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民居营造技艺是发源于
泉州的一种独具特色的传统建筑技艺,始于唐五代,是
闽南地区古建筑技艺的主流,传播于闽南文化圈的泉州、漳州、厦门,还有台港澳及东南亚等地区。
闽南民居建筑技艺是发源于泉州惠安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技艺, 以“皇宫起”官式大厝民居住宅类型为典型,是南派建筑的代表,它源起于唐五代,成熟于宋元,明清时步入巅峰,清末民国时名师鹊起、精品迭出,新中国成立后产业兴起、异彩焕发,成为闽南地区古建筑行业的龙头。唐五代时期闽国(909—945年)闽王王审知妃黄厥系惠安后边村人,闽王对其宠爱有加,因而特许其按皇宫的规制和外形在家乡大兴土木,从此,“皇宫起”便成为当地建房兴宅趋之若鹜的模仿样式,至而向外传播,影响了泉州、漳州、厦门等闽南地区以及港澳台东南亚等地区。
记者昨日获悉,8 月19日至20日,中国入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颁证仪式暨保护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
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列入世界“非遗”名录,而闽南民居营造技艺作为其三大技艺之一,也被囊括其中。
泉州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国际古建筑修复师姚洪峰说,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是以我国3个省的营造技艺“捆绑”在一起,联合进行申报的。福建省是其中之一,而泉州是福建省惟一参与并入选的城市。
其实,申报工作早在2008年前就开始了。“我们以杨阿苗民居为代表性建筑,制作了相关文字、图片、视频资料,用来介绍闽南民居营造技艺。”
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陈建中说,闽南民居营造技艺发源于泉州,工作人员以杨阿苗民居建造技艺为范本,“阐述”了该技艺。此技艺是“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的一个子项,也许就是它造成了该技艺入选世界“非遗”,但却长时间“养在深闺人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