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顺县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辖县
长顺县,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辖县,位于贵州省中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西部,地处贵州高原向广西丘陵倾斜的斜面上,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总面积1548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末,长顺县辖1个街道、5个镇、1个乡。截至2023年末,长顺县户籍人口274556人。
历史沿革
远古时期,长顺境内开始有人类活动。
夏、商、周三代时,为禹贡荆、梁二州之南境。
战国时,属楚黔中郡,兼为夜郎、且兰诸国。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重置黔中郡,今长顺县隶属之。秦代虽立郡县,但对夜郎未纳入行政管理,今长顺县实际仍直属于夜郎国。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改黔中郡为武陵郡。其时,汉王朝全力巩固对中原的统治,无力顾及西南,今贵州境内各部族纷纷据旧境自立,恢复国号,郡县不复存在。直至元朔三年(前126年),才又设两县一都尉,两县是夜郎县和且兰县,长顺属夜郎县。
蜀汉时期,长顺为牂牁郡夜郎县治地。
晋代,改属夜郎郡广谈县。
隋,属宾化县,为牂牁郡西边下段地。
唐,为羁縻乡州,今州地。在今长顺县域内设两个羁縻小州,广顺一带属今州,长寨一带为乡州。
宋,依唐旧,但领于绍庆府。
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八月,以金竹寨(今广顺镇)置金竹府,为长顺建制之始。金竹府辖11个州,3个县及16个长官司,隶顺元路。
明洪武五年(1372年)三月,改金竹府为金筑长官司,属贵州卫。洪武七年(1374年)六月,在今长顺南置麻响、大华、木瓜3个长官司,属贵州卫。洪武八年(1375年),升金筑长官司为金筑安抚司。洪武十五年(1382年)正月,木瓜、大华、麻响3个长官司改属金筑安抚司。洪武十九年(1386年),金筑安抚司改隶广西布政司。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四月,隶四川布政司。正统三年(1438年)五月,隶贵州布政司。成化十二年(1476年)七月,属程番府,金筑安抚司改属之。隆庆三年(1569年)三月,程番府更名为贵阳府,金筑安抚司改属贵阳府。万历四十年(1612年)三月,吏部议复贵州巡抚胡桂芳奏金筑安抚司土舍金大章乞清改土归流,设官建治,钦定改金筑安抚司置广顺州,属贵阳府。
雍正五年(1727年)三月,云贵总督鄂尔泰平定长寨,设营镇守,并于长寨置长寨厅,移贵阳府同知驻其地,以广顺州属之长寨、者贡、摆偷、谷隆、古羊、纪堵、板虫等枝及定番州属之忠顺里,镇宁州属之生苗枝为辖地。光绪七年(1881年)三月,长寨厅同知移驻罗斛(今罗甸),改长寨厅为广顺州长寨州判。
民国二年(1913年)9月,顺州为广顺县,改长寨州判为长寨县,属黔中道。民国九年(1920年),废黔中道,直属于省。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属第一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年(1941年)10月,广顺县与长寨县合并为长顺县。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二月,长顺将活龙场拨归平坝县。
1949年12月21日,长顺县解放,隶属贵阳专区。
1952年,改属贵定专区,尔后又改属于安顺专区。
1956年4月,划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50年11月,撤销种获区,增设中坝、白云两区。
1951年7月,建立摆所区。
1952年10月,撤销中坝区;同年12月,撤销白云区。
1953年4月,土地改革结束,进行基层政权建设。全县建立长寨、威远、广顺三个镇,设者贡、焦山、种获、下坝、梭把、洪桥、付家院、冗雷、关地、长坡、猛坑、桐笋、水波龙、摆塘、来远里、马路、烂山、田其、凉水、凯歌、朝摆、摆鸦、海马、石洞、长号、思京、猛秋、中坝、摆王、克炳、小坝田、新寨、安乐、营盘、茅山、猫洞、代化、鼓扬、睦化、简南、三台、纪堵、田哨、打旁、摆梭、交麻、打召、朱场、敦操、斗麻、岩上、大洞、岂普、摆所、翁贵55个乡。
1956年8月,全县乡镇进行调整,58个乡(镇)调整为37个乡(镇)。它们是:长寨镇、威远镇、广顺镇及焦山、桐笋、摆塘、水波龙、种获、关地、洪桥、冗雷、马路、石洞、猛秋、凯佐、思京、改尧、烂山、摆所、安乐、新寨、克炳、小坝田、营盘、中坝、茅山、代化、岜普、摆梭、敦操、打召、三台、简庆、交麻、睦化、简南、鼓扬34个乡。
1958年9月,撤销区级建置,建立人民公社。以长寨区所辖范围置前进、新华、红旗、团结4个人民公社;以摆所区所辖范围置三好、红专、中坝3个人民公社;以代化区所辖范围置胜利、跃进、团结、红星4个人民公社;以广顺区所辖范围置八一、白云2个人民公社。同年12月,撤销13个人民公社,以原区所辖范围置大人民公社,下辖管理区。同时,紫云县撤销,原紫云座马河、猫营两区划归长顺。
1961年8月,恢复区级建置,撤销管理区,建立人民公社。与此同时,猫营、座马河划回紫云。
1963年3月,20个人民公社调整为34个人民公社。
1965年12月,增设长寨镇。
1969年,区级建置撤销。
1970年4月,区级行政建置恢复,撤销长寨镇。原13个公社镇调整为22个人民公社。
1971年12月,增设5个人民公社。
1972年5月,又增设2个人民公社。
1982年8月,恢复长寨镇(乡级)。
1984年4月,增设广顺镇(乡级),长寨镇升格为区级镇。同年,取消人民公社,进行政社分设。
