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患于未然
俗语
防患于未然,俗语,拼音是fánɡ huàn yú wèi rán,意思是指在祸患发生之前就加以预防。出自《周易·既济》。
出处
语本《易·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陆贽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非止排难於变切,亦将防患於未然。”
程麟《此中人语·成衣匠》:“善於治家者,尚其防患於未然哉。”亦作“ 防患于未然 ”。
王西彦 《夜宴》五:“昨天省里就来了密令,叫注意这个问题,说为了防患于未然。”
《明史·于谦传》:“中原多流民,设遇岁荒,啸聚可虞。乞敕内外守备各巡抚加意整饬,防患未然。”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十二回:蒋完着急,道:“‘君子防患未然。”
江泽民:“隐患险于明火,责任重于泰山”
解释
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用法
示例
臣闻~者易,除患于已然者难。 ◎明·马文升《添风宪以抚流民疏》
辨析
同义:防祸于未然、防患未萌
参考资料
防患于未然.在线汉语字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29 08:20
目录
概述
出处
解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