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平,男,1955年8月出生于
广东潮州,1975年毕业于广州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现任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背景
1970年12月 - 1975年12月,广州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大学毕业。
1983年11月 - 1986年5月,香港中文大学研究院英文学部,获应用语言学哲学硕士
(MPhil)学位。
1993年8月 - 1994年9月,
英国兰开斯特大学历史系,获现代社会史硕士(MA)学位。
1997年9月 - 2000年6月,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获英语语言文学博士(PhD)学位。
工作经历
专业技术
1975年12月 - 1977年7月,广州外语学院英语系助教。
1977年8月 - 1979年12月,中国援外工程英语翻译(中国援赞比亚公路组)。
1979年12月 - 1986年8月,
广州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助教。
1986年9月 - 1991年10月,广州外语学院英语系讲师。
1991年11月 - 1997年12月,广州外国语学院(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1995年6月起更名)英语系副教授。
1997年12月起至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学院教授。
2003年-2015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兼职研究员。
2015年11月至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专职研究员。
行政工作
1980年2月 - 1983年9月年任
广州外国语学院英语系系主任秘书;
1986年6月 - 1989年2月任广州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助理;
1989年3月 - 1992年9月任广州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主任;
1992年9月 - 1995年6月任广州外国语学院院长助理;
1995年6月 - 2000年6月任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
2000年6月 - 2001年7月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2001年7月 - 2007年4月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期间于2002年2月- 2005年4月兼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科基地)主任
2007年4月 - 2015年10月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党委副书记
机构兼职
1992年 - 2012年,教育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兼职机构:教育部;
(期间:2002年至2006年,任教育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副组长;2007至2012年,任教育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专业分委员会副主任)。
2000年 - 2014年,
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兼职机构: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
1998年 - 2014年,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国际商务英语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职机构:中国国际贸易学会。
2000年 - 2014年,广东外语学会副会长,兼职机构:广东外语学会。
访学经历
1989年8月-10月,
香港中文大学英文系访问学者。
1991年11月,赴美高级访问学者。
出版图书
学术成果
在研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跨文化语篇能力研究》
(项目编号:16JJD740006)
结题项目
2、2002年 - 2003年,教育部“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之《英语专业系列课程》教高厅函(2002)1号;项目来源:教育部高教司,全国8所高校集体项目,第二总负责人。
3、2003年 - 2007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英汉语篇模式对比研究》(03BYY001)(结项获优秀等级);项目来源:全国
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主持人。
4、2003年 - 2006年,《汉英语言系统的文化差异及其对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影响》(03JD740005);项目来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主持人。
5、2009年 - 2012年,《
翻译与跨文化交际》(09K-01);项目来源:广东省社科规划办,主持人。
6、2009年 - 2014年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当代中国社会变迁与话语建构》(2009JJD740006);项目来源:教育部社科司,主持人。
著作
1.《社会、文化、身份与话语建构-中国社会语言学新探索》(与尤泽顺等合著),人民出版社,2017年12月。
2. 《
翻译与跨文化交际》(编著),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年9月。
3. 《语言与社会》(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3月。
5. 《外语专业翻译教学的创新实践与理论探索》(主编),海南出版社,2010年8月。
6. 《
中国英语学习研究》(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
7. 《高教发展与教学管理模式探索》(主编),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年7月。
8. 《
英语阅读教程》(合编),
广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
9. 《
当代英国概况》(参编),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年。
10. 《高中英语学习》(合编) 中央电视台英语教学节目教材,
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
主要论文
1.“应用语言学与我国外语教育”,《外语界》,2018年第4期,第8-12页。
2.“应用语言学与我国外语教育”(扩展篇),收入《往事历历,40年回眸- 知名外语学者与改革开放》(庄智象主编),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8年,出版中。
3.“机构话语中的交往行为探索”,《现代外语》,2018年出版中。
4.“语言景观之跨文化互文现象研究”,(与韩艳梅合作),《中国外语》,2018年第2期,第31-41页。
5.“同义构式的行为特征范畴化突显-以Enable类迂回致使构式为例”,
(与黄莹合作),《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8年第2期,第40-45页。
6.“MTI‘跨文化交际’教学模式:跨文化语篇分析视角”,(与尤泽顺、林大津合作),《外语界》,2017年第6期,第62-68页。
7.“中英美大学机构身份的话语建构策略比较”,《现代外语》,第1期,2017年1月,第24-36页。
8.“中外大学机构身份话语建构比较研究”,《中国外语》,第4期(总第72期),2016年3月,第29-39页。
9.“互文性与身份建构话语策略”(与王加林合作),《中国外语》,第11卷,第2期(总第58期), 2014年3月,第32-38页。
10.“广州亚运会志愿者对不同英语口音的态度调查”(与赵玉超合作),《语言学研究》(第十四辑),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1月。
11.“批评性语篇分析:具有人文主义倾向的语言研究”(与尤泽顺合作),《中国社会语言学》,2013年第2期(总第21期),第59-70页。
12.“定性及定量分析在跨文化语篇研究中的应用”,《
当代外语研究》,2012年第3期。
13.“历史话语与中国“和平崛起”的理念建构:一种话语分析视角”(与尤泽顺合作),《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14.“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Journal of Languageand Politics”(Coauthorwith Huang Ying), 9: 4,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Company, 2010.
