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侯县第一中学(Minhou No.1 High School),是
闽侯县教育局主管的一所中学,是福建省重点中学、福建省一级达标中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教席联席学校、福建省文明学校、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科研单位、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科研单位。
历史沿革
闽侯县第一中学的前身是全闽大学堂,创办于1902年4月(清光绪二十八年三月),是福建省最早的官办普通中学性质的学堂。闽浙总督许应马癸遵清廷颁诏筹办全闽大学堂,聘叶在琦为总教习(校长),校址在福州东街
正谊书院,先设正斋(中学)。
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全闽大学堂改称福建高等学堂,仍以中学课程为主。
1912年(民国1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规定,中学堂改称中学校。福建高等学堂旋即改名福建高等学校。
1914年(民国3年1月),福建高等学校遵照省令改称福建省立第一中学。
1927年(民国16年2月),北伐军入闽后成立的福建省教育改造委员会对福州各省立学校进行改造,将福建省立第一中学高中部划出,与其他省立职业学校合并,福建省立第一中学改称为福建省立第一初级中学。
1929年(民国18年),福建省立第一初级中学改名福建省立福州初级中学,不久又改称福建省立福州中学。
1938年春,福建省立福州中学迁设福建省沙县城关文庙继续办学;同年,福建省立福州中学被列为全国最优秀的十所中学之一,受到当时教育部传令嘉奖。
1939年8月,福建省立福州中学奉令将初中部和高中部分置为二个学校,高中部校址仍在沙县城关,校名为福建省立福州高级中学,初中部迁到沙县泽滨,校名为福建省立福州初级中学。
1943年9月,福建省立福州初级中学迁址闽清六都(坂东)办学。
1945年7月,福建省立福州初级中学增设高中部,并更名为福建省立闽清中学,实行春秋两季招生。
1949年10月,福建省立闽清中学由闽清县人民政府接管。是当时闽侯专区唯一的完全中学。
1950年7月,学校迁往
闽侯县南屿镇,定名为福建省闽侯中学(简称“省闽中”)。
1953年12月,福建省闽侯中学列为全省9所重点中学之一,由福建省教育厅直接管辖。
1954年7月,闽侯专署决定将福建省闽侯中学高中部迁至闽侯县城门三角埕独立办学,定校名为福建省闽侯第一中学。
1956年,增设初中部,成立完全中学。
1959年3月,闽侯第一中学被福建省教育厅选定为全省48所重点普通中学之一,受省教育厅和闽侯专署双重领导。
1970年春,城门、螺州划归福州郊区。闽侯县行政机关从螺州迁到闽侯县甘蔗镇。闽侯第一中学也随迁至甘蔗,与“闽侯五七中学”合并,校名改称为“闽侯五七中学”。
1973年,闽侯五七中学更名为闽侯中学(简称“县中”)。
1979年,闽侯中学被重新确定为福建省级重点中学。
1981年4月经福建省教育厅批准,闽侯县政府将闽侯中学重新定名为福建省闽侯第一中学。
1981年5月,闽侯县第一中学被省教育厅列为调整后的全省87所重点中学之一。
1993年,闽侯县第一中学成为福建省二级达标高中。
2003年,鉴于闽侯县第一中学原有校园面积狭小,设施滞后等原因,未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拟将校址迁往甘蔗镇昙石村,闽侯县第一中学新校去开始动工建设。
2004年9月10日,由县委、县政府主持隆重举行闽侯县第一中学新校园动工奠基仪式。
2007年4月,闽侯县第一中学新校区基本建成,并通过验收;5月8日,闽侯县第一中学新校区启用;同年,闽侯县第一中学通过了福建省一级达标高中的初检。
2013年,闽侯县第一中学成为福建省一级达标高中。
2018年1月,闽侯县第一中学通过了福建省一级达标高中复查。
2024年,闽侯县第一中学设立闽侯县第一中学白沙校区。
办学条件
硬件设施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闽侯县第一中学拥有福建省示范图书馆、多媒体教室、实验室、语音教室、食堂和学生公寓等,为学生身心发展创造了物质基础。
办学规模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闽侯县第一中学占地面积132.6亩,整个校园由教学行政区、体育运动区、生活区三大功能区组成。闽侯县第一中学拥有36个高中教学班、1800多名学生,是福建省一级达标高中、福建省文明学校、福建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校。
师资力量
据2023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闽侯县第一中学拥有教师183人,其中中高级教师100人,省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26人。
高级教师:郑天明、陈煌、吴月凤、曾英义、林忠、黄秀文、陈晓峰、程迎新、洪杰、黄宝珍、江风香、刘思莺、彭敖、阮久平、吴晓霞、张炜红、赵晓莺、林真、叶绍辉、
许林民、李凯、潘榕、陈育、林小燕、林廷育等
福建省优秀教师:许林民等
福建省优秀教育工作者:陈煌等
福州市骨干教师:陈晓峰、程迎新、洪杰、黄宝珍、江风香、林廷育、林忠、彭敖、吴晓霞、黄秀文、江巧清等
福建省学科带头人:曾英义、张炜红、程秋珍等
福州市学科带头人:黄秀文、阮久平等
福州市教育工作先进工作者:徐升等
闽侯县级学科带头人:程迎新、阮久平、陈晓峰、吴依妹、李凯、潘鑫等
