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岸观火
汉语成语
隔岸观火(拼音:gé àn guān huǒ)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于五代·乾康《投谒齐已》。
成语出处
五代·乾康《投谒齐已》:“隔岸红尘忙似火,当轩青嶂冷如冰。”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隔岸观火”
成语故事
战国后期,秦将武安君白起在长平一战,全歼赵军四十万,赵国国内一片恐慌。白起乘胜连下韩国十七城,直逼赵国国都邯郸,赵国指日可破。赵国情势危急。平原君的门客苏代向赵王献计,愿意冒险赴秦,以救燃眉。赵王与群臣商议,决定依计而行。
苏代带着厚礼到咸阳拜见应侯范睢,对范睢说:“武安君这次长平一战,威风凛凛,如今又直逼邯郸,他可是秦国统一天下的头号功臣。我可为您担心呀!您如今的地位在他之上,恐怕将来您不得不位居其下了。这个人不好相处啊。”
苏代巧舌如簧,说得范睢沉默不语。过了好一会儿,才问苏代有何对策。苏代说:“赵国已很衰弱,不在话下,何不劝秦王暂时同意议和?这样可以剥夺武安君的兵权,您的地位就稳如泰山了。”
范睢立即面奏秦王:“秦兵劳苦日久,需要休整,不如暂时息兵,允许赵国割地求和。”秦王果然同意。结果,赵国献出六城,两国罢兵。白起突然被召班师,心中不快,后来知道是范睢的建议,也无可奈何。
两年后,秦王又发兵攻赵,白起正在生病,改派王陵率十万大军前往。这时赵国又起用老将廉颇,设防甚严,秦军久攻不下。秦王大怒,决定让白起挂帅出征。白起说:“赵国统帅廉颇,精通战略,不是当年的赵括可比;再说,两国已经议和,如今进攻,会失信于诸侯。所以,这次出兵,恐难取胜。”秦王又派范睢去动员白起,因两人矛盾很深,白起便装病不答应。秦王说:“除了白起,难道秦国无将了吗?”于是又派王陵攻邯郸,五月不下,秦王又令白起挂帅,白起伪称病重,拒不受命。秦王怒不可遏,削去白起官职,欲将其赶出咸阳。这时范睢却对秦王说:“白起心怀怨恨,如果让他跑到别的国家去,肯定是秦国的祸害。”秦王一听,急派人赐剑白起,令其自刎。可怜,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的白起,落到这个下场。
成语寓意
当白起围邯郸时,秦国国内本无“火”,可是苏代点燃范睢的妒忌之火,制造秦国内乱,文武失和。赵国隔岸观火,使自己免遭灭亡。这样一种缺乏关怀、互助、友爱的做法实在要不得。人活在社会中,各种厄运随时会降临,各式逆境也会让你深陷其中。当下活得顺风顺水,难免有一天也会举步维艰。当别人家“着火”时,不要“观火”,哪怕泼上一盆水,也会“胜造十级浮屠”。
成语运用
“隔岸观火”用来比喻对别人的急难不加救助,而采取看热闹的态度。
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现代·鲁迅《且介亭杂文·答〈戏〉周刊编者信》:“那时我想,假如写一篇暴露小说,指定事情是出在某处的罢,那么,某处人恨得不共戴天,非某处人却无异隔岸观火,彼此都不反省。”
现代·巴金《望着总理的遗像》:“总理侃侃而谈,指出苟安不能得到和平。火烧到门口,我们也无法关门建设,更不能隔岸观火。”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5 08:43
目录
概述
成语出处
成语故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