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金合欢(Vachellia nilotica (L.) P. J. H. Hurter & Mabb.)是豆科金合欢属植物。小乔木或乔木,高1.2-18米,形态变异很大,树皮灰色或棕色,有裂纹;嫩枝几无毛或被绒毛。托叶针状。总叶柄及叶轴上有腺体;小叶长圆形,无毛或被短柔毛。头状花序腋生;总苞片位于总花梗的近基部或中部;花萼被短柔毛或近无毛;花冠无毛或外面多少被短柔毛。荚果变异很大,带状,常于种子间缢缩呈念珠状,被茸毛或无毛,不开裂;种子褐色,近圆形,平滑,扁压。
形态特征
小乔木或
乔木,高1.2-18米,形态变异很大,树皮灰色或棕色,具裂纹;嫩枝几无毛或被绒毛。托叶针状,长可达8厘米。羽片2-11对,总
叶柄及叶轴上(有时只是顶端一对羽片间)有腺体;小叶7-25对,长圆形,长1.5-7毫米,宽0.5-1.5毫米,无毛或被短柔毛。
头状花序2-6个腋生,直径6-15毫米;总苞片位于总花梗的近基部或中部;花萼长1-2毫米,被短柔毛或近无毛;
花冠长2.5-3.5毫米,无毛或外面多少被短柔毛。荚果变异很大,带状,长4-22厘米,宽1.3-2.2厘米,直或弯曲,常于种子间缢缩呈念珠状,被茸毛或无毛,不开裂;
种子褐色,近圆形,长7-9毫米,宽6-7毫米,平滑,扁压。
生长环境
阿拉伯金合欢喜干热和光照充足的环境,云南和广东海南引种地区年平均气温21.7-25℃,最低月平均气温155-20℃,最高月平均气温25.6-30年降水量在1200-2000毫米的地区生长较好,极端最低气温达2.7℃时未受冻害,但在雨季,脱叶颇多,生势不旺,在高温干旱季节,则花多叶绿。对土肥要求不严,以肥沃微酸性的砂质壤土、黄壤土生长较好。忌积水,要求排水良好。
分布范围
原产于非洲并延伸至阿拉伯、阿富汗、印度。世界上很多地方都有栽培;中国海南、云南有引种栽培。
繁殖方法
繁殖方法以种子繁殖,播种育苗。荚果陆续成熟,采摘个大、饱满、灰褐色的成熟荚果,剥取棕褐色的成熟种子或连果壳风干备用。播前用清水浸种24小时,每6小时换水一次。育苗地宜选高燥、光照充足、排水良好、土壤疏松的土地,耕翻耙细,整平作畦。按行距4寸开沟点播,种子间距约1寸,播深3-4分覆土、盖草、浇水。4月播种,6天出苗7月播种,15天出苗,11月因气温渐低,须20天左右出苗。若经催芽后播种,则出苗更快。发芽率一般在80%以上。出苗前适量浇水,保持湿润不板结,出苗后揭开盖草拨至行间。
栽培技术
定植方法
播种当年秋季,苗高1-1.2尺时可定植,时当雨季。行株距2-3米×2米,每亩栽植10-170株,在强风地带,宜密植抗风,挖穴宽40厘米,深30厘米。栽前把下部侧枝和过密的细枝剪去减少水份蒸发。挖苗尽量带土。栽时把根舒展放下,覆土、压实至地面平,定期浇水保证成活。
田间管理
幼龄期加强除草,防杂草谜荫,秋季可结合除草压青作肥料。每年施肥2-3次,第一次于春季(2-3月),第二次在夏末秋初(7-8月)。肥料可用硫酸铵、稀尿水、熏土及绿肥。每株可施硫酸铵50-100克,旱季亦可溶在水中施用’秋季施熏土并每株施过磷酸钙50-100克,随株龄酌情增加。
虫害防治
危害症状:成虫和若虫常在树干、枝杈及叶背吸取汁液。
防治方法:①掌握幼龄阶段用18-20倍松脂合剂或三硫磷3000倍液或亚胺硫磷800倍液喷雾;②结合除草清园,将枯枝落叶烧毁或沤肥。
危害症状:幼虫用小叶及枝、刺吐丝结成袋囊,幼虫和蛹均在袋囊中生活。幼虫咬食叶片成缺刻和孔洞。
防治方法:用40%乐果乳油1500倍液或90%敌百虫800倍液喷雾,每7-10天1次。
危害症状:幼虫在树干上钻孔侵入,洞口圆形,严童时直至木髓部蛀通,断绝水份及营养的输送,使幼枝叶千枯,甚至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可用棉花蘸敌敌畏原液塞入洞内,再用泥封口毒杀。
主要价值
木材坚硬,红棕色,耐水湿,抗白蚁,可作家具、板车、油榨、枕木、建筑、农具等用材。树皮及荚果含单宁,用于鞣革;枝及嫩荚可喂牛、羊及骆驼。树胶亦为商品阿拉伯胶来源之一,用于印染业,种子可酿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