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权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在
抗日战争时期,是崇启海地区我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人物简介
陈国权是一名优秀的
共产党员,在
抗日战争时期,是崇启海地区我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陈国权,初名冠球,后化名陈明、莫明,笔名C。一九一六年出生于
海门县新南区民友乡崇海村(今三厂镇丁陆村)的一个贫苦农家。
陈国权幼年丧父,靠母亲种三亩地和帮人家做针线、打短工来维持生活。他在十五岁时到上海“鸿文书局”当练习生,利用工余时间,到一个进步团体举办的夜校读书。书店老板怀疑他参加革命活动,怕受株连,阻止他去上夜校,陈未予理睬,结果被辞退。
人物经历
一九三五年,陈国权考入生活书店当职员。进店后,工作勤勤恳恳。他利用在书店工作之便认真阅读
马列主义著作和其它进步书籍。次年参加了
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开始后,胡愈之、王任叔、张宗麟等在上海创办复社。不久,陈国权被党组织从生活书店调到复社工作,并任复社党组织的负责人。
一九三七年底,
国民党军队从上海撤退后,当时上海地下党为了联合各群众组织,继续坚持抗日救亡运动,于一九三八年二三月间,开办了“上海社会科学讲习所”,陈国权是该讲习所学委会负责人之一。
一九三九年春的一天深夜,陈国权得悉,国民党特务机关要通过外国巡捕房,逮捕并引渡在复社工作、曾任过讲习所讲师的著名作家郑振铎,陈国权不顾个人安危,连夜赶到郑处报信,郑得以及时转移脱险,而陈国权却被视为嫌疑分子被捕,身陷牢笼,后经组织营救出狱。
一九三九年一月十日,启东抗日义勇军负责人瞿犊、王进被国民党顽固派杀害后,陈国权以C的笔名,为王进烈士写了传略。他还化名莫明,写了《惨痛的回忆——纪念青年战士王进同志》一文,高度评价王进烈士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的革命精神。
一九三九年五月,中共江苏省委派陈国权、韩念龙等到崇明建党和开展抗日武装斗争。经过短短几个月的努力,“崇明民众抗日自卫总队”于十月宣告成立,并建立了中共崇明临时工委、陈国权任书记。有了党的领导和人民自己的抗日武装力量,崇明抗日游击战争蓬勃展开。
一九四○年八月中旬,鉴于崇明回旋余地不大,不利于长期坚持,同时为新四军东进通如海启作准备,根据省委的指示,中共崇明临时工委决定,将崇明民众抗日自卫总队,分批撤至海启地区。九月,陈国权、
韩念龙、
茅珵等率崇明民众抗日自卫总队到达江北,以“通崇海启人民抗日总队”名义,在海门的桃园、三星镇一带开展抗日游击活动。
十一月,陈国权、茅珵率部至江家镇与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三纵队第五团会师。不久,成立中共崇启海委员会,陈国权任书记。当时县委工作除抓市镇工作和青年工作外,主要抓部队建设。陈国权为争取扩大武装力量,组织“崇启海常备旅”,呕心沥血做了大量改造地方杂牌部队的工作。
十二月,陈国权调任如皋县委书记。他亲自领导掘港区的
二五减租斗争。召开群众大会,组织说理斗争,要求减租减息,在广大群众发动起来的基础上,建立了如皋县最早的抗日民主乡政权——华丰乡政府,同时建立起乡农抗会。
一九四一年三月,中共苏中四地委建立,陈国权为委员。
一九四一年九月,中共苏中区党委决定陈国权调任海门中心县委书记兼县警卫团政委。他到任后,经常深入各区乡检查布置工作,放手发动群众,开展二五减租,建立区乡政权,成立各级农抗会组织。在与祝家仓、曹家仓、沙家仓、龚家仓、张家仓等不法地主的斗争中,他组织领导上千人的群众游行示威,开展面对面的斗争,这一运动迅速发展到沿海的五堤、十堤。经过一系列的斗争,这一带的封建顽固势力被摧毁,抗日民主根据地也得到不断扩大和巩固。
一九四二年一月一日至三日,新四军一师三旅旅长陶勇率部攻下久隆镇敌据点,次日(一月四日)上午,陈国权与启东县县长沈维岳、县委民运部长兼县农抗会主任石坚、启二区委书记王蕴石等,到二厂镇布置当天下午召开群众大会的事宜,以庆祝胜利和进一步发动群众。中午北新镇的伪军胡鹏部队出动报复,分三路包围上来。情况紧急,陈国权安排石坚等向北转移,他和社会部长王正平、敌工部干部阮庭庚,往南侦察敌情,混在转移的群众中,不幸被包抄上来的敌人认出,三人同时遭敌枪杀。陈国权时年二十六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