1991年8月9日 贵州省人民政府对长顺县建镇并乡撤区作出批复,全县设5个镇12个乡,即长寨镇、广顺镇、威远镇、摆所镇、代化镇、凯佐乡、马路乡、改尧乡、摆塘乡、种获乡、新寨乡、云盘乡、中坝乡、鼓扬乡、交麻乡、睦化乡、敦操乡。
2000年2月21日 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复,撤销改尧乡,建立改尧镇。同年3月30日 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复,撤销鼓扬乡,建立鼓扬镇。
2007年4月9日  贵州省人民政府同意改尧镇更名为白云山镇,白云山镇所辖区域为原改尧镇行政区域。
2014年3月8日 县委、县人民政府印发《长顺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方案》,将7个镇10个乡调整为6个镇1个乡(即:长寨镇、广顺镇、摆所镇、代化镇、白云山镇、鼓扬镇、敦操乡)。
2015年6月,将长寨镇更名为长寨街道。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末,长顺县辖1个街道、5个镇、1个乡:长寨街道广顺镇摆所镇鼓扬镇代化镇白云山镇敦操乡。县人民政府驻长寨街道。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长顺县位于贵州省中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西部,介于北纬25°38′48″—26°17′30″、东经106°13′6″—106°38′48″之间,东抵惠水县,东南与罗甸县接壤,西南抵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西北与安顺市西秀区相连,北与安顺市平坝区交界,东北与贵阳市花溪区相邻,全县总面积154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长顺县地处贵州高原向广西丘陵倾斜的斜面上,属苗岭山系,地势北高南低,境内最高点刺竹关大坡海拔1597.5米,最低点格凸河出境处海拔660米。海拔高低差937.5米,平均海拔1200 米。整个区域形成三级阶梯,安乐、新寨、种获、摆塘以北为一级阶梯,平均海拔1300米;简庆、摆茶、格冗、简南以北为二级阶梯,平均海拔为1150米左右;东部的威远、冗雷至代化一带为三级阶梯,平均海拔约1050米。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区域面积1361.84平方千米,占全县辖区面积的88. 26%。全县地貌可划分为北部丘原区、西部丘陵区、中南部岩溶中低山区。
气候
长顺县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2021年平均气温15.7℃,最高气温32.4℃、最低气温0.5℃。全年日照总时数1038.8小时,降水量1186.42毫米。
水文
长顺县境内共有9条河流,县境北部的麻线河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在县境内流域面积为144.6平方千米,占全县水域总面积的9%。其余8条河流均属珠江流域红水河水系,分别是蒙江(格凸河)、摆所河、翁吟河(马年度气候岭河)、龙青河(石燕河)、威远河(乌麻河及洗布河)、冷水河(水波龙河)、冗雷河、长安河(睦化河),在县境内的流域面积为1419.25平方千米,占全县河流面积的91%。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20年末,长顺县耕地总面积58.58万亩,基本农田47.01万亩,基本农田占耕地总面积的80.24%。
矿产资源
长顺县矿产资源以非金属矿产为主,县域内已发现矿种17种,主要有煤、铁、方解石、电石用灰岩、水泥用灰岩、建筑砂石、石料用灰岩、砖用页岩和耐火黏土等。
水资源
长顺县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93597千瓦,可开发利用75970千瓦。
人口
数量
截至2023年末,长顺县户籍人口274556人,比上年末增加519人。按性别分,男性146078人,占总人口的53.2%;女性128478人,占总人口的46.8%。按城乡属性分,城镇人口84841人,占总人口的30.9%;乡村人口189715人,占总人口的69.1%。按年龄段分,0—17周岁人口65091人,占总人口的23.7%;18—34周岁人口69892人,占总人口的25.5%;35-59周岁人口99662人,占总人口的36.3%;60岁以上人口39911人,占总人口的14.5%。
民族
截至2023年末,长顺县户籍人口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数的62.68%,有汉族、布依族、苗族、彝族、侗族、土家族、仡佬族、壮族、水族、黎族、白族、满族、回族、瑶族、蒙古族、哈尼族、仫佬族、畲族、毛南族、傣族、藏族、朝鲜族、纳西族、傈僳族、土族、景颇族、维吾尔族、拉祜族等28个民族和1个待定民族(穿青人)。
政治
经济
综述
2023年,长顺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8.21亿元,同比增长2.3%;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20.5:32.2:47.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26亿元,同比增长1.4%。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4.61亿元,同比增长10.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35.5%;城镇居民常住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38978元,同比增长4.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25元,同比增长8.9%。
