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脓疮草,拉丁学名 Labiatae,又称白龙穿彩、盘泽草、特木根—昂嘎拉扎古日(蒙古族语)。多年生草本,
唇形科。阿拉善脓疮草是一种饲用植物,生长于荒漠地区和典型草原地区的沙地、沙砾质地和丘陵。主要分布于内蒙古中西部及西部的伊克昭盟、巴彦淖尔盟和阿拉善盟,在陕西北部、宁夏和甘肃河西走廊沙地也有分布。
多年生草本,高20–40cm。茎多分枝,密被白色绵状绒毛或短绒毛。茎生叶掌状5裂,基部心形,平截或楔形,裂片分裂常达基部,裂片宽2–8mm,具圆齿或不规则的小裂片,边缘反卷,叶表面灰绿色,密被贴生短毛,背面灰白色,密被绒毛;叶具长柄,扁平,腹面具沟,密被白色绒毛。
轮伞花序具多花,组成密集的穗状花序,苞片针刺状,密被绒毛;花萼密被绒毛,萼筒长10–17mm,萼齿5,长2–3mm,前2齿稍长,宽三角形I花冠黄色或白色,长(25)33一40mm,被丝状长桑毛;雄蕊4,花药2室;花柱略短于雄蕊,先端2浅裂。小坚果卵圆状三棱形,长约3mm(图145)。
阿拉善脓疮草质地虽不粗硬、无怪味,但因茎叶多绒毛,影响适口性。青鲜时马、羊和骆驼均采食,但不喜欢吃。由于数量少,产量也低。从化学成分看,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都较高,粗纤维含量不太高。综合评价为中等偏低饲用植物。
阿拉善脓疮草在沙地3–4月萌发,5–8月为花期,7–10月为结果期。据观察,它生育在陕北沙区比在内蒙古沙区要早半个月左右。用种子繁育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幼苗阶段,此时,它仅生长根出叶,无茎,营养主要供给生长根系。幼苗根系生长较快,据观测,主根近根颈处直径为0.3cm时,已深扎士中21cm。长成的阿拉善脓疮草,其根出叶早枯,根较粗大,根颈圆柱形,直径0.8–1.0cm,主根深入土层达1cm左右,近地表有少量水平侧根(1)。它行有性繁殖,借助种子传播生成新苗。阿拉善脓疮草为旱生植物,不耐盐渍和偏湿润的环境,在盐渍化土地和半湿润地区的沙地上均不见有生长。多散生在植物较为稀疏的半固定沙地和沙砾质地,在植被中的参与度很低,而且从不成为优势种。多出现在很少一部分只沙蒿(Artemisiaordosica)、退化的
狭叶锦鸡儿(caraganasteno-phylla)群落中,以德鲁特多度表示,均属于“稀少”(Solitaria)这一级,覆盖度恒小于1%。在黑沙蒿群落中,常与冷蒿(Artem-isiafrfgida)、黄蒿(A.scoparia)、阿尔泰狗哇花(Heterop-appusaltaicus)、
砂蓝刺头(Echinopsgmelinii)等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