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爪沙鼠,又称“长爪沙土鼠、蒙古沙鼠或黑爪蒙古沙土鼠、黄耗子、砂耗子”等,是仓鼠科沙鼠属的哺乳动物。长爪沙鼠成年平均体重30-113克,体长97-132毫米,尾长97-106毫米,眼大而圆,耳明显,耳壳前缘有灰白色长毛,内侧顶端有少而短的毛。背毛棕灰色,腹毛灰白色,体侧和峡部毛色较淡。尾粗长,上被以密毛,尾端毛较长,集中成束。爪较长,趾端有弯锥形长而有力的爪,适于掘洞。
形态特征
外形
长爪沙鼠是一种小型
草原动物,大小介于大白鼠和小白鼠之间,中小型鼠类,外形与子午沙鼠很相似。成熟期体重不超过100g(32—113g)。体长90—132mm;尾长82—106 mm,为体长的70%—90%;后足长21—32 mm;耳约为后足长的1/2,9—17mm。耳壳前缘列生有灰白色长毛,耳内侧靠顶端有少短的毛,其余部分几乎是裸露的,后肢跖部及掌部全部有细毛。趾端有爪,呈锥形,比较锐利,爪基黑色,爪尖灰黄。尾长而粗,尾上被密毛,尾端的毛较长,在末端形成“毛束”。背毛棕灰色,腹毛灰白色,耳明显,耳壳前缘有灰白色长毛,内侧顶端有少而短的毛,其系部分裸露。尾上被以密毛,尾端毛较长,形成毛束。爪较长,趾端有弯锥形强爪,适于掘洞,后肢蹠的和掌被以细毛,眼大而圆。
毛色
头和体背部为棕灰黄色,毛基青灰色,上端棕黄色,部分毛尖黑色,整个背部杂有黑褐色长毛。耳壳前缘生有灰黄白色的毛,耳壳内侧耳尖有灰黄白色的短毛,其余部分几乎是裸露的。耳壳背面耳尖生有与背部颜色一致的短毛,下部及耳基下外侧和耳后有一小块纯黄白色毛区。眼周有一圈较头部稍淡的毛。由口角向侧上方到前肢基部上方为纯白色,形成了一条白色条带,与下颌、前胸及前肢内侧的纯白毛联成一片。腹毛毛基淡灰色,中段和上段为白色,所以腹毛呈污白色。四肢内侧的毛与腹毛色同,外侧为棕黄色。尾毛明显分为2色,上面为黑色,下面为棕红色,其颜色较体背鲜艳。尾端毛束以黑色为主,夹有棕黄色毛。
头骨
颅骨较宽阔,颅宽约为颅长之半。鼻骨较长,约为颅长的1/3。眶上嵴不十分明显。额骨较低平。顶骨宽大,背面隆起,其前外角微向前延伸,使顶骨前缘向内凹下。顶间骨稍大,略呈、卵圆形,宽小于长的50%以下,后缘向后略突出,前缘中部向前突,并和顶骨后缘相接触。听泡发达,隆起,但较子午沙鼠略小,未与颧骨的鳞骨角突相接触,两听泡最前端距离较近。门齿孔狭长向后几乎伸达臼齿前缘的连线。颧弓前窄后宽。上颌骨的颧突较大。眶下孔几呈圆形。颅长29.4—37.4mm;颧骨16.0—21.3mm,鼻骨长10.0—14.3mm;眶间宽5—6.3mm;齿隙6.8—8.6mm;上齿列长4.3—5.7mm;听泡长9.9—12.3mm,听泡宽6.3—7.1mm。
牙齿
上门齿橙黄色,前面有纵沟。上臼齿3枚。第一枚最大,其内外侧各有两个凹陷。第2上臼齿次之,其内外侧各有一个凹陷。第3枚最小,呈圆柱形,无凹陷。上臼齿的咀嚼面较平坦。釉质磨损后,其内外侧的凹陷将齿冠分为一系列相对的三角形。两个三角形互相融合,构成菱形和不规则的椭圆形的齿叶。第1、2上臼齿分别有3个和2个齿叶。第3上臼齿咀嚼面近圆形。下臼齿与上臼齿的结构基本类似。
栖息环境
长爪沙鼠为中小型荒漠草原动物。喜栖于松软的沙质土壤的荒漠草地、同定半固定沙丘、林耕地、渠背、田埂等。一般沿着植物生长良好的谷沟、坡面、道路两侧,或者在许多独立存在的小片沙土半沙土地带栖息。在一些植被较好的固定半固定沙丘数量较多。由于土壤、地形地貌、降水、日照、植被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了其数量在一些地区的高度集中。另外,表现为弥散式的分布,单位面积上的密度不高,但存在的面积较大。在条件优越的环境,常年保持着较高的数量,尽管有时因条件恶化和流行病等,引起数量上的减少,但间隔一定时间,可迅速恢复。
生活习性
活动
长爪沙鼠为非冬眠动物。主要昼间出洞活动。夏季在7—10时,17—21时活动最为频繁,中午避居洞穴、冬季主要在10—15时出洞活动,随着气温的升高,其出洞活动时间随之提前。
刮风和温度对其活动的影响是直接的。一般4级风时,出洞活动明显减少。如遇5—6级以上大风或雨雪天气,即整日甚至连日在洞内不出。
其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巢区领地范围,一般在325—1550m2,在条件好的,特别是食物丰富的地方,其领地范围小,而食物条件差的地方,其领地范围大。领地范围的大小与家族最大雄鼠体重明显相关。在其领地范围内,其他家族成员不允许进入进行觅食、寻找配偶等活动。否则将发生殴斗。
