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播(1920年1月15日——2004年1月8日),中国电影事业的奠基者。1920年1月15日生于武穴市(广济县)。1937年9月到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协助拍摄人民电影第一部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1949年10月参加中苏合拍大型彩色纪录片《中国人民的胜利》。1952年3月任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1979年任文化部党组成员、电影局局长。2004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
人物生平
1920年7月15日,陈播出生于湖北省广济县(今武穴市)花官桥(今花桥镇),为家中独子。1938年9月,经董必武介绍,率四十余人自西安到延安,入
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0月,协助延安电影团拍摄人民电影的第一部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1939年1月,在抗日军政大学七大队四队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11月,陈播任抗日军政大学二分校政治部文工团任副团长。
1949年3月,陈播参加第一届文代会,当选为全国剧协常务理事。10月1日,作为
第一野战军的代表,在天安门城楼上参加了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950 年8月,作为第一野战军代表参加中苏合拍大型彩色纪录片《中国人民的胜利》的摄制工作。 1950年11月,陈播任西南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12月,任西南军政委会文教委员会委员。1952年3月,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军事教育电影制片厂(1956 年改为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1953年9—10月,访问捷克斯洛伐克,与捷方签署合拍大型彩色纪录片《通向拉萨的幸福道路》协议等事宜。1956年12月下旬—1957年1月,访问苏联。在苏联中央文献电影制片厂找到《延安与八路军》部分35毫米样片,并翻底带回。1957年4月,出席全国电影工作者代表大会,当选为主席团委员。1958年2月,出席中国影联主席团第三次扩大会议,当选为代理秘书长。1959年3月,主持研制我国第一台双机偏光法宽银幕立体摄影机,并拍摄完成第一部宽银幕立体纪录片《漓江游记》。1960年7月30日,出席中国影联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当选为常务理事、全国文联委员、书记处书记。
1966年6月14日,陈播被撤销总政文化部党委委员、八一厂厂长、党委副书记等一切职务,接受批斗。1975年4月5日,被宣布解除“监护”。11月,任总政治部文化部顾问。1979年年初,陈播任文化部电影事业管理局局长。7月3日,任中共文化部党组成员。10月30日—11月16日,作为特约代表出席第四届“文代会”。出席中国影协第四次代表大会,当选为常务理事。1982年5月,任文化部电影局顾问。1983年,任文化部电影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85年4月,在中国影协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名誉理事。12月14日,任文化部电影局党史资料征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主持全国电影系统党史资料的征集和史书编纂工作。1987年7月4日,任全国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成员。1990年9月,任《当代电影》杂志主编。1996年7月,经中宣部批准,陈播继续担任全国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成员。
2002年2月27日,陈播因肾癌进行右肾切除手术。2004年1月8日9时5分,因患肾癌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84岁。
人物事迹
独特而辉煌的电影人生
在陈播不到 84 年的生命历程中,电影生涯达近 52 年,纵观陈播的电影生涯,对于一个电影人来讲,当得起“辉煌”二字。1952 年 3 月,经毛泽东主席亲自签署命令,陈播调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军事教育电影制片厂,承担了筹建人民军队电影制片厂的重任,并由此步入了他生命中最为辉煌的电影生涯。这一年,他还不到 32 岁。
陈播到任后,认真贯彻总政治部提出的“一边建厂,一边生产,从小到大,稳步前进”的方针,(1)在积极组织创作队伍培训和建设的同时,当年就与北影厂合作拍摄了大型彩色纪录片《八一运动会》,并先后拍摄了一批军教片和纪录片,对促进新中国初期人民军队的正规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1955年,八一厂拍摄了第一部故事片《冲破黎明前的黑暗》,从此成为新中国社会主义电影一个重要而又特殊的制片基地。到“文化大革命”前,在短短的十年时间里,八一厂拍摄了《柳堡的故事》、《五更寒》、《
永不消逝的电波》、《英雄虎胆》、《狼牙山五壮士》、《黑山阻击战》、《回民支队》、《万水千山》、《海鹰》、《战上海》、《林海雪原》、《奇袭》、《突破乌江》、《东进序曲》、《哥俩好》、《槐树庄》、《碧海丹心》、《
鄂尔多斯风暴》、《农奴》、《野火春风斗古城》、《怒潮》、《抓壮丁》、《秘密图纸》、《苦菜花》等优秀故事片,以及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歌剧艺术片《红霞》、《柯山红日》、《红珊瑚》,军教片《地雷战》、《地道战》和纪录片《在西双版纳的密林中》、《英雄战胜北大荒》、《绿色的原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军垦战歌》、《海上南泥湾》等优秀影片。同时,吸纳和培养了
