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箴、陈三立故居,又称陈家大屋,位于江西省九江市
修水县宁州镇桃里竹塅村,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
历史沿革
陈宝箴、陈三立故居,为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陈宝箴祖父陈克绳所建;另一栋,为清光绪年间陈宝箴所建。
清同治元年(1862年)秋,陈宝箴在陈家大屋附近“四角埚”建一读书楼,据李复《四觉草堂记》:“陈子又深有惧乎视听言动之四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四端,而或有不能自览也,遂以名斯堂”。四觉草堂成为陈宝箴与友人品茶论道,以学问、勋业、气节相砥砺的精神之所,以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志。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陈宝箴回到故乡,在芦源创建义学一所,购买水田五十石拨归义学,并取名“鲲池义学”。后人不忘宝箴义举,将此处称为“义学里”。
2017年,由江西省文物保护中心制定修缮方案,经过为期一年的修缮和陈展布展工作。2018年初正,式对外开放。
2019年秋,原址重建义学里,复原整体外观及内部场景,并兼顾陈三立、陈衡恪、陈寅恪成就展示功能。
2020年春,原址附近重建草堂,还原四觉草堂历史原貌。
建筑格局
陈宝箴、陈三立故居,又称陈家大屋,为两栋并列的大屋,保存完好。故居坐北朝南,前有围墙护卫,后有青山依靠。西侧建筑系陈宝祖父陈克绳所建命名为凤竹堂,一进两重,面阔三间。天井两侧厢房为客厅、官厅,上下堂前厅房为卧室、书房;东侧建筑为陈宝箴出仕后所建,与凤竹堂连成一体,是典型的徽派建筑。陈家大屋,大堂上方陈列着清末湖南巡抚陈宝箴、同光体诗代表人物陈三立、画家陈衡恪、史学大师陈寅恪和“中国植物园之父”
陈封怀的画像,被称为“陈门五杰”。
文物遗存
凤竹堂门前有一对陈宝箴中举时旗杆石和一座陈三立中进士授吏部主事时进士墩。进士墩上还刻有楷体“光绪己丑年主政陈三立”十个大字。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陈三立参加殿试,中三甲四十五名进士,授吏部主事。
历史文化
相关人物
陈宝箴(1831~1900年),义宁州(今修水)桃里竹塅人,出仕后屡因功绩得以迁升,最终官至
湖南巡抚。他响应和支持戊戌变法,为慈禧所不容。陈宝箴长子
陈三立(1853~1937年),出生于竹塅故居。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中进士,授吏部主,因淡于名利未实际就职,积极参与陈宝箴在湖南推行新政,为近代爱国诗人、“同光体”诗派主要代表人物。陈宝箴、陈三立均在竹塅故居生活数十年,二人均名载《辞海》《世界名人词典》等典籍。陈三立后裔中包括
陈衡恪、
陈寅恪等。
凤竹堂名称由来
“凤竹堂”之名是陈腾远取的。陈腾远对子孙们说,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凤有仁德之征,竹有君子之节。我们家的子孙们一定要仰凤凰之高风,慕劲竹之亮节,这样才能达到“立仁徳之志,操君子之节”。
保护开发
2017年,当地政府启动义宁陈门五杰故里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总体规划面积约209公顷,其中核心景区约64公顷,核心景区以陈宝箴、陈三立故居为中心,新建义宁陈氏文化纪念园、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公路、游步道等,于2020年10月完成核心区建设并投入正式运营。
文物价值
陈宝箴、陈三立、陈寅恪子孙三代均为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故居作为其家族载体,历史价值较高。故居本身展现了赣北民居的建筑风格且为民间居室向官府家居转变的代表性建筑,为研究江南民居提供了实物资料。
保护措施
2013年3月5日,陈宝箴、陈三立故居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陈宝箴、陈三立故居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宁州镇桃里竹塅村。
交通信息
自驾:自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民政府开车前往陈宝箴、陈三立故居,路程约19.6千米,用时约37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