食性
长爪沙鼠主要吃草本植物的种子和叶、茎。食性比较复杂。在野外曾发现吞食蜥蜴。另外,不论在室内饲养还是在野外掘洞观察,都能证实其互相残食,在洞穴内多次见到被吞食过的残缺鼠尸。9月至翌年4月,以植物的种子为主,5—8月以茎叶为主。糜子、谷子、高粱等粮食以及苍耳、盐蒿等的种子都是盗食的对象。食其茎叶的植物有苦苦菜、盐蒿、大籽蒿等。室内观察每天平均吃粮5.2g,吃青菜和青草13.0g。这样估计每鼠一年可食植物的种子1.5—2.0kg,食青草8.5kg左右,曾在室内(130C—30C)对其进行禁水试验,即对其仅喂小麦、高粱和扁豆,而绝对禁水及青草、青菜。发现终生仅喂粮食(含水量为17%)而禁水,并不影响其生命活动,与既喂粮又喂水对照组平均寿命无显著差异。
巢穴
长爪沙鼠家族群居、每家族有2—17只,有成年雄鼠和雌鼠数只以及亚成体和幼体。
其每个家族都有一地下洞系,为其居住、繁殖、储粮等生活的地方,也是为了保护自己抵御寒冷、风雨以及天敌侵袭的场所。洞穴分两种,即临时洞和居住洞。临时洞简单,多为单叉和双叉洞道,洞道长1m左右,洞口1—2个,洞内无窝巢、厕所等,这种洞主要为临时避敌和临时盗贮粮食之用。作物成熟季节,它们在田埂大量掘建临时洞,以贮粮食。这种洞很短,约50cm,但洞底却很宽大。很明显,这种洞主要就是用来临时存放盗窃之粮食。居住洞非常复杂,每一洞系包括洞口、洞道、仓库、厕所、盲洞、窝巢、窟等。每个洞系一般5—6个洞口,多者达30多个,形成洞群。鼠多则洞口多,鼠少则洞口相对较少。洞口呈圆形,直径3.5—8cm,一般5—6cm。洞道弯曲,由洞口向下倾斜,一般与地面呈45°角,入地20—30cm后,即与地面平行。洞道长一般3—5m。居住洞有仓库,多者6个以上,一般2—3个。仓库容积小者28.5cmx13.5cmx14cm,大者130cmx31cmx35cm。洞内有一个厕所。窝巢距地面50—120cm,小者9cmx7cmx6cm,大者11.5cmx11cmx9cm。
春季来临,由于窝草与贮粮霉烂,其活动性增强,往往将冬季洞暂时弃之,而另建新的临时洞。夏季洞窝巢距地面较浅,洞道较短。入秋以后,将原来的洞穴又重新修整利用。
分布范围
长爪沙鼠分布于中国内蒙古、河北、山西、宁夏、陕西、甘肃、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区)。中国以外分布于蒙古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的外贝加尔地区。
保护级别
该物种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
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易危(VU)。
生长繁殖
长爪沙鼠性成熟期为10—12周,性周期4—6天。繁殖以春秋为主,每年12月和1月基本不繁殖。初生仔鼠生长发育较快,雌鼠通常5—6个月配种。交配多发生在傍晚和夜间,接受交配时间为1 天,妊娠期24—26天,哺乳期21 天。成年雌鼠1年可繁殖3—4胎,每胎5—6只,最多12只。人工饲养条件下,1年可繁殖5—8胎,一生的繁殖期为7—20个月,最高可繁殖14胎,寿命2—4年。
亚种分化
(亚种分化参考资料来源)
危害
长爪沙鼠不但无任何经济价值,而且是一种危害比较严重的种类,由于啃食牧草,掘洞盗土,破坏草场植被,减少载畜量,危害畜牧生产。严重地影响了草地植被的更新和牧草的繁衍,并使草地植被退化而引起大面积沙化。盗食粮食,毁坏农作物。啃咬树皮树根,盗食播种的树木种子,是在农区和半农半牧区人工林地的重要害鼠。
与疫病关系:长爪沙鼠传播多种疾病。为中国内蒙古高原长爪沙鼠鼠疫源地的主要贮存宿主。另外,长爪沙鼠对马来丝虫等较为敏感,可以作为研究周期性马来丝虫病等的比较理想的实验动物。
防治方法
可以选用各种灭鼠药物如:磷化锌、灭鼠优等毒剂毒杀,亦可用烟雾炮、磷化钙、磷花铝、氯化苦、溴甲烷等强性灭鼠剂熏杀,也可用鼠夹等一些捕鼠工具等捕捉。
在草原高密度的条件下,可采取30米行距条状投放
磷化锌和敌鼠纳盐等急性或慢性无壳谷物毒饵。在农区最好能采取综合防治的办法:先在春季发动一次捕鼠运动,降低基础鼠数;收获前用药物进行第二次灭鼠;秋收时快拉快打,捡净地里的谷穗;消灭毗连地沙鼠的栖息处所。此外,冬灌和深翻等都能收到良好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