黄宗江、
陆柱国、史超、
王苹、
严寄洲、王冰、李俊、
史文帜、华纯、薛柏青、
蔡继渭、田华、王晓棠、
王心刚、张良、
张勇手等新中国电影第一流的艺术家。在陈播的带领下,八一电影制片厂在新中国“十七年”时期迎来了一个令人难忘的艺术创作高峰和事业发展黄金时代。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陈播就任新中国电影的第五任掌门,在他的带领下,1979 年国庆节、1980 年元旦和春节,电影界组织举办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0 周年献礼新片展览”。《小花》、《泪痕》、《瞧这一家子》、《保密局的枪声》、《苦难的心》、《吉鸿昌》、《曙光》、《苦恼人的笑》、《啊,摇篮》、《归心似箭》、《春雨潇潇》、《生活的颤音》、《神圣的使命》等具有现实主义深度和艺术创新特点的优秀作品纷纷涌现,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这一年,加上复映影片掀起观影热潮的因素,全年观众人次达到 290 多亿,创造了中国电影乃至世界电影的空前纪录。1980 年 4 月,文化部举办 1979年优秀影片奖,对 59 部优秀影片予以奖励,从此开创了中国电影政府奖(后定名为“华表奖”)的历史;同时 44 位青年创作人员获得青年优秀创作奖,对促使大批青年创作者脱颖而出起了积极的鼓励和推动作用。电影产量大幅度增长,故事片产量从 1978年 44 部,到 1982 的 117 部,五年增长了近两倍。与此同时,电影事业体制改革正式启动,制片企业和发行放映企业纷纷出台体制改革文件,长期困扰和制约中国电影发展的以电影发行统购统销为特点的计划经济体制开始松动。中国电影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历史新时期。虽然这其中的历史成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但是身为全国电影业一线领导者的陈播,无疑居功甚高。
坚定的党性与开放艺术观念
在新中国的历史上,那些经历过生死考验的革命文艺领导人,无一例外地都具有着坚定党性原则的品格,同时他们又深谙艺术规律,因此他们常常会在政治与艺术之间寻找平衡,陈播也是如此。但与
夏衍、
陈荒煤、
司徒慧敏、
汪洋等电影领导人不同的,是他不仅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还具有对上级领导的尊重信任和无条件服从的特点。
在新中国“十七年”时期,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影片在题材选择和创作倾向上都具有政治正确的特点,虽然在“大跃进”期间拍摄的几部“纪录性艺术片”受到禁映,但那也是正面歌颂过度错误而非负面批评阴暗错误。在艺术上,许多影片大胆创新的尺度却远远超过了其他的地方制片厂,如《
柳堡的故事》对爱情的大胆表现,《
五更寒》对战争残酷环境的描写以及复杂人性的展露,《
英雄虎胆》美男英雄 + 美女特务的类型化模式,《
海鹰》现代时髦的军人形象塑造,《
农奴》新异强烈的影像风格追求,《
哥俩好》官兵间的喜剧嬉戏,《
野火春风斗古城》
王晓棠一人饰演两个角色,《
槐树庄》的史诗性叙述,等等,无不体现出对于传统的革命历史和军事题材电影的突破和创新勇气,并因此而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和好评,成为新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改革开放初期,电影界不仅以全国剧本创作座谈会和电影剧本《
苦恋》批评为标志,积极贯彻中央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路线方针,而且提出了“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的创作口号,鼓励电影创作者在艺术上大胆探索创新,鼓励不拘一格地大胆使用和重用年轻人,从而助推了第四代电影创作者的整体涌现,开创了新中国电影空前繁荣发展的艺术高峰年代。
此外,陈播主编的《
中国电影编年纪事》,在坚持突出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红线的前提下,打破“党史”局限,坚持不搞简单的“大事记”,而是将历史记述笔触延展到中国电影百年历史的各个层面,不仅重点记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进步电影、新中国电影的成就,而且各种电影流派、各个现象和事件、各部有影响的影片、各位有成就的艺术家、各个行业和地方的电影发展,等等,均一一记录在案,力求做到详尽不漏,最终形成了一部近千万字的大型电影史著,其规模之浩繁、史实之翔实、涉及领域之广阔,堪称中国电影史学之最。
人物作品
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中国人民的胜利》和话剧《抓壮丁》、歌剧《刘胡兰》、话剧《九股山上的英雄》等作品;主编出版了 《中国左翼电影运动》、 《周恩来与电影》和《中国电影编年纪事》等专著。
社会评价
《影视技术》杂志:陈播同志生活简朴、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时时事事把党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他把多年积攒下来的稿费四万余元捐给了家乡武穴市希望工程把自己的大量图书资料捐赠给武穴市图书馆。
陈播同志的一生是孜孜不倦追求真理的一生是热爱并忠诚于党的电影事业和文艺事业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真诚信仰热情宣传对江泽民同志提出的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坚决拥护认真实践;他始终不渝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鞠躬尽瘁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奉献给了党的电影和文艺事业。
陈播同志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和杰出的领导干部是党的电影战线的一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