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地里·居玛吐尔地 Adili Jumatuerdi (1964.2—) 曾用名阿地力·朱玛吐尔地。男,
柯尔克孜族。出生于新疆阿合奇县,籍贯新疆。中共党员。著有柯尔克孜文学术论文集《〈玛纳斯〉史诗歌手研究》《呼唤玛纳斯》、合著《中国各民族跨世纪家庭实录:〈玛纳斯〉演唱大师的一家》《东方民间文学概论》《柯尔克孜族民间宗教与社会》、译著《玛纳斯》史诗第一、七、八全部以及第三、六部片断,翻译创作文学剧本《江额勒木尔扎》,出版译著《柯尔克孜文学史》。专著《〈玛纳斯〉史诗歌手》获中国文联、中国民协第三届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一等奖,合著《〈玛纳斯〉演唱大师居素普·玛玛依评传》获新疆首届天山文艺奖优秀作品奖、中国民协第二届山花奖、学术著作一等奖、第六届中国
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翻译奖。本人1999年获中国民协中青年德艺双馨会员称号、新中国成立50周年新疆德艺双馨文艺百佳称号。多部作品和论文被翻译成英、吉尔吉斯、日文在海外发表。
人物履历
1986年7月至1990年5月年,在
新疆工学院外语教研室任教。1990年5月至2004年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从事《玛纳斯》史诗、柯尔克孜族民间文学、民俗文化的搜集、研究、翻译工作。2004年至今在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工作。现为民族文学研究所北方室主任,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民族文学研究所学术委员会、职称评定委员会成员。
从1995年11月起,担任新疆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三届(1995年)、第四届(2001年)副主席;1997年1月起,担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第五届(1997年)、第六届(2002年)副主席。1998年9月,晋升为副研究员。2003年1月,当选为政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第九届委员会常委。2001年7月至2004年7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2004年5月20日以《玛纳斯奇研究》为题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获得文学博士学位。2009年以《突厥语民族英雄史诗比较研究》为题完成
中央民族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工作,获得博士后证书。
社会职务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玛纳斯》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
新疆作家协会会员、新疆社科联委员、北京市作协会员、新疆柯尔克孜族古籍搜集整理小组暨柯尔克孜族卷编辑委员会副组长(副主编)、北京市民族联谊会理事、国际史诗学会咨询委员、吉尔吉斯坦国际艾特马托夫研究院院士、国际民俗学会通讯会员、国际《卡拉瓦拉》研究会会员,中央民选大学特聘教授,吉尔吉斯斯坦伊先阿勒·阿拉巴耶夫国立大学荣誉教授等。
出版图书
科研成果
专著
1、《〈玛纳斯〉史诗歌手研究》,(汉文)31万字,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
2、《呼唤玛纳斯》,(论文集,柯尔克孜文),27万字,阿图什,克孜勒苏柯尔克孜文出版社,2006年、2009年、2012年分别出版三次。
3、《中国各民族跨世纪家庭实录:<玛纳斯>演唱大师的一家》,(合著、汉文),5.5万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4、《<玛纳斯>演唱大师居素普·玛玛依评传》,(合著、汉文),27万字,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年。
5、《
中国柯尔克孜族》,(汉文),37万字,银川,黄河出版传媒集团、宁夏人民出版社,2012年。
6、《
口头传统与英雄史诗》,(汉文),27万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2009年。
7、《
中亚民间文学》,(汉文),15万字,2010年,银川,
宁夏人民出版社。
8、《柯尔克孜族民间宗教与社会》,(合著、汉文),27万字,2010年,北京,民族出版社。
9、《著名玛纳斯奇居素普·玛玛依》,(吉尔吉斯文),30万字,2008年,北京,民族出版社。
译著
1、《突厥语口头史诗:传统、形式和诗歌结构》,(英译汉),【德】卡尔·赖希尔著,49.6万字,2011年,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柯尔克孜族文学史》,(柯译汉),曼拜特著,31万字,天马出版社,2005年。
学术论文
1、《〈玛纳斯〉史诗在西方的传播与研究》,《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2、《〈玛纳斯〉史诗的程式以及歌手对程式的运用》,《民族文学研究》,北京,8000字,2006年第三期;维文载《美拉斯(遗产)》,乌鲁木齐,2006年1期。
3、《玛纳斯奇的表演和史诗的戏剧化特征》,《新疆艺术学院学报》,乌鲁木齐,汉文,12000字,2005年第三期。
4、《玛纳斯奇与江格尔齐比较研究》,《中国蒙古学》,呼和浩特,蒙古文,8000字,2005年第五期;汉文载《奶茶与咖啡》,(论文集),民族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5、《居素普·玛玛依史诗演唱的语言特色》,《语言与翻译》,乌鲁木齐,柯尔克孜文,8000字,2005年第一期。
6.《论玛纳斯奇和江格尔奇的共同特征》,9000字,《卫拉特研究》,乌鲁木齐,2004年第2期。
