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城镇
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下辖镇
陈城镇,隶属于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地处东山县南部,三面环海,东濒台湾海峡,与台湾岛隔海相望;南临南海广东省南澳岛相对;西隔诏安湾诏安县对望;北与西埔镇接壤。行政区域总面积62.59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陈城镇有户籍人口33696人。
历史沿革
清代,属诏安县五都三图碧浦保。
民国时期,属东山县东南乡(设陈城)。
1950年,属第二区。
1958年,成立陈城公社。
1984年,改陈城乡。
1990年,乡改镇。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民国时期,辖10保。
2011年末,辖陈城、沃角、宫前、后姚、岐下、山东、山南、后崎、白埕、湖塘、港口、山口、黄山13个行政村,下设141个村民小组。
区划详情
截至2021年10月31日,陈城镇下辖13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陈城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陈城镇地处东山县南部,三面环海,东濒台湾海峡,与台湾岛隔海相望;南临南海广东省南澳岛相对;西隔诏安湾诏安县对望;北与西埔镇接壤。行政区域总面积62.5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陈城镇全镇地形如船锚状,属丘陵地带,有沙滩地貌,南部多山。在自然海洋动力和风力作用下,若干小岛之间形成连岛砂坝,其陆地地貌特征受此影响,呈现为若干侵蚀剥蚀丘陵台地,其余为第四纪海积平原、风成砂地,地形平缓。潮间带地貌类型主要有:岩滩、砂滩、泥滩。海底地貌有水下浅滩、潮流沙脊系、潮汐通道与冲刷槽。境内最高峰大帽山,海拔251.7米,最低点西港盐场太阳港,海拔0.5米。
气候
陈城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春日煦暖,夏无酷暑,秋爽偏燥,冬无严寒,终年无霜,光照充足。多年平均气温20.8℃,1月份平均气温13.1℃,最低气温3.8℃;7月份平均气温27.3℃,最高气温36.6℃。多年平均降雨量1032毫米,相对湿度为80%。台风活动期5—11月,主要集中在7—9月,台风影响数次平均每年4.8次,最多年份是1961年达11次。水文平均涨潮历时06时38分,平均落潮历时05时45分,潮时不对称。平均余流流速小于10厘米/秒,夏季表底层余流向均为东偏北方向,冬季则相反,转向西偏北方向。风流和涌浪出现的频率分别为97.5%和93.5%。秋、冬两季平均波高0.8米,春、夏两离0.7米,差别不显著。
自然灾害
陈城镇主要有台风、风沙等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台风发生于2006年5月18日,200601号珍珠台风登陆,风速达40米/秒,风力达13级,降雨量平均200毫米,局部超过400毫米,此次台风使陈城的农田受淹面积达3000公顷,全镇13艘渔船损坏,房屋倒塌100多间,水产养殖受灾133.3公顷,直接造成经济损失近1.1亿元。
自然资源
陈城镇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优质硅砂矿储量1亿多吨,辉绿岩、花岗岩也有相当的储量;海盐年产量5万吨以上。
人口
2011年末,陈城镇辖区总人口34829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266人,城镇化率15.1%,另有流动人口174人。总人口中,男性18393人,占52.8%;女性16436人,占47.2%;14岁以下5249人,占15.1%;15—64岁26553人,占76.2%:65岁以上3027人,占8.7%。人口出生率10.3‰,人口死亡率4.3‰,人口自然增长率6.0‰。
2017年末,陈城镇有常住人口35760人。
截至2019年末,陈城镇有户籍人口33696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陈城镇地方级财政收入977万元,其中税收12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6%、30.8%。
2018年,陈城镇地方级财政收入2195.8万元,固定资产投资7.38亿元。
2019年,陈城镇地方级财政收入2479.91万元,固定资产投资6.32亿元。
第一产业
2011年,陈城镇有耕地面积15561.63亩,农业人口27436人,人均0.57亩。
陈城镇粮食作物以甘薯为主。2011年,陈城镇粮食种植面积293.9公顷,生产粮食1723吨,人均52.64千克;甘薯种植面积285公顷,产量1697吨;芦笋种植面积186.7公顷,产量2604吨;油料作物为花生,种植面积290公顷,产量667吨;蔬菜种植面积1010.8公顷,产量38255吨;果树种植面积151.7公顷,产量1534吨。
2011年,陈城镇生猪出栏量1.36万头,年末存栏0.73万头;羊出栏量0.03万只,年末存栏250只;牛出栏量300头,年末存栏340头;上市家禽8万羽。生产肉类1209.2吨,其中猪肉1021吨,牛肉8吨,羊肉5.32吨。
2011年,陈城镇滩涂养殖面积1355.2公顷,新增网箱养殖6000格,总数达12000多箱。全镇钢质渔船总数达497艘,占东山县全县的68%。
2018年,陈城镇农业总产值31.16亿元,比增4.3%。
2019年,陈城镇农业总产值32.16亿元,比增7%。
截至2021年6月,陈城镇发展设施农业6800亩,农业企业和家庭农场182家,专业合作社28家,蔬菜、水果种植面积分别占全县比重的52.7%和37.3%;拥有澳角、宫前2个国家一级渔港和岐下国家二级渔港,有60马力以上渔船682艘,鱼类网箱养殖3.23万多箱,贝类吊养13091公顷。
第二产业
陈城镇工业主要以水产品加工、风电、硅砂为主。2011年,陈城镇规模工业15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4.18亿元。全镇共有4家规模水产食品工业企业,另有10多家年产值达500万元以上的水产类工业企业。
