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斑党参
桔梗科党参属植物
雀斑党参(Codonopsis ussuriensis (Rupr. & Maxim.) Hemsl.)是桔梗科党参属有乳汁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全体近光滑无毛,根下部常肥大呈块状球形或长圆状,叶在主茎上的互生,披针形或菱状卵形,叶柄短小,叶片披针形或椭圆形,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花单生于纤细枝顶端;苞片细小,花冠钟状,暗紫色或污紫色,蒴果下部半球状,种子细小卵形,有光泽暗棕色,7-8月开花。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有乳汁植株全体近光滑无毛,或茎叶疏生柔毛。茎基细小,有少数茎痕,根下部常肥大呈块状球形或长圆状,直径1-3厘米,灰黄色。茎缠绕,纤细,节间短,常有多数纤细分枝,绿色、白色或暗紫色,无毛或于节间疏生柔毛。
叶在主茎上的互生,披针形或菱状卵形,细小;在纤细分枝顶端通常3-5叶簇生,呈假轮生状,叶柄短小,叶片披针形或椭圆形,长3-5厘米,宽1.5-2.5厘米,顶端尖或钝,基部渐狭,全缘,上面绿色,无毛,下面灰绿色,无毛或疏生柔毛。
花单生于纤细枝顶端;花梗长2-5厘米,有苞片1枚,苞片细小,披针形或菱状狭卵形;花萼贴生至子房中部,筒部半球状,裂片狭披针形或卵状三角形,长1-2厘米,宽6-8毫米,急尖,全缘;花冠钟状,长2-3厘米,直径1.5-2.5厘米,顶端浅裂,裂片三角状,暗紫色或污紫色,内面有明显暗带或黑斑;花丝基部微扩大,长约3-5毫米,花药2-4毫米。蒴果下部半球状,上部有喙。种子多数,卵形,无翼,细小,暗棕色而有光泽。花期7-8月。
产地生境
分布于中国中国吉林、黑龙江。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日本也有分布。生长在海拔800米左右的山谷及水浸草地,特别是砂质土壤上。模式标本采自乌苏里江附近。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育苗地,要选择靠近水源,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和背阳的阴坡为好;栽植地应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缓坡、梯田,生荒地以及平地均可,但土层要深厚,较肥沃,结构良好,易耕作的土壤凋选后,于头年冬季将生荒地上的灌木杂草清除烧灰作肥料,然后,深耕土壤30厘米,整平耙细,作成宽1.3米的高畦,畦沟30厘米,深15厘米。熟地栽培,宜于秋季或春季播前整地。结合整地每亩施入腐熟厩肥或堆肥2000~2500公斤,翻入土中作基肥,然后耙细整平作1.3米宽的高畦,四周开好排水沟。
移栽:播种育苗后的当年秋季地上茎叶黄枯后,或第二年早春土壤解冻10厘米后,立即进行。宜早不宜迟,否则,党参苗萌发后影响生长。移栽前,将参苗挖起,剔除无芽头、损伤断根以及过于幼小的劣种,捆成小把,随栽随取。若当天栽不完,应埋在湿土中假植,切不可洒水。移栽时,按行距20厘米,在栽植地上横向挖沟,深15-18厘米,将参苗按株距4~5厘米斜放干沟内,尾部不得弯曲,根系要自然舒展。然后,覆细土超过根头6厘米;压实后浇透定根水。每亩需参苗25-30公斤。
中耕:春季幼苗出土后,立即拔除杂草;之后,在间苗和补苗时各进行1次除草,宜用手拔除,搂松表土,避免伤根。苗高9厘米左右方可松土锄草。封行后停止。
水肥:育苗地苗期不追肥,以控制参苗徒长。栽植地于每年春季结合中耕除草后,每亩追施人畜粪水1000~1500公斤。第2次在封行或搭架前,每亩追施稀薄人畜粪水1500公斤。第3次于秋季中耕前,每亩施堆肥1000-1500公斤,加过磷酸钙50公斤,或骨粉15公斤拌匀撒于行间,翻入土中。施后再培土防寒,以利越冬。于翌春参苗返青后铲除防寒土。苗期及移栽后要做到少灌勤浇水。定植或移栽成活后,要少浇水或停止浇水。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止烂根。
病虫防治
病害
虫害
主要价值
党参为传统常用中药,味甘性平,具有补中益气,健脾益肺之功能,用于治疗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等证,并常作为人参的替代品。
常用党参做药膳,如党参红枣粥、参芪羊肉羹等等。同时党参又被开发出许多保健品,如党参膏党参酒、党参糖、党参茶等,起到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近危(NT)。
参考资料
雀斑党参. 中国植物图像库.
雀斑党参.植物智.
党参属 .植物智.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17 20:46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