第一产业
2023年,长顺县第一产业增加值20.19亿元,同比增长4.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0.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3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7%。粮食种植面积36.21万亩,粮食总产量10.04万吨,比上年增长0.3%。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17.37万亩,蔬菜及食用菌产量29.8万吨,比上年增长5.6%。果园面积10.98万亩,园林水果产量17.87万吨,比上年增长6.9%。生猪存栏17.9万头,比上年末增长1.0%;牛存栏5.55万头,比上年末增长0.4%;羊存栏1.75万只,比上年末下降15.9%;家禽存栏313.34万只,比上年末增长9.6%。全年生猪出栏19.23万头,比上年末增长6.4%;家禽出栏520.4万只,比上年末增长6.9%。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2.92万吨,比上年末增长5.4%;禽蛋产量1.03万吨,比上年末增长32.1%。
第二产业
2023年,长顺县第二产业增加值31.59亿元,同比下降1.2%,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2.2%;工业增加值24.38亿元,比上年增长6.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3%。按经济类型分,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47.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1%;私营企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2%。按行业门类分,采矿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6.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6%;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2.8%;电力、热力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56.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6%。按轻重工业分,轻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5.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3.1%;重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1.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6.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占35.7%,比上年增长36.0%;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加值占0.1%,比上年下降8.2%;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占0.5%,比上年下降21.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占27.3%,比上年下降1.6%;金属制品业增加值占9.3%,比上年下降3.3%;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占7.4%,比上年增长0.9%;电力、热力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占1.6%,比上年下降66.9%。
第三产业
2023年,长顺县第三产业增加值46.43亿元,同比增长3.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7.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65亿元,比上年增长5.5%。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7.9%,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不含石油)比上年增长2.2%,成品油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4.1%。批发业比上年增长2.5%,零售业比上年增长8%,住宿业比上年增长13.9%,餐饮业比上年增长9.4%。全县旅游综合收入22.52亿元,比上年增长45.5%。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长顺县共有幼儿园70所,专任教师724人,在园幼儿9932人。小学41所,专任教师1300人,招生3602人,毕业3808人,在校学生22496人。普通初中4所,专任教师654人,招生3922人,毕业3051人,在校学生11057人。职业学校1所,专任教师158人,招生1276人,毕业746人,在校学生3308人。普通高级中学3所,专任教师359人,招生1629人,毕业1868人,在校学生4754人。
文体事业
