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升,字钟毓,人称秀升爷,潮阳县贵山都贵屿(今贵屿华美村)人,清光绪十五年(1889)中秀才,历任潮阳劝学所所长、六都高等小学堂总教习等
生平简介
陈秀升(1870~1930),字钟毓,清末年间出生于潮阳贵屿一书香门第。自幼好学并且聪慧,5岁时便识千余字,被誉为“神童”。清光绪九年(1883),年仅13岁时参加童子试考中第一名。光绪十五年(1889)中秀才,后入读
潮州金山书院,师从吴道镕等名师学习。
光绪二十三年(1897)考取贡生入读国子监,由于其好学且有悟性,深得吴玉臣老师的喜爱,最后被推荐为福建长乐县令。但是清朝末年官场的腐朽却让陈秀升深感厌恶,最终辞官从教,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回潮阳创办了界河小学堂,并被推荐为潮阳劝学所所长。在任期间,他凭借创办界河小学堂之经验,在潮阳大办教育,扩充教育经费,力推潮阳教育发展。
宣统元年至三年(1909-1911)期间转任六都高等小学堂总教习。民国十二年(1923)在潮阳创办文学社,开办文学讲座,出版文学刊物,培养文学创作人才,宣扬地方历史文化,有力地推动潮阳地方文化发展。民国十九年(1930)病逝,享年61岁。在陈秀升的一生,为官时间不长,但是却为家乡文化繁荣尽心尽职,凭借自己的才能推动地方教育、地方文化的发展,为近代潮阳的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与郭经、郑浩被称为潮阳三学士。
辞官从教
清末民初,在潮籍学者中,陈秀升以不图富贵,辞官而回乡兴学被传颂至今,清光绪二十五年八月(公元1899年)著名诗人丘逢甲曾赠诗曰:“天涯心逐白云飞,瑟瑟秋芦点客衣。回首大宛山上月,更无缄札向当归。”
陈秀升幼年被称为“神童”。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 年)考中秀才,年仅十五岁。后就读于金山书院,得到翰林吴道榕和名儒陈龙友的悉心指导,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901年)随老师陈龙龙入双髻山石室攻读兵略与经济学,清光绪二十三年选贡生,入国子监,师从翰林吴玉臣。陈秀升聪慧好学,能诗能文,特别对于治政有独特见解,甚为吴玉臣尝识,吴竭力向清廷推荐秀升 “是个不可多得人才”。清廷于光绪二十九年,任命陈秀升为福建长乐县令,可是陈秀升深感官场腐败,有志难施,他不愿为官,毅然返回广东潮阳,恩师吴玉臣问为何故,秀升答道:“我淡泊名利,不想当官,当回乡兴学,报效梓里。”言辞恳切,令吴玉臣甚为感动,遂道:“君有此志,不失为豪杰也!”
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陈秀升回到潮阳华美村,即倡办界河小学堂,他一面捐出巨资,一面高薪聘请县内知名教师任教,学校办得十分出色,同郑浩、郭经被誉为“潮阳三学士”。翌年,被推荐为潮阳劝学所所长,劝学所是县府主管教育的机关,他一上任,即在县内竭力倡办学堂,三年内,全县各乡村学堂增加至三十六所,为解决教育经费,他一面奔走呼吁,动员商贾富豪捐资助学,并建议将当时的部分税捐用于教育事业,使全县教育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新景象。在此期间,他与寓居潮阳的著名诗人丘逢甲志趣相投,经常在一起切磋教育事业,诗文应对。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他辞去劝学所长之职,专任六都高等小学堂总教习,至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返回贵山都华美村老家,专事著述,创办贵屿文学社,出版《潮阳桂屿文学社季征》杂志,培养了一批文学创作人才,他写的多篇介绍潮阳民情风俗的文章,也被县学校采用为乡土教材。
作品一览
桂山怀古 调寄《满江红》
陈秀升(字钟毓)
赵宋江山,都改矣,难寻消息。叹此地,山川人物,亦非畴昔。
白玉蟾诗仙迹在,吴高士隐居犹识。
望故园,荒废后峰危,前流急。悲往古,几谁识。亡国恨,成陈迹。
问吴家兄弟,尽忠日?文丞相勤王军败,同时殉难令人泣。到今日,只有五坡青,桂山碧。
为《潮阳桂屿文学社季征》题序:“文章之道,与世运升降为盛衰,自古然矣!盖盛世之文,自有升平气象;衰世之文,自有危乱忧思。……今时之文章,悲忧哀怨之声多,而喜乐欢愉之声少,势必然矣!”
居乡轶事
陈秀升在家乡期间,还有一段与朝鲜著名学者金义烈的交往佳话。金义烈于日本侵朝期间,不为日方利用,毅然来到中国,参观“国子监”旧址,读陈秀升文章,深为感动,历经千山万水,到潮阳寻找到陈秀升。据《潮阳县志》记载东方知名学者金义烈晤陈秀升情景:“金君义烈,甲子元旦(民国十三年,1924)叩门请谒,略通官音,继以笔谈,道宗孔孟,学则程朱,上下古今,源本忠孝,半日话言,悲哭身世,从此时相过从,几成知已。”此后,金义烈经常与陈秀升探讨潮汕传统文化传统,了解潮汕民情,后写成多篇专文在东南亚和西欧发表。是年秋,金义烈辞别秀升前往东南亚,陈秀升赋诗《赠朝鲜志士金居义烈》,诗的后半段写道:
贤者避世次避地,其雄岂甘作寓公?
亚洲幅员极广大,河山孰作主人翁?
赠君此诗三叹息,一篇血泪送归鸿。
历史评价
丘逢甲曾说过贵屿山“奇气郁盘”,历代人才辈出,现又孕育了“豪士陈龙友”,还培养了陈秀生这样的“高足生”,可惜我来迟了未能相见。
县志记载:在陈秀升的一生,为官时间不长,但是却为潮阳文化繁荣尽心尽职,凭借自己的才能推动地方教育、地方文化的发展,为近代潮阳的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