气象卫星均获得成功。该火箭的高可靠性,主要通过火箭设计方案的一系列可靠性保障措施实现的。在火箭总体设计方案和分系统设计方案的选择上,可靠性是一项重要取舍条件。长征四号运载火箭及其分系统都规定有明确的可靠性指标,火箭各级全都采用常温推进剂,就是充分考虑了这类运载火箭技术上成熟,容易达到较高可靠性的优点。在火箭的分系统中,根据可靠性要求,其控制系统采用了先进的数字控制技术,应用了工作安全可靠的双向伺服机构;动力系统研制了比冲高、质量轻,具有较高可靠性的上面级发动机,应用了发动机在失重条件下可靠点火、多次启动技术;遥测系统采用脉冲编码幅度调制;外测系统研制了小型化的箭上连续波应答机等。分系统方案按可靠性要求作正确选择以及一些相关技术的突破,保证了长征四号运载火箭具有较高的系统可靠性。长征四号运载火箭的大直径卫星整流罩,尽管采用技术成熟的弹射筒分离方案,但为了保证可靠性,在地面曾进行了多次分离试验。
经济性好
长征四号运载火箭研制成本低,发射费用少。因而对国内外商业服务的费用是比较低。为充分体现长征四号的经济性,火箭总体方案坚持了五条原则:一是尽可能选用已经过飞行试验证明是成熟的技术;二是在保证火箭总体性能和系统可靠性的前提下,不追求单项技术的先进;三是必须采用的新技术,需经充分的地面试验验证是可靠的才能应用;四是优化试验项目,尽量采用简单易行的试验方法;五是利用全国各地的技术成果,不搞重复研制。总体方案确定以后,在火箭的研制、试验和生产中;通过严格的经济核算,减少不必要的支出,减少浪费损失等一系列措施来控制成本,从而保证了长征四号运载火箭的研制费用能够得到较好控制。费用少。长征四号运载火箭采用常温推进剂,地面设施简单,发射场区的勤务简单,方便实用。中国的太原、西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设施都能适应长征四号运载火箭的发射。
所获荣誉
荣誉奖励
2009年,长征四号系列(长征四号甲、长征四号乙、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授予“金牌火箭”称号。
截至2023年,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曾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文化特色
2023年3月10日,上海航天发布信息,首次公开了长征四号火箭的型号特色标识,充满设计感的阿拉伯数字“4”,彰显着该枚金牌火箭的独特印记。其中,一横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代表着火箭的诞生地;一纵勾勒出了长四火箭的身形轮廓;二者通过长四火箭一条优美的三段式弹道轨迹相连,代表型号三级火箭的特点;两颗星则代表着长四型号曾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殊荣。
总体评价
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性能优良、用途广泛、可靠性高、积极性好,由于运载能力大,特别适合于一箭多星发射业务,在国际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长征四号研制成功,使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工作范围扩大到了能覆盖包括太阳同步轨道的全部地球轨道,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发射太阳同步轨道卫星的国家。(新浪网、《中国航天》 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17 07:58
目录
概述
研制历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