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虎
春秋时期鲁国人
阳虎(生卒年不详),姬姓,阳氏,名虎。春秋后期鲁国人。
人物生平
陪臣执国
鲁定公五年(前505年),阳虎和季桓子的宠臣梁怀之间有矛盾,阳虎想要将梁怀赶走,被同为季氏家臣的公山不狃阻拦。同年秋,梁怀越来越骄横,阳虎就把梁怀抓了起来。季桓子对此非常生气,阳虎就把季桓子也囚禁了。季桓子答应了阳虎一些条件才被释放,但自此之后,阳虎更加轻视季氏了。
季氏在鲁国有超越鲁国国君的权利,阳虎掌控季氏家族后,实际上也就掌控了鲁国的国政。鲁国的士大夫们,也因为阳虎之乱变得不安分起来。
政变失利
鲁定公八年(前502年),阳虎计划杀掉三桓(叔孙氏、孟孙氏、季孙氏)的嫡子,改立他所喜欢的三桓的庶子取代嫡子。阳虎派人用车载着季桓子将要杀死他,但季桓子用计逃脱。之后三桓联合起来反攻阳虎,阳虎在阳关抵御。
鲁定公九年(前501年),阳虎兵败,逃往齐国。
逃亡齐国
阳虎到齐国后,劝说齐景公出兵攻打鲁国。齐国大臣鲍国认为阳虎有宠于季氏却残害季氏,是一个“亲富不亲仁”的人,建议齐景公不要听阳虎的。于是齐景公就把阳虎抓了起来,准备把他囚禁在东部边境。阳虎假装愿意到东部去,齐景公就把他囚禁在西部边境。阳虎把当地的车子全都借来,用刀子在车轴上刻得很深,缠上麻然后归还。阳虎在车上装上衣物,躺在里边逃走。齐国人追上去抓住了他,囚禁在齐国都城。他又一次躺在装衣物的车子里逃走,到晋国归顺赵氏。
阳虎侍赵
鲁定公十一年(前499年),晋国赵鞅重用阳虎,左右问赵鞅:“阳虎这个人善于窃取国家的政权,你为什么还要重用他呢?”赵鞅说:“阳虎致力于夺取政权,而我致力于维护政权。”于是赵鞅运用权术驾驭阳虎,使得阳虎不敢胡作非为,尽心辅佐赵鞅,几乎使赵鞅成为一代霸主。
主要影响
阳虎的影响可分为正、反两个方面。
反面:阳虎在鲁国时是季孙氏的家臣,当时鲁国的朝政被季孙氏所把持,阳虎通过控制季孙氏,得以控制鲁国朝政,史称“陪臣执国政”。
正面:阳虎在晋国时,成为了晋国赵鞅的家臣。赵鞅不顾他人劝阻,用自己的方式驾驭阳虎,阳虎就没有再试图窃取晋国政权,倾心辅佐赵鞅,使得赵鞅几乎成为霸主。
历史评价
《春秋左传正义》:是盗谓阳虎也。
鲍文子:夫阳虎有宠於季氏,而将杀季孙,以不利鲁国,而求容焉。亲富不亲仁,君焉用之?
《韩非子》:虎善窃人国政。
吴楚:如阳虎貌似孔子,若徒取其貌之似,则阳虎亦大圣人矣!孰知其为大奸大恶也乎?
郭沫若:这确实是含有些革命的精神在里面的,这种精神不失为初期儒家的本色。
轶事典故
貌类孔子
宋国有一个城邑叫作匡,这里的人曾经被阳虎侵害过,所以匡城人都非常憎恨阳虎。阳虎和孔子长得很像,有一次孔子路过匡城,匡城人误以为是阳虎来了,就将孔子围了起来困了他五天。
侮辱孔子
孔子的母亲去世了,服丧期间,阳虎前来吊丧,告诉孔子说,鲁国大夫季氏设宴招待士人,让孔子也前去赴宴。但孔子去了之后,阳虎却拦住孔子说:“季氏只招待名士,不敢招待你”。孔子只好回去了。
不善树人
阳虎在晋国时,有一次赵鞅问他说:“我听说你擅长培养人才?”阳虎回答说:“我在鲁国的时候,曾经把三个人都提拔成了令尹,可是当我在鲁国失势后,这三人都想抓我;在齐国的时候,我给齐国推荐了三个人才,一个是齐王近臣,一个当了县令,一个当了侯吏,可是齐王定我罪后,这三人也都要来抓我。可见,我这个人其实是不善于培养人才的。”赵鞅听完大笑,说:“种梨子、柚子等果树,长大后可以吃到很甘甜的水果;可要是种荆棘的话,那么它长大后是会扎人的。所以种树这种事还是需要慎重的。”
饰奸试主
阳虎在讨论君臣相处之道时发表看法说:“如果主上贤明,那就倾力辅佐他;可如果主上不够贤明,那就掩饰自己的邪念,去试探他。”
为富不仁
滕文公在请教孟子如何让国家富强起来,孟子告诉他说,从前鲁国的阳虎,说过这样一句话:“想要富裕就不能太仁慈,仁慈的人是不会富起来的。”
人际关系
阳越:阳虎堂弟,阳虎率兵攻打鲁国三桓时,阳越负责殿后,兵败被杀。
人物争议
名字争议
阳虎的名字见于《左传》,《论语》中有一个人叫阳货,孔子的后人孔安国在为《论语》作注时,说阳虎和阳货是同一个人,宋邢昺疏甚至认为阳虎是名虎字货。
但《史记》和《孟子》这两部书里却同时出现了阳虎和阳货两个人,东汉赵岐在给《孟子》作注时说,阳虎是鲁国季氏家臣,阳货则是鲁国大夫。
阳虎和阳货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人,历来争议不断。一方认为,典籍里都记载阳虎和阳货都是鲁国人,都与孔子关系不好,而货又与虎的读音相近,所以应为同一人;但另一方认为,虎和货虽然读音相近,但意思完全不一样,且“家臣”和“大夫”的身份是有很大区别的,所以阳虎和阳货不是同一个人。
史料索引
《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第三十三》
《孟子·卷五·滕文公上》
《春秋左传·定公》
影视形象
2011年电视剧《孔子》,高发饰演阳虎。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19 18:13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