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羽叶报春(Primula filchnerae Knuth)是报春花科报春花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被多细胞柔毛;叶多簇生,叶片轮扇卵形至卵状长圆形;羽状全裂,羽片3至4对,边缘具粗锯齿或再作羽状分裂,质地薄,淡绿色;叶柄约与叶片等长,基部宽扁,花冠紫色;裂片卵形,顶端圆,背面被微柔毛,与萼筒等长或稍长于萼筒,萼筒无毛;先端具深凹缺;花期2月。
植物学史
1904年2月,德国植物学家费希纳(W.Filchner)在陕西南部的秦岭山区采到该种的模式标本,记录显示采集地点为西安南部,Hsi-ngan(兴安,安康的旧称)和Hsiau-yi(此地名暂时无从考证)之间的秦岭南坡,生境为“被灌木荫蔽的陡峭碎石山坡”。次年,植物学家克努斯(Knuth)发表该种并以其采集者的姓氏命名,且配有线条图。该种模式标本收藏于德国柏林植物园植物标本馆,二战时不幸被毁。此后长达100多年间,均未在野外发现该种,以致植物界一度认为其已经灭绝。
2006年4月,甘启良等先后在中国湖北竹溪、竹山两县发现该种。2015年3月下旬,张建强等在陕西省洋县秧田乡翁子沟海拔800-900米的山坡上再次发现并鉴定了陕西羽叶报春,并进行了标本采集,藏于中国陕西师范大学植物标本室(SANU),并赠予中国国家标本馆(PE)、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IBSC)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标本馆(WUK)各1份。
2021年秋,国际植物园联盟致信李新伟教授,邀请撰写一篇介绍陕西羽叶报春重新发现和保护的文章。李新伟教授通过与甘啟良协商,很快完成文稿。
2024年3月,在秦岭南麓的陕西洋县,一种美丽纤柔的小花在春风中绽放,这种小花就是“消失”百年又在野外重新被发现的珍稀濒危植物陕西羽叶报春。
形态特征
报春花科报春花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被多细胞柔毛;叶多枚簇生,连柄长7-12厘米,叶片轮廓卵形至卵状矩圆形,宽3-4厘米,羽状全裂,羽片3-4对,长8-25毫米,边缘具粗锯齿或再作羽状分裂,小
裂片近线形,宽2-3毫米,具锯齿,质地薄,淡绿色;叶柄约与叶片等长,基部宽扁。
花葶3-6枚自叶丛中抽出,高7-15厘米,伞形花序3-8花,有时出现第2轮花序;
苞片线状披针形,长8-10毫米;
花梗长12-20毫米;花萼钟状,长8-10毫米,宽约4毫米,分裂约达全长的2/5,裂片三角状披针形,先端锐尖;花冠紫色,冠筒稍长于花萼,冠檐直径1.8-2.5厘米,裂片阔倒卵形,裂片卵形,顶端圆,背面被微柔毛,与萼筒等长或稍长于萼筒,萼筒无毛;先端具深凹缺;花期2月。
近种区别
产地生境
陕西羽叶报春分布于中国陕西南部和湖北省。一般生于海拔900-1000米天然次生落叶阔叶林下、湿润且多砂石土壤上。伴生种包括:乔木层种类主要有短柄枹、人工栽培的
板栗、
油松等种;灌木层种类主要有
马桑、
金山荚蒾、
柳属、
蔷薇属和
悬钩子属植物;草本层种类主要为
繁缕、
黄堇、
黄水枝等种。
分布范围
只有湖北和陕西有陕西羽叶报春的野生种群分布,数量仅几百株。在陕西境内,陕西羽叶报春只有4个分布点。这4个分布点的种群数量,就初步统计,不超过500个。而且这4个分布点都不在保护区,有一个分布点甚至在108国道的路边。
繁殖方法
种子采收
陕西羽叶报春栽培技术主要以种子繁殖,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种子成熟时及时采收。采收时节应掌握在果实变黄,种子成熟变黑褐色就就割下果序,晒干,揉搓果囊,收取种子。种子未变黑褐色前不宜采收过早,过早因种皮薄嫩,容易破损,过晚种子成熟很快即会自然脱落。成熟干燥的种子很轻,容易被风吹走,故采收的果序可放在篾制簸箩内或塑料编制席布上晾晒。晾晒时四周进行遮挡,尽量在无风的环境中,防止种子被风吹走。采收的种子薄薄晾放,种子晾晒不宜太干,过干会影响种子发芽,干燥不够储藏时又会导致种子变质影响发芽。种子干度以表面有皱纹、手捻有坚硬感不易破损便可。待种子干燥后可用纸袋或布袋收藏,收藏以每袋500克小袋包装为宜。
种子夏眠
