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
立夏“尝三鲜”,即尝鲥鱼、
蚕豆、
苋菜、现因野生鲥鱼已近绝迹,改为尝
青梅、蚕豆、咸鸭蛋此三鲜。 长江四鲜也有把
河豚列入的,但河豚有毒,每年有因拼死吃河豚而殒命的,故一般不列入。
银鱼:古称“脍残鱼”。此鱼形细长,身透明,体光滑,长约一指。喜栖息于近海的
长江口,正规名字叫间银鱼,当地人众称“面杖鱼”。因这鱼细骨无鳞,色明莹如银,其味又极鲜美,故深受食客青睐。
刀鱼:因此鱼其状似刀形,俗称
刀鱼。刀鱼“狭薄而长头”,与
凤鲚有相似之处,但比凤鲚个大,也称
江鲚。个大者有一尺来长。此鱼特点是肉质细腻鲜嫩,入口即化,但丝毛骨较多,食之须小心。清明前大量上市。一过
清明,其丝毛骨即变硬,价钱就开始下跌。
刀鱼,学名“刀鲚”,属洄游鱼类。每当春季,刀鱼成群溯江而上,形成
鱼汛。农谚有“春潮迷雾出
刀鱼”,是春季最早的时鲜鱼。刀鱼体形狭长侧薄,颇似尖刀,银白色,肉质细嫩,但多细毛状骨刺。肉味鲜美,肥而不腻,兼有微香。
宋代名士
刘宰曾有诗称赞:“肩耸乍惊雷,腮红新出水,以
姜桂椒,末熟香浮鼻。”刀鱼是
张家港主要水产品之一,境内长江水域均可捕获。前期刀鱼雄性多,体大,脂肪多;后期雌性居多,体小,脂肪少。“清明”后,刀鱼肉质变老,俗称“老刀”。
经常吃刀鱼对人的好处,鱼肉富含丰富蛋白质,可以帮助幼儿生长发育。生病或身体有伤口时,吃鱼可以帮助恢复及愈合;鱼肉中EPA及DHA可降低血脂质,免于心脏病威胁。鱼油还含有丰富的
维生素A及D,特别是鱼的肝脏含量最多。鱼类也含有水溶性的
维生素B6、B12、烟碱酸及生物素、矿物质。
长吻鮠:学名长吻鮠,俗称江团。此鱼特点其吻圆突,口腹部,体无鳞,大者长达一米以上。现产量急剧减少,已不易捕捉。长江鮠肉肥肉鲜,精炖红烧,均为鱼中名品。其鳔肥厚,可制鱼肚,历来为上等食用鱼类。 长吻鮠下身略带粉红,无鳞,粗长,腹部膨隆,尾呈侧扁。
长吻鮠是长江水产的三大珍品之一,民间通称“江团”,又称“肥沦”、“肥头鱼”。 英文名:longnose catfish。这种鱼只见于大江大河的激流乱石之中,湖泊中极难见,生存水域一般都至少在10米以上深度(现养殖技术可在池塘饲养)。 长吻鮠一般为500-2500克,少数个体可达10公斤。春冬两季,体状
膘肥、肉质鲜嫩,正是品尝的最佳时令。
苏东坡曾写诗赞它曰:“粉红
石首仍无骨,雪白
河豚不药人”。诗中道出了长吻鮠的特别之处:肉质白嫩,鱼皮肥美,兼有河豚、
鲫鱼之鲜美,而无河豚之毒素和鲫鱼之刺多。
鲥鱼:古称“魱”。形秀而扁,似鲂而长,长约70厘米,银白色,腹部具棱鳞。一般三四龄成熟,春夏之交,溯江而上,主要产于南通的
长江入海口到南京
燕子矶一带的下游地段。其味极为鲜美,更宜不刮鳞清炖,为长江鱼类中的极品。可惜近年已濒临绝迹,其身价愈发昂贵。
鲥鱼,江海洄游型鱼类,其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被列入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而今天,人们难睹鲥鱼美丽的风采。鲥鱼 ,体长椭圆形,侧扁。长约24厘米,大者达50厘米以上。头侧扁,前端钝尖,口大,端位,口裂倾斜,下颌稍长,上颌正中有一缺刻,后端达于眼后缘的下方。
鳃耙细密。鳞片大而薄,上有细纹;无
侧线,体侧纵列鳞41~47;横列鳞16~17。腹部狭窄,腹面有大形而锐利的棱鳞,排列成锯齿状的边缘,腹鳍前为17~19,腹鳍后为12~15。腹鳍极小,胸鳍、腹鳍基部有大而成长形的腋鳞。
背鳍17~18,起点与腹鳍相对。
臀鳍18~20。
尾鳍深分叉,被有小鳞。休背及头部灰黑色,上侧略带蓝绿色光泽,下侧和腹部银白色,腹鳍、臀鳍灰白色,尾鳍边缘和背鳍基部淡黑色。鲥鱼4~6月间生殖季节溯河而上,在江何的中、下游产卵繁殖。食物主要为浮游生物,有时亦食其他有机物。分布我国
南海及东海,亦见于长江、珠江、
钱塘江等流域的中、下游。
体呈长椭圆形,较侧扁,一般体长25~40厘米。口大,端位。吻尖,下颌稍长于上颌。上颌骨正中有一显著凹陷,上下两颌均无齿。脂眼睑发达,几乎遮盖眼的一半。腮孔大。鳞片大而圆薄,上有细纹。无侧线。腹部有大型锐利的棱鳞,排列成锯齿状。有胸鳍、腹鳍各一对,腹鳍极小;
背鳍、
臀鳍各一个,背鳍条14~15,臀鳍条16~18;
尾鳍深叉形,被有小鳞。体背和头部为灰色,略带蓝色光泽,体两侧和腹部为银白色。腹鳍、臀鳍灰白色,其他各鳍暗蓝绿色。
鲥鱼为洄游性鱼类,入江河产卵时鱼群集中,形成捕捞旺季。主要产地在长江流域,以下游
镇江、南京产量较多,珠江的
西江在70-80年代也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