15.“跨文化研究中的文化偏见:对霍夫斯泰德文化模式话语的批判性分析”(与尤泽顺合作),《中国外语》,Vol. No.2, 2010年3月。
16.“Discursive Democratization in Chinese mainland” (oauthor),Journal ofAsian Pacific
Communication,19:2, 2009.
17.“话语秩序与对外政策构建:对《政府工作报告》的词汇变化分析”
(与尤泽顺合作),《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2,2009年3月。
18.“中国英语专业的专业困惑”,《
中国外语教育发展战略论坛》,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年12月。
19.“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preference for discourse patterns in the ChineseEFL learning
contex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No. 2, 2008.
20.“政治话语的批判性分析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与尤泽顺合作),
《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2008年10月。
21.“The 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Spring Festival Celebration as a Siteof
Harmonious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Coauthorwith Huang Ying),
China Media Research,October, 2008.
22.“从经验走向科学”,《
外语教育名家谈》中国外语教育丛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12月。
23.“近三十年来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回顾与展望”(与何其莘、黄源深、秦秀白合作),《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年11月第40卷第6期。
24.“Cross-linguistic factors of EFL learning in the Chinese context”, in HuWenzhong &
Wen Qiufang (eds.),ELT IN CHINA (4), Beijing: Foreign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42-73.
25.“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基础”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2年第3期。
26.“Different Cultures, Different Speech Act Sets”, in Huang Guowen(黄国文)&
Wang Zongyan(王宗炎)(eds.),Discourse and Language Function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May, 2002.
27.“Markedness in Intercultural Discourse”,Penetrating Discourse:IntegratingTheory with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y 2001. (ISBN 962-7607-17-7)
28.“中国学生英语作文语篇分析框架”,《中国的语言学研究和应用》董燕萍、
王初明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
29.“L1 transfer in discourse: A study of Chinese EFL Learner’s Topic-prominentConstructions”,
in Roger Berry & Barry Asker, et al., (eds.)Language Analysis, Description and
Pedagogy.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99.
(ISBN 962-7607-11-8)
30.“L1 Transfer in the Chinese Learner’s Topic-prominent Constructions”,
《
中国英语教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6。
31.“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句子时的主题突出现象与母语转移”,
《中国学生英语学习心理》(桂诗春主编),
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32.“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疑问句的模式”,《现代外语》,1991 (2)。
33.“一本好书:《英汉对比研究与翻译》”,《现代外语》,1992 (2)。
34.“中学英语阅读教学”,《英语标准化考试与中学英语教学》
(肖惠云主编),广东教育出版社1988 。
35.“英语语法教学方法”,《英语标准化考试与中学英语教学》
(肖惠云主编),广东教育出版社1988 。
36.“阅读教学中的交际”,《现代外语》,1987 (1)。
报告
1.2018年3月17日在中山大学语言研究所主办的《韩礼德的新核心思想:系统功能语言学在中国40年纪念研讨会》做题为“功能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的交叉与应用”主旨报告。
2.2017年5月20日,在中国社会语言学会主办、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外国语学院承办的《中国社会语言学会首届高峰论坛》作题为“跨文化语篇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的主题学术报告。
3. 2015年11月20日在重庆大学举办《多元化英语专业课程建设高层论坛》上做主旨报告:“我国英语专业的源与本”。
4.2014年5月17日在
大连海事大学由教育部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第九届中国英语教育及教学法论坛》做主旨报告:“英语专业改革的传承于创新”。
5.2013年11月15日在TESOL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世界英语教师协会)于广州举办国际会议:TESOL Symposium on Envisioning and Creatingthe Future for English LanguageTeaching and Learning做大会专题发言:“Task and Content-based ELT Approaches as Solutions to Change”.
6.2013年11月1日,
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于武汉举办《2013中国英语教学研讨会》做主旨报告:“关于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7. 2013年10月19日教育部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于北京举办《全国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做专题发言:“基于新的形势发展,实现我高校英语专业转型升级”。
开设课程
《社会语言学导论》
《语言学导论》
获奖及荣誉
1993年,获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授予机构:国务院。
1991年,获国家教委和人事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回国留学人员”称号;颁奖单位:
国家教育委员会、人事部。
1997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二;颁奖单位:教育部。
1997年,广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二;颁奖单位: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厅。
1993年,广东省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二;颁奖单位: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