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村水库(又名太平湖)是安徽省黄山市的人工湖,主要坐落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境内,部分位于宣城市泾县境内,电站大坝位于泾县桃花潭镇的青弋江上,水库南距黄山区城区18公里,距黄山风景区30公里,北距九华山风景区20公里,西距石台县城100公里,东距泾县县城50公里,既是安徽省境内唯一完整的中央直属水库,也是安徽省最大的人工湖。
水库环境
陈村水库流域位于东经117°38'-118°26'与北纬29°58'-30°29',南起黟县境内黄金尖,北至泾县境内的水库大坝,西起石台县境内大屋尖,东至旌德县内大会山。本流域地形南高北低,略呈扇形,四周群山环抱,中间有两条支流自南向北穿过,西支为主干原名清溪河,源出黟县北部箕祖山,河道蜿蜒于峡谷中,经美溪、大河口至清溪,流入水库乌石蓄水区,其间有三大支流宏潭河、美溪河和长天河; 东支为麻川河源出黄山汤岭关,流经黄山宾馆、潭家桥、三口镇至仙源三峰庵进入水库,入库后仍为峡长河谷,北行纳入右岸洋川河后至水库大坝上游约10km 处与西支汇合,两支汇合至水库大坝后称陈村水库流域。陈村水库流域水系如图《陈村水库》所示。1958年安徽省委决定在泾县桃花潭镇境内的将军山麓,于东经118°10'、北纬30°29'处动工兴建陈村水库大坝,1972年建成,坝顶弧长419m、坝高76.3m、宽8m,气势恢宏。
陈村水库坝址以上集水面积2782平方公里,水库总库容24.7亿立方米,相应库区面积110.3 平方公里。集水区域内有3处水文站,其中2 个进库站分别为大河口站( 设于干流清溪河上游,后由于其下游建小水库,于2004 年停测) 、三口镇站( 设于主要支流麻川河上游) ,一个出库控制站———陈村站; 11 处雨量站,清溪河中上游设有竹坛、美溪、大河口及高路亭雨量站,茶溪河上游设有郭村站,秧溪上游设有龙源湖雨量站,婆溪黄山,麻川河上游设有潭家桥、白地、三口镇、太平雨量站。
水库勘测
陈村水库的工程地质调查始于1957年12月,在青弋江小河口至泾县约400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1958年4月,治淮委员会派地质勘探队进行勘测。是年7月安徽省水利电力厅派地质、设计人员同南京大学肖楠森教授在陈村水库进行地质调查。河床基坑开挖后,发现地质条件复杂,1959年8月,省水电厅派地质勘探队进行补充地质勘探。1962年水库停工缓建时又派勘探队进驻工地,在水电部水利科学院的支持和配合下,开展了坝址勘测及现场岩石力学等试验工作。1969年复工后,对左岸河床断层进行重点勘探,对右岸坝肩进行补充勘探。从1958年开始至1972年止,计测量万分之一和十万分之一的库区地质图776平方公里,测量二百分之一至二千分之一的坝址地质图0.78平方公里;钻探121个孔,计长5937米;地震法物探89个点,变形试验87个点,抗剪、断层泥试验19组。
据调查,陈村库边广泛分布着志留系砂页岩,有些地方其倾向与山坡倾向一致,极易发生滑坡。库区植被茂密,水土流失较轻。坝址地层为上志留系太平组砂页岩,主要由石英细砂岩、泥质细砂岩及砂质页岩三者相互交替沉积而成,岩石性质较坚硬,浸水不软化,但后两种岩石易风化。河床处岩石新鲜坚硬,抗压强度500~2000公斤每平方厘米,两坝头比较风化破碎。坝基岩石受多次构造运动的影响,产生许多断层、层间错动面和裂隙。坝基节理裂隙十分发育,分布普遍。溢洪道右岸挑流段基岩比较坚硬完整,但局部位置基岩高差达7~8米。左岸溢洪道挑流段基岩较差,属轻风化岩层,且有断层穿过。中孔下游挑流段基岩内有顺河向大断层通过,地质条件较差。底孔仅小部分位于呈轻度风化的基岩上,其他地质条件能满足要求。水电站厂房基础(除3号机组右侧外)位于两断层间的相对稳定地带,基岩构造断裂不发育,基岩下10米处岩石新鲜,能满足设计要求。
水库历史
陈村水库始建于1958年,1982年竣工验收,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灌溉等综合利用的水利水电工程。水库控制流域面积2800平方公里,总库容26.9亿立方米,水面面积98平方公里,正常高水位119米,
汛期限制水位117米,是一座多年调节水库。大坝于1958年4月动工兴建,62年停工,69年复工,三台机组分别于1970、1971、1975年先后发电,同时于1973年4月又利用陈村电站发电尾水兴建了纪村电站。竣工后的电站大坝为砼重力拱坝,电站装机18.4万千瓦(陈村电站发电机组三台,每台5万千瓦,纪村3.4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为4.81亿度。
水库效益
陈村水电站自1970年10月投产运行到1988年止,共发电47.5亿千瓦时。
1970~1988年止,陈村水库共拦蓄1000立方米每秒以上的洪峰计85次,减免下游农田受淹面积累计约100万亩,折合人民币15亿元(1983年底现值),使青弋江下游圩区防洪标准提高到20年一遇。
陈村水库规划最大灌溉设计面积为146万亩。1978年是特大枯水年,是年陈村水库来水量仅12.1亿立方米,为多年平均来水量的44%,但水库仍保证了下游70万亩的农田灌溉需要。
水库建成后,航运、交通为之改善,使湖东溪口到湖西乌石镇80公里,可终年通航。1958年开通了泾水公路,1959年水东翟村架起了横跨青弋江的
钢筋混凝土大桥,沟通了陈村至仓溪、后岸、太平的公路,促进了城乡交流,加速了山区开发。
陈村水库设计可养殖水面11.1万亩,实养水面9万亩。由于管理体制多变,影响养殖效益。1983年明确由太平县管理,扩大了放养区,提高了经济效益。水库库区(太平湖)是旅游胜地,1985~1988年4年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8万人次,旅游收入11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