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肢林蛙
蛙科林蛙属两栖动物
长肢林蛙(学名:Rana longicrus)是蛙科、林蛙属的两栖动物。体细长,吻长而钝尖,吻棱不甚明显,鼻孔距吻端较距眼近,鼓膜明显,犁骨齿两斜团,舌细长,后端有缺刻。前肢较细弱,后肢细长;雌蛙的蹼较弱,蹼缘缺刻深;关节下瘤很发达;内蹠突大,呈长椭圆形,外蹠突弱小。皮肤光滑,背部和体侧具有不明显的疣粒;背侧褶细窄,由眼后直达胯部;颞褶明显,向后斜伸至前肢基部;股后侧疣粒较明显。腹面皮肤光滑。体背面黄褐色、赤褐色、绿褐色或棕红色,两眼之间有一不明显的黑横纹,背部和体侧有分散的黑斑点。
形态特征
雄蛙体长42毫米,雌蛙体长48毫米左右,最大体长可达55毫米。体细长,头长大于头宽;吻长而钝尖,突出于下唇;吻棱不甚明显,颊部向外倾斜;鼻孔距吻端较距眼近。眼间距大于鼻间距,上眼睑宽大于眼间距;鼓膜明显,其直径约为眼径的2/3;犁骨齿两斜团,位于内鼻孔前缘连线的后方;舌细长,后端有缺刻。
前肢较细弱,前臂及手长约为体长的45%;指细长,指长顺序3、4、1、2;关节下瘤发达;内掌突大,呈椭圆形,外掌突小而细长。后肢细长,几乎为体长的两倍,后肢前伸贴体时胫时关节多达到吻端或超过,少数达鼻孔,左、右跟部相重叠;足长于胫;趾端钝圆而略膨大或不膨大,腹侧无沟;趾细长,第一趾最短,第四趾最长,第五趾长于第三趾;雄蛙趾间具1/2-1/3蹼,雌蛙的蹼较弱,蹼缘缺刻深;关节下瘤很发达;内蹠突大,呈长椭圆形,外蹠突弱小。
皮肤光滑,背部和体侧具有不明显的疣粒;背侧褶细窄,由眼后直达胯部,有的个体在眼后略弯向外侧,与颞褶相连,随即略弯向中线然后直达胯部,在鼓膜上方形成孤状弯曲;颞褶明显,向后斜伸至前肢基部;股后侧疣粒较明显。腹面皮肤光滑。
体背面黄褐色、赤褐色、绿褐色或棕红色,两眼之间有一不明显的黑横纹,背部和体侧有分散的黑斑点,在肩部上方常有一个“八”形黑斑;由吻端至眼沿吻棱下缘为黑褐色纹,颞部三角形黑斑明显;上、下唇缘色深,其上有白斑;四肢背面有黑褐色横纹,少数个体的横纹不甚明显,胫部外侧有黑色纵纹。腹面白色,有的胸部具有浅黑色斑纹。
雄蛙第一指上具婚垫(刺),基部者为一团;无声囊。
生活时体背面土黄色或绿黄色,两眼之间有一倒置三角形深色斑,背部中央有“∧”形深色斑;腹面银白色,散有碎斑点;尾鳍色较尾肌的略浅,其上均散布深色斑点,尾肌背面具深色横纹。头体呈卵圆;吻端钝圆,背面略扁平,腹面圆;尾肌较弱,尾鳍不高,上尾鳍高于下尾鳍,上尾鳍起始于体尾交界处,尾末端钝尖。鼻孔和眼均在头背侧;出水孔位于体左侧,朝向后上方;肛管在下尾鳍基部,开口斜向右侧。
栖息环境
长肢林蛙生活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平原、山区及丘陵地区,以阔叶林和农耕地为主要栖息地,在稻田、池塘、水坑和水沟等静水域水草丰盛处及其附近较为常见,流溪缓流处也有其活动踪迹。
生活习性
白天多隐匿于水边草丛中,受惊扰即跳入水中。雄蛙喜欢在浅水域或草丛鸣叫,雄蛙没有外鸣囊,叫声是小声的“波、波、波”,要靠近才听得到。夜晚活动频繁,主要捕食腹足类寡毛纲蛛形纲甲壳纲昆虫纲蜈蚣等小动物。蝌蚪多在静水域内生活。
分布范围
长肢林蛙是中国特有种,分布于中国台湾(北部、中部和西部地区)。
繁殖方式
冬季12月至翌年1月常在稻田、水塘、水坑或沼泽地产卵;雄蛙会主动寻找雌蛙形成配对,然后雌蛙带著雄蛙到水深约10厘米左右的浅水域产卵,经常会一群聚在一起产卵。卵块为球状,常可看到数十个卵块聚成一大团,一次产卵350-450粒。一般在冬季繁殖,冬季和早春曾在稻田、水坑和堵塞的水沟等静水域内采到不同发育时期的蝌蚪。非繁殖季节从11月到翌年3月;3月份刚完成变态的幼蛙数量很多,9月份幼蛙在陆地上生活,身体可达到成体大小;干旱和人为干扰常导致蝌蚪死亡。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4年 ver 3.1——易危(VU)。
长肢林蛙种群数量减少主要是因为:一是栖息地被破坏、退化和分割;二是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如水污染。
阳明山国家公园是长肢林蛙的保护区。
参考资料
長腳赤蛙 Rana longicrus.台灣野生動物之聲資訊網.
Rana longicrus.The IUCN Red List.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0 11:10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