截至2023年末,长顺县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9.6%,与上年末持平;广播人口覆盖率为99.6%;公共图书馆藏书量6.08万册,电子书刊20万册。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末,长顺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37个,其中医院9个(含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院17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机构床位1406张,其中医院1160张。卫生技术人员184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625人,注册护士841人。
社会保障
截至2023年末,长顺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46537人,比上年增长0.2%。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2882人,比上年增长6.4%。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2502人,比上年增长1.8%。城乡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2.67万人,参保率达96.01%。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5772人,其中农民工参保人数92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7570人,城镇最低生活保障费用支出4013.02万元,比上年增长13%。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1581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费用支出5015.2万元,比上年增长18.6%。
交通运输
截至2023年末,长顺县公路线路总里程2054千米,其中,高速公路里程104千米,公路里程1950千米。320国道横穿长顺县境北部(41千米),县城至贵阳87千米油路全程贯通,320国道和县道惠狗线在北部和中部横贯东西,县道“中广线”“摆代线”和“三代线”纵贯南北,构成了以国道、县道为框架,乡村道为网络的公路交通体系,长顺县通车里程625.5千米,另有惠水—兴仁省级高速公路(惠兴高速)贯穿长顺县境内,惠水至兴仁高速公路路线全长203.053千米;采用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设计时速80千米,路基宽度21.50米。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长顺县,因广顺、长寨两县合并,各取一字得名。“长顺”意为“长长顺顺,吉祥如意之地”。
文物古迹
截至2022年6月,长顺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8处。
风景名胜
杜鹃湖风景区
杜鹃湖风景区,位于广顺镇杜鹃湖村,因湖两岸自然生长大红、深红色杜鹃花绵延数十里而得名。2007年12月,杜鹃湖景区被批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神泉谷景区
神泉谷景区,位于长顺县城北部乌麻河流域,属典型喀斯特峰丛山谷地貌。景区长12.5千米,总落差200米,流域面积127.8平方千米。
中华银杏王景区
中华银杏王景区,位于长顺县广顺镇天台村,距长顺县城17千米,距杜鹃湖景区6千米。景区内有7棵千年以上的古银杏树王,树高50余米,树围16.8米,树干胸径5.4米,树龄4760余年。需12个成人才能合抱。
荣誉称号
2017年3月10日,长顺县入选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创建试点单位名单。
2018年2月,长顺县入选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9年8月,长顺县入选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名单。
2019年10月29日,长顺县入选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名单。
2020年6月30日,长顺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1年9月8日,长顺县入选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2021年11月26日,长顺县入选2021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先进县名单。
2021年12月30日,长顺县入选2022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点名单。
2022年1月22日,长顺县入选“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名单。
2023年8月1日,长顺县入选2023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
2024年1月25日,长顺县入选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旗)名单。
2024年3月1日,长顺县入选第一批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名单。
最新修订时间:2025-03-23 18:41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