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罗宴》是
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
文言短篇小说,出自《聊斋志异》。
原文
静海邵生[1],家贫。值母初度[2],备牲酒祀于庭[3];拜已而起,则案 上肴馔皆空。甚骇,以情告母。母疑其困乏不能为寿,故诡言之。邵默然无 以自白。无何,学使案临,苦无资斧,薄贷而往。途遇一人,伏候道左,邀 请甚殷。从去,见殿阁楼台,弥亘街路[4]。既入,一王者坐殿上,邵伏拜。 王者霁颜命坐[5],即赐宴饮,因曰:“前过华居[6],厮仆辈道路饥渴[7], 有叨盛馔。”邵愕然不解。王者曰:“我忤官王也[8]。不记尊堂设帨之辰乎[9]?”筵终,出白镪一裹[10],曰:“豚蹄之扰,聊以相报。”受之而出, 则宫殿人物,一时都渺;惟有大树数章[11],萧然道侧。视所赠,则真金, 秤之得五两。考终,止耗其半,犹怀归以奉母焉。
注释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1]静海:县名,今属天津市。
[2]初度:谓生日。
[3]牲:指供祭祀用的家畜,一般用牛、羊、猪之头,贫家或用猪蹄代替。
[4]弥亘街路:犹言远接街路。弥亘,犹远亘,远远相接。街路,临街之 路。语见《后汉书·马防传》。
[5]霁颜:和颜悦色。
[6]华居:称人居室的敬词。
[7]厮仆:奴仆。
[8]忤官王:俗称“十殿阎罗”之一。“忤”,或作“伍”。见《释门正 统·利生志》。
[9]尊堂设帨之辰,指其母寿辰。尊堂,对人父母的敬称。设帨之辰,指称女子生日。《礼记·内则》:“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设帨于门右。” 庆贺女子生日因称设帨。
[10]白镪一裹:白金一包。
[11]大树数章:大树数株。章,大树日章:一章,犹一株。见《史记·货 殖列传》。
译文
静海有一个姓邵的书生,家里很穷。在母亲生日那天,他在院子里准备了供品做寿,磕了头起来,桌上的供品却全没有了。邵生很害怕,就去告诉母亲,母亲怀疑他因为家里穷买不起供品,故意诓她。邵生无法为自己辩白,只好默默不语。
不久,考官来到静海,邵生苦于没有路费,借了一点点钱去应试。途中遇到一人,在路边恭敬地等候他,还殷勤地请他去做客,邵生便跟他去了。看见楼台殿阁列满街路,进了门,一个大王坐在大殿上。邵生跪下磕头,大王态度和悦地叫他坐下,赐他酒食,说:“前些天从贵府经过,我的手下人又饿又渴,叨扰了你的好酒菜。”邵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大王又说:“我是地狱的四殿阎君。你不记得给你母亲过生日那天吗?”吃过酒,拿出一包袱白银说:“吃了你的酒和肉,用这个略作报答吧。”邵生接过包袱来,回头一看,宫殿、人一下子全没了。只有几棵大树孤零零立在道旁。看看赠的银子,是真的,称了称,足足五两。考试完毕,仅花了一半,便将剩下的银子拿回去孝敬母亲。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 年),清代杰出的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人。蒲松龄一生热衷功名,醉心科举,但他除了十九岁时应童子试曾连续考中县、府、道三个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外,以后屡受挫折,一直郁郁不得志。他一面教书,一面应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岁时才援例出贡,补了个岁贡生,四年后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龄对当时政治的黑暗和科举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认识。生活的贫困使他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会。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斋志异》外,还有《聊斋文集》和《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