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桃属(学名:Averrhoa L.)是酢浆草科下的一个属,乔木。叶互生或近于对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全缘,无托叶。花小,微香,数朵至多朵组成聚伞花序或圆锥花序,自叶腋抽出,或着生于枝干上,即所谓“茎上生花”或 “老干生花”;萼片5,覆瓦状排列,基部合生,红色,近于肉质;花瓣5,白色,淡红色或紫红色,螺旋排列;雄蕊10枚,长短互间,基部合生,全部发育或5枚无花药;子房5室,每室有多数胚珠,花柱5。浆果肉质,下垂,有明显的3-6棱,通常5棱,横切面呈星芒状,有种子数粒。种子有假种皮或无。
形态特征
乔木。叶互生或近于对生,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全缘,无托叶。花小,微香,数朵至多朵组成聚伞花序或圆锥花序,自叶腋抽出,或着生于枝干上,即所谓“茎上生花”或 “老干生花”;
萼片5,覆瓦状排列,基部合生,红色,近于肉质;花瓣5,白色,淡红色或紫红色,螺旋排列;
雄蕊10枚,长短互间,基部合生,全部发育或5枚无
花药;
子房5室,每室有多数
胚珠,花柱5。浆果肉质,下垂,有明显的3-6棱,通常5棱,横切面呈星芒状,有种子数粒。种子有假种皮或无。
生长环境
该属下物种是喜温、喜湿的树种,在有霜冻寒害的地区则不能正常生长。在年平均气温20-26℃,极端最低气温2-7℃,年降水量1000-2400毫米的中低海拔地区均能生长良好。喜光,但也耐一定庇荫。喜生于湿润肥沃土壤中,但在干燥瘠薄的立地条件也能生长结实,但长势差异较大,落花多果实小。适生的土壤为有5-20厘米以上的砂壤土为表层的红壤或黄红色砖红壤。
分布范围
该属物种原产亚洲热带地区,现多栽培。中国很早就有记载,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四省区的南部常栽种1种,台湾则2种均有栽培。
繁殖方法
采种:花和果期随不同地区而异,在海南一般2-3月开花,6月上旬果实开始成熟,7月大熟,果实由深绿转腊黄或黄绿色即为充分成熟。过熟后会自然落地。果实肉软多汁,易腐烂,采后即洗去果肉,放在室内推开阴干,摊开厚度应不超过0.5厘米,最好摊放在布上,晾干即可播种,千粒重71.2克。
播种:种子表皮带有酸甜味,播种时应注意防止蚂蚁的危害。播种采用撒播,每平方米播种180克。播后用木板压实并覆盖细土,用遮光网搭荫棚遮光,以保持床面湿润,一般经10-15天出土,发芽率在85%左右。1年生苗高可达40-50厘米,可出圃造林。用于庭园栽培的可在发芽的第3个月移植到营养杯培育。3-5个月后即可栽到预先挖好的穴中。大面积造林亦可采用此法。
栽培技术
选地:该属下物种喜温、喜湿、喜光,在霜冻寒害地区难以生长。故建园选地宜考虑低海拔、近河流水体、背北向南、土壤较湿润的地区。若丘陵山地建园,土壤宜深厚肥沃,并有引水灌溉的条件;在围田区建园,则应在果园建立三级排灌系统,控制水位。
种植:林地在造林前进行全面清理,而后定点挖穴,穴规格宜在40厘米×40厘米×40厘米到80厘米×80厘米×70厘米之间,回表土满穴后定植。株行距2米×2.5米,四旁绿化则常采用株行距4米×4米。起苗时要注意保护根系,浆根,防止苗木失水萎缩。
抚育:抚育管理最好在定植后连续抚育4-5年,进行中耕除草、追肥、培土。为了促使早日挂果,应给幼林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加大抚育力度,以增加光照及营养面积。
下级分类
该属下物种有2,分别是阳桃和三敛。
主要价值
经济:该属下物种的材质均为五类,一般适用于制作小农具;其果实能食用,能加工渍制成咸、甜蜜饯。
药用:该属下物种的果实具有生津止渴、化痰止咳、开胃消食、解内脏积热、清燥润肠、通大便等功效。
园林:该属下物种的果实奇特,色泽美观。园林中常用于路边、墙垣边或建筑旁栽培观赏,也可大型盆栽绿化阳台、天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