陕西羽叶报春的种子虽无明显的休眠期,但适当让其休眠,对于培育适合园林栽培及盆栽观赏所用的幼苗非常有利。夏眠的种子可放在通风干燥的室内,防止鼠害,避免受潮,休眠时间以播种时间为度。
圃地准备
陕西羽叶报春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湿度及光照。苗圃应选择半阳半荫的地块,尽量避免“朝西晒”苗床需要土碎平整上面铺1-2厘米厚林下采取的腐质土。大田播种有高秆农作物的田块,最好选择在玉米田地或疏林地。播种前平整土地,表层土壤越碎越好,不要留下直径在3厘米以上土块。大田播种或园林播种地块宜选择土壤营养丰富、含铁质较高的黄壤质地或黄壤砂质地为好,因不同的土壤对陕西羽叶报春的花色会产生直接影响,含铁质较高的土壤花瓣更显得色泽粉红鲜艳,提高观赏价值,否则花瓣显得过白,影响观赏。
播种方法
陕西羽叶报春不会因播种的早晚而影响花期,无论是先出苗还是晚出苗,均会在春节前后开花。但播种过早,会出现“老苗”,甚至烂根枯死现象。过晚又会造成株苗矮小,花茎少、开花少达不到观赏要求。掌握好适当时机是播种成功与否的关键。
中国湖北大巴山区可选择在7月中旬左右进行育苗播种或大田播种。苗圃内可将种子均匀的播撒土面,然后薄薄地盖上一层细腐质土,或用小锄轻轻敲打地面,使播下的种子呈半露半掩状,种子盖土太厚会影响出苗,完全露出,会出现蚂蚁等搬食,造成种子流失。播种后的苗圃可采取些树枝插在苗圃四周及苗圃中,人工造成“花花阳光”照射环境,如遇天旱少雨,每周最好浇水一次,保持土壤湿度。
大田播种可选择玉米地或疏林地,将土地平整后及时播种。玉米地可采取马铃薯与玉米间作套种方式,待马铃薯收获时播种,这样即可节省耕地,又可因播种马铃薯为陕西羽叶报春提供充足的营养。玉米地或疏林地播种可采用条播或点播方式进行。
点播:株行距30c厘米×30厘米,打窝呈浅碟状,每窝播种子5-10粒,用细土略略遮盖,防止蚂蚁搬移即可。条播:按行距30厘米开深约2厘米、宽约20厘米浅沟,将种子均匀的播撒在浅沟中,再用锄头敲打,使种子略掩薄土,或上面略撒盖一层腐质土或农家肥。
陕西羽叶报春以有机肥为好,土壤营养较好的地块可以不使用肥料,土壤贫瘦的地块可先铺撒些有机肥,然后平整土地,再进行播种,如使用商品肥,可适当选用些复混肥作底肥,不宜使用纯氮肥,氮肥虽可促进旺苗,但氮肥过重可能致花的颜色发白。
苗期管理
园林播种只要不遇上长期天旱一般播种一月后下雨就会出苗,但若遇上长期干旱,半月左右可进行一次浇水。浇水宜采取喷酒,不宜泼洒。因种子太轻泼洒容易将种子冲散。出苗后应及时进行间苗除草。盆种的幼苗可呈三角状保留3株壮苗即可,间隔距离约15厘米。点播的每窝可保留3-4株壮苗,条播的可每间隔30厘米呈三角状保留3株壮苗。间苗时间以幼苗长至4-5叶为宜,适时间苗,可促进留下的幼苗健康成长。间苗后应适时去掉田间杂草。在幼苗长到6-8叶时,可适当追施一点人粪尿,进行提苗壮苗。11月份可再适当追施一点人粪尿(不宜使用尿素等含氮较高的化肥)促进花茎生长,确保花茎高度能达到40-60厘米。
栽培技术
陕西羽叶报春移栽宜小不宜大,宜早不宜迟,但太早难以保证成活,太晚会影响幼苗正常生长,达不到植株合格要求。栽培时间以出苗后15-20天为宜,即待幼苗生长到3-4叶时即可带土移栽。移栽的幼苗须浇水保墒,上面采些带叶的树枝进行遮盖,防止夏天的烈日将幼苗晒死。4-5天后就可将遮盖的树枝去掉。
盆栽的陕西羽叶报春很适合美化室内及庭院环境。但陕西羽叶报春基生叶在花前常常枯死,保留枯叶有碍观赏,元月上旬待上部新基生叶长出后,可将下部的枯死叶剪掉,并在植株较远的地方适当追施一点农家肥料,促进花茎生长。光线对陕西羽叶报春的花色亦会产生直接影响,如在室内近窗或阳光照射不足的环境下,植株可以正常成长,但花色往往失去粉红色而变成白色,尤其在花期光线对花色将产生直接影响。因而在即将进入花期时应保证充足的阳光照射,不宜放在光照不好的环境下。
主要价值
该种植物花形美丽且花期较长,开花后锥状花萼增大呈灯笼形,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保护级别
陕西羽叶报春是世界上现存的濒危植物之一,《
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将其列为已经灭绝的物种之一,为中国特有物种、陕西省地方重点保护植物。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中,保护级别为濒危(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