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
中国工程院院士、桥梁工程专家
陈新(1932年1月12日—2011年6月26日),男,汉族,江苏省无锡市人,桥梁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生前是中铁大桥局勘测设计院总工程师。
人物生平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1月12日,陈新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1950年,在无锡县县立中学学习。
1952年,上海各大学进行院系调整,从交通大学土木系转到同济大学
1953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桥梁工程专业,获得学士学位;1月,任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1983年,任中铁大桥局勘测设计院总工程师。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1年6月26日3时25分,因病医治无效在无锡逝世,享年80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陈新曾参加和主持了武汉、南京、九江长江大桥的设计和监理工作,技术上屡有突破和创新;1953年—1957年,参加武汉长江大桥设计,主要从事水中基础设计工作,为实现苏联专家提出的管柱钻孔基础方案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在南京长江大桥设计中,参与解决了深水及其厚覆盖层条件下的基础技术问题,在国际桥梁界产生一定影响;在九江长江大桥设计中,首创的“双壁钢围堰大直径钻孔基础”已成为桥梁深水基础广泛采用的主要形式;1983年—1985年,主持完成桂林雉山漓江大桥,采用国内跨度最大的V型钢构桥式;主持设计的钱塘江第二大桥,在强涌潮河段基础设计施工及多跨长联预应力连续梁的技术上创两项世界记录;创造的“双壁钢围堰钻孔基础”的正桥基础方案,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施工快、造价低等优点,被广泛推广。
截至2009年3月,陈新发表了《 钱塘江第二大桥总体设计》《钢板桩围堰大型管柱基础施工组织设计》《双壁钢围堰大直径钻孔基础》《大型桥梁的两种深水钻孔基础》《钱塘江第二大桥》等专著和论文。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陈新是一位不求虚名、富有创新精神的人。陈新用他的创新精神为中国深水基础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评)
陈新为中国水上基础设计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工程院评)
参考资料
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陈新.院士馆-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新院士逝世.中国工程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5-02-07 13:46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主要成就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