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谅是
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出生在
沔阳(今湖北省
仙桃市)。元朝的腐败,引起人民的不满,陈友谅率众起义,先是攻下沔阳城,接着又取
汉阳、克襄阳、战池州,一路东进。陈友谅对水军很重视,大造战船,使之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水军。1360年,陈友谅建都江州(今九江市),国号大汉,自称为大汉王。此后,他一方面继续进行反元战争,一方面把军事重点放在与邻境
朱元璋的战争上。1363年与朱元璋决战
鄱阳湖,历时40余天,陈友谅在指挥战斗时,不幸身中流矢而亡,魂断鄱阳湖。
“在成王败寇的历史评价中,正史对陈友谅的评价是不公正的。”在姚高悟看来,陈友谅揭竿起义,坚定反元,征战大江南北,在历史进程中起过重要作用,不愧为反元英雄,也堪称农民起义领袖。
明朝史学家通过笔记、书信也留存着相对客观的评价。明代谷应泰在《
明史纪事本末》一书中说,“元人失驭,群雄蜂发,逐鹿之夫,所在都有,独陈友谅以骁鸷之势,奄有荆楚,控扼上流,地险而兵强,才剽而势盛。”
中国近代思想家、史学家
梁启超说,“
项羽、
李密、陈友谅,时代不同,事业大致相同……这种失败的英雄可供我们凭吊的地方很多。”
中国著名历史学家
吴晗说,陈友谅虽然失败了,但他毕竟是反对元朝蒙汉地主阶级统治的英雄人物,在历史上起过作用。
“陈友谅纪念馆的展览内容以陈友谅反抗元代统治暴政为主要线索,突出其农民起义领袖的英雄形象。”姚高悟说。展馆内容包括五部分:起义反元——摧毁元朝南方统治势力、逐鹿江南——打造世界上最强大的水军、推行屯田——开启沔阳三蒸文化之源、历史记忆——功过褒贬自有春秋评说、后裔觅踪——改名换姓分布大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