2017年,陈城镇全镇实现规模工业产值32.59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8.72亿元。
2018年,陈城镇全镇完成规模工业产值25.02亿元,比增8.5%;规模工业增加值6.7亿元,比增8.1%。
2019年,陈城镇全镇规模工业产值完成29.2亿元,比增16.7%;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7.98亿元,比增19.1%;工业固投5.4亿元。
截至2019年末,陈城镇有工业企业56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家。
第三产业
2011年末,陈城镇有农村信用联社等1家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3.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邮政业务总量11万元。
2011年末,陈城镇主要形成了以水产品加工、销售、服务为主的商贸业,主要产品有鱿鱼、带鱼、对虾、章鱼、鲳鱼、鲍鱼、蟹、鱼糜等鲜冻产品,出口韩国、日本、以色列、南非、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
2011年,陈城镇出口总额1946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9.5%。
2017年,陈城镇限上消费品零售额1.18亿元,外贸出口2.1亿美元。
2018年,陈城镇限上消费品零售总额1.71亿元,比增46.9%;外贸出口总值9.05亿美元。
2019年,陈城镇限上零售额完成2.28亿元,比增33.8%。
截至2019年末,陈城镇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综合商店或超市62家。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陈城镇有中学1所,在校生527人,专任教师52人;小学7所,在校生1600人,专任教师117人;幼儿园18所,在园幼儿1500人,专任教师11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2011年,陈城镇教育经费55万元,比上年增长20%。
文体事业
1998年10月,陈城镇建成陈城镇有线电视台,后改称陈城镇广播电视站。2011年末,陈城镇有1个广播电视站,有线电视用户5000户,入户率72%,落地电视频道20个;13个村均安装广播。
2011年末,陈城镇有文化站、艺术馆各1处,村文化活动中心13处;有学校体育场2个,农民体育场所13个,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陈城镇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23个,其中卫生院1所。从业人75人,其中专业人员30人。13个村民委员会村民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陈城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85户,人数1158人,支出110万元。医疗救助人40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319人次,共支出16.99万元,比上年增长1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97户,人数1161人,月人均85元,比上年增长26.6%。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97人,抚恤事业费支出57.14万元,比上年增长10%。社会福利费150万元,比上年增长12%;敬老院1家,床位6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49人。慈善分会1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18.9万元。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7832人,参保率90.5%。
2019年,陈城镇为278户、554人发放五保金、低保金209万元;为340户、1106名困难群众、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发放慰问金18.6万元,为98户发放临时救助金30.44万元。落实免费孕检126例、优惠政策404人、计生意外保险321户。新增城镇就业120人、再就业6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765人。完成新农保13616人,占任务数84.2%。新农合30551人,缴费率93.51%。完善镇敬老院配套设施,建成澳角、山南2个幸福院,全镇各类养老设施达到11个。
基础设施
2011年末,陈城镇有邮政局1处。有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10个,固定电话用户6000户,电话普及率85%;移动电话用户1.5万户,宽带接入用户870户。
2011年末,陈城镇13个村全通自来水,居民自来水普及率100%。
2006年,陈城镇建变电站;2000年,陈城镇供电站建成。
2011年末,陈城镇有绿化面积132.3公顷。
交通运输
陈城镇有西陈公路、环岛路、西埔湾路等主要道路过境,13个村实现村村通水泥路。
2011年末,陈城镇有客运路线5条,日发客运汽车160班次,日均容量6000人次。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陈城镇因镇政府所在地位于陈城村而得名。
文物古迹
陈城镇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宫前天后宫,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歧下祠堂、四面佛、七圣妈庙、宪断公海碑刻、湖塘孝子祠、港口盐课署。
风景名胜
陈城镇有龙虎狮象四屿、宫前湾、谷文昌纪念馆等景点。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9 21:44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