闽侯县级骨干教师:江木金、林朝晖、林真、陈磊、邓晓玲、林心悦、程安娜等
闽侯县级教育工作先进工作者:林青、陈晓峰、陈磊、张炜红、周受萍、江木金等
办学成果
学生成绩
2007年,闽侯县第一中学一位学生获“第九届飞向北京全国青少年航空模型比赛中学女子组一等奖”,两位学生获“第八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福建省高中组电脑动画三等奖”,十一位学生获“福建省数学竞赛一等奖”、一位学生获“福州市高中化学竞赛一等奖”,四位学生获“福州市高中化学竞赛三等奖”,一位学生获“闽侯县中小学生知荣辱树新风读书演讲比赛中学组一等奖”。
2010年,闽侯县第一中学1人被评为福建省优秀学生。
2011年10月,在福州市中学生演讲比赛中闽侯县第一中学1人获三等奖;11月,在全国青少年校园青春操福州赛区比赛中,闽侯县第一中学健身操组获二等奖;同年,闽侯县第一中学1人被评为福建省优秀学生。
2014年,在福州市第五届高中校园青春操比赛中,闽侯县第一中学健身操组获三等奖。
2015年,在福州市“墨香书法展示”活动中,闽侯县第一中学获一等奖2人、二等奖2人。
2016年,在福州市中学生现场风景绘画比赛中,闽侯县第一中学学生获高中非专业组第一名。
2020年7月13日,闽侯县第一中学一位学生被评选为2020年“庄采芳·庄重文奖学金”获奖学生;12月16日,在“橄榄花开,雏凤丹青”2020年闽侯县第二届青少年书画作品展览活动中,闽侯县第一中学一位同学获得高中美术一等奖,一位同学获得高中美术二等奖,一位同学获得高中美术三等奖,一位同学获得高中美术优秀奖,五位同学获得高中组书法优秀奖。
2022年11月10日,在2022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福建赛区中,闽侯县第一中学一位学生获二等奖,一位学生获三等奖。
2023年4月9日,在闽侯县中小学生篮球联赛决赛中,闽侯县第一中学代表团获高中组季军。在第37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在,闽侯县第一中学1名学生获福建省一等奖。
2024年,在第十九届福州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闽侯县第一中学1人获一等奖;在第38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福州赛区预赛中,闽侯县第一中学4人获一等奖,12人获二等奖,10人获三等奖。
教师成绩
1960年5月,闽侯县第一中学教师张承梅出席福建省文教系统群英大会,并被选为大会代表赴京出席全国教育系统群英大会。
2011年,在福州市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闽侯县第一中学获一等奖1人、二等奖6人、三等奖4人。
2013年,在福州市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闽侯县第一中学获二等奖4人、三等奖4人。
2022年4月,闽侯县第一中学林心悦、江巧清2名教师参加福州市第五届中小学教师教学大赛,获得特等奖,由福州市教育局选送,参加福建省第五届中小学教师教学大赛,分别获高中组二、三等奖;9月,在闽侯县2022年中学教师教学大赛中,闽侯县第一中学获一等奖10人、二等奖7人、三等奖3人;10月,在福州市教育局组织开展的2022年福州市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中,闽侯县第一中学四位教师参赛,获得一个二等奖和三个三等奖的成绩。
学校荣誉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闽侯县第一中学校徽由学校标识、学校中英文名称构成。学校标识由蓝色的书、笔变形而来的“闽”字、在其上方的学生帽和下方的“1902”构成。
精神文化
崇德、笃志、博学、力行
勤奋、严谨、开拓、创新
敬业爱校、严谨治学、精心施教
勤学苦练、善问多思
以人为本,为学生终生发展负责
闽侯县第一中学的校歌是《青春家园》,由
邹友开作词,
浮克作曲。
歌词:闽江岸边有座古老的山,昙石山下有座青春家园。
风雨诉说,诉说百年沧桑;四季轮回,色彩那样斑斓。
都是花样年华,都是同学少年。
难忘园丁的守望,难忘母亲呼唤。
青春家园,青春家园,闽江水啊总那么甘甜;
青春家园,青春家园,我的梦啊飞向明天。
闽江岸边有座古老的山,昙石山下有座青春家园。
风雨诉说,诉说百年沧桑;四季轮回,色彩那样斑斓。
总是激情飞扬,总是风采依然。
凝望知识的海洋,扬起春天风帆。
青春家园,青春家园,闽江水啊总那么甘甜;
青春家园,青春家园,我的梦啊飞向明天。
青春家园,青春家园,闽江水啊总那么甘甜;
青春家园,青春家园,我的梦啊飞向明天。
学校社团
截至2022年10月,学校有鸿雁之声广播站、问天航模协会、瀛洲文社、icomic动漫社、志愿者协会、青栀乐社、羽毛球社、篮球社、铁血文明足球社、掌酷魔方社、摄影社、美术社、弈轩棋社、知古轩、精骨社、乒乓球社、卿颜舞社、模拟联合国辩论社、墨渠社、稷下学宫、破竹田径社、《看点》杂志社、化学社、格物社、电子DIY社、编程脉冲社等社团。
校园布局
闽侯县第一中学校园以“一心一轴一环”构想来设计。“一心”以校前方圆广场为中心进行布局;“一轴”是以南北的交通为景观轴,校园建筑主要沿该轴线布置;“一环”指围绕着主体建筑的车行环线,把三大功能区融为一体。建筑空间,采用院落+连廊的布局。带有庭院的建筑,具有环保节能的生态建筑特性,庭院绿化和连廊加强了学生间的交流、交往,并形成统一和谐的校园景观。建筑形式用新的建筑语言来表达传统教育建筑内涵。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知名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