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璪
唐朝官员
陆璪,余庆子,字仲采。举明经,补长安尉,以清干称。
人物生平
开元初(713),中朝臣子弟不任京畿,改新乡令,人为立祠。用按察使宇文融荐,迁绳池令。累迁兵部郎中,柬躭骑使。还,除洛阳令,时车驾在洛,摧勒奸豪,人不敢犯,为中书令萧嵩所器。嵩罢,佗宰相俾阴廉嵩短,璪曰:“与人交,过且不可言,况无有邪?”,以是忤贵近,出为太原少尹。累徒西河太守,封平恩县男。属邑多虎,前守设槛阱,璪至,彻之,而虎不为暴(见《新唐书·陆元方传》)。
轶事典故
陆璪降虎,《新唐书》记载:陆璪,唐开元时封平恩县男(爵名。唐初设立,从五品,又作“县伯”)。当时县境森林众多,地广人稀,生态环境较好,但有很多凶猛的老虎,屡次成为百姓的祸患,官府常常征集、设立捕兽的栅栏、陷阱,却仍然有很多人被伤害。陆璪来后,认为:“老虎为百兽之王,按道理应当采食野畜。现在残暴于人,罪过在于残忍的役使,一定要斥退奸邪、贪婪的人,免除赋税,限制随意捕杀”。随后开始惩治贪官污吏,全部去掉栅栏、陷阱,而老虎逐渐栖息山林,不再祸害百姓。
参考资料
陆璪降虎.邱县政府公众信息网.2012-10-29
最新修订时间:2022-03-11 13:57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轶事典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