7.《玛纳斯奇的萨满“面孔”》,9000字,《民族文学研究》,北京,2004年第2期。
8.《神话史诗<艾尔托西吐克>比较研究》,10000字,载《东方民间文学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3年10月。
9.《<玛纳斯>史诗的口头特征》,《西域研究》,乌鲁木齐,5000字,2003年第2期;此篇论文的修改扩充稿英文版和汉文版收入《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史诗与英雄》,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1000字。
10.参加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主持的2003年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紧急委托项目,并完成其中《对新疆阿合奇县玛纳斯奇群体的田野调查报告》部分,共14000字。
11.《热爱<玛纳斯>史诗的童年时光—论居素普·玛玛依的史诗学唱过程》,8000字,(合写),柯尔克孜文,《克孜勒苏文学》,阿图什,2003年第4期。
12.《16世纪波斯文<史集>及其与<玛纳斯>史诗的关系》,5000字,北京,《民族文学研究》, 2002年第3期。
13.《探索<玛纳斯>史诗演唱之谜—居素普·玛玛依大师访谈录》,15000字,柯尔克孜文,阿图什,《克孜勒苏文学》, 2002年,第2期。
14.《程式·隐喻·其它──居素普·玛玛依<玛纳斯>唱本的语言艺术特色》,6000字,北京,《民族文学研究》, 2000年第3期。
15.《初论居素普·玛玛依研究》,10000字,柯尔克孜文,阿图什,《克孜勒苏文学》, 1998年,第4期。
16.《居素普·玛玛依唱本<玛纳斯>序诗分析》,4000字,乌鲁木齐,《新疆社科论坛》, 1998年第三期。
17.《著名玛纳斯奇居素普·玛玛依》,(合著),30000字,柯尔克孜文,载《<玛纳斯>史诗情节概述》,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柯尔克孜论集》,第4卷,吉尔吉斯文,比什凯克,1997年;——《名古屋学院大学论集》,总第36卷,第1册(第49-60页,1997年7月)、第2册(第121-136页,2000年1月),日文,名古屋。
18.《中国<玛纳斯>史诗研究综述》,10000字,《柯尔克孜人(论文集)》,第4卷,吉尔吉斯文,比什凯克,“夏木”出版社,1997年。
19.《<玛纳斯>史诗变体及情节构成简论》,7000字,载《<玛纳斯>研究》(论文集),第160-170页,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年。
20.《对<玛纳斯>及玛纳斯奇的认识》,5000字,柯尔克孜文,乌鲁木齐,《新疆柯尔克孜文学》,第27-32页,1993年。
21.《柯尔克孜族民间文学的类别和特点》,4000字,柯尔克孜文,阿图什,《克孜勒苏报》,1993年,2月5日版。
学术活动
1990年12月在乌鲁木齐参与组织首届国内《玛纳斯》史诗学术研讨会并宣读论文;
1994年9月参与组织中国首届《玛纳斯》国际学术研讨会并担任同声翻译;
1996年4月参加“国际民间叙事文学研究会—北京研讨会”,并宣读论文;
1999年11月在比什凯克参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与组织召开的“各民族史诗与人类和平统一”学术研讨会并宣读论文;
2003年7月参加中央民族大学阿尔泰研究所举办的“阿尔泰语系民族神话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宣读论文;
2003年承担教育部重点课题“东方民间文学概论”并完成其中的“中亚民间文学概论”部分,共计12万字,已由昆仑出版社出版;
2003年承担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主持的2003年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紧急委托项目,并完成其中题为《对新疆阿合奇县玛纳斯奇群体的田野调查报告》;
2005年6月4日参加北京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举办的“蒙古文学与比较文学”学术研讨会并宣读论文;
2005年10月24日参加在柯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召开的“《玛纳斯》史诗国际学术研讨”宣读论文并担任同声
学术翻译;
2005年承担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新疆阿合奇县玛纳斯奇传承研究”;
2006年9月5至10日在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参加“吉尔吉斯斯坦首届世界史诗节”并宣读论文。
1996年、1997年、1998年、2003年、2004年、2005年先后多次在新疆南疆阿合奇县和北疆
柯尔克孜族地区进行田野调查,尤其对阿合奇县玛纳斯奇群体进行跟踪调查,搜集了大量图片、影像、录音等第一手资料。
文学创作
在《民族文学》、《民族作家》、《柯孜勒苏报》、《新疆柯尔克孜文学》等报刊上创作发表诗歌20余首,其中有一些诗歌入选《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精品大系》、《新时期新疆民族文学精品选》、《柯尔克孜族作家与作品》等汉文、柯尔克孜文作品集;其中《高山、雪峰》、《我是牧人的后裔》等诗歌在国内及柯尔克孜族读者中产生较大影响。
著作
《玛纳斯》是一个综合性的艺术。史诗的演唱充满了丰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玛纳斯》史诗的诗句构成总体上保持了古代突厥语民族诗歌的特征,并且与柯尔克孜族传统民歌的形式一致。《玛纳斯》史诗表演的戏剧性特征是口头传统不断延续的结果。史诗内容本身所拥有的戏剧性也更进一步加强了它戏剧效果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