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岚山》是
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青年时期在日本留学时创作的一首
新诗。这首诗第一节写雨后暮色苍茫中岚山的美景。第二节写夜幕降临后登山远眺的情景和作者的心境。通过雨后岚山景物的“自然美”与垄断资本主义丑恶现实的对比,指出:人民必然觉醒,渺茫黑暗的资本主义制度最终必将灭亡。这首诗挥洒自如,语言新鲜活泼,写意抒情,自成一体。
1917年9月,刚刚结束中学生活的周恩来,怀着救国救民、追求真理的目的,就在那金秋送爽的日子里,东渡日本,开始为期近两年的留学生涯。留学期间,他在潜心学业的同时,热切关注着祖国的前途、人类的命运,对腐朽的反动势力的痛恶溢于言表,对新生的
十月革命抱有无比的热情。当时他将自己的爱憎情感倾注笔端,先后写下了《
大江歌罢掉头东》《雨中岚山——日本京都》《雨后岚山》《游日本京都园山公园》《四次游园山公园》等著名诗篇。
《雨后岚山》作于
五四运动前夕,作者已决定回国投身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在准备踏上归途之际,畅游岚山,他面对黑暗如磐的夜色,遥望满目疮痍的祖国,触景生情,感时述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这首诗由两节组成,第一节写雨后暮色苍茫中岚山的美景。作者在陶醉于自然美景的同时,情不自禁地倾吐出胸中对陈旧的意识形态的厌恶之情。第二节写夜幕降临后登山远眺的情景和作者的心境。诗笔挥洒自如,语言新鲜活泼,写意抒情,自成一体。
这首诗运用象征和对比手法,巧妙地将写景、抒情和议论很好地结合起来。用“万绿中拥出”的“一丛樱”象征新生事物;用代表“岛民心理”的“十数电光”象征进步的革命的民气;通过赞美不假人工的自然美,批判矫揉造作的旧文化,歌颂顺时应势而生的新文化和新生的革命政权;从黑夜里的电光中看到民心所向以及反动势力的消亡的未来。“自然”和“粉饰”,新生和腐朽,革命的反动,形成鲜明的对照,反映了诗人高洁的审美理想和远大的政治抱负。这首诗不仅具有一定的文学鉴赏价值,而且还具有颇为珍贵的革命史学价值。
文艺评论家
丁茂远《中国当代文学参阅作品选》:“这首写景纪游的诗篇的明显特点,就是即景生情,直抒胸臆,直接表达了作者不满社会黑暗,立志变革现实的战斗精神。”
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王家伦《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诗词鉴赏》:“《雨后岚山》是《
雨中岚山》的续篇,两首诗抒情的着眼点有所不同,而思路则直贯而下,一气呵成。前者主要写自己思想的豁然开朗,后者着重剖析现实,展望未来。”
吉林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
隗芾《周恩来同志诗解说》:“这首诗本身也是一种犀利而有力的斗争武器。它一下子撕去了资产阶级蒙在世界上的那层温情脉脉的面纱,暴露出资本主义世界的欺诈与虚弱,并指出这样的社会早已丧尽民心。”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总编辑王进《共和国领袖大辞典·周恩来卷》:“先写岚山雨后景色,万绿丛中点缀淡红娇嫩的樱花,然后联想到现实社会的种种丑恶,两相对照,痛斥日本“元老,军阀,党阀,资本家”的反动统治,批判维护剥削阶级利益的“宗教,礼法,旧文艺”等“制人学说”,表现出对反动势力的蔑视,对人民力量的信心。”
周恩来(1898~1976年),字翔宇,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阴。1917年留学日本,1919年回国后参加五四运动。1924年先后去法国和德国
勤工俭学。同年回国后一直参加领导中国人民的解放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曾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全国政协主席等党和国家、军队的许多重要职务。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他的逝世受到极广泛的悼念。由于他一贯勤奋工作,严于律己,关心群众,被称为“人民的好总理”。他的主要著作收入《周恩来选集》。
2022年4月,周恩来总理留学日本时创作的《雨后岚山》诗碑落成揭幕仪式在京都岚山地区的大悲阁千光寺举办,约30位中日民间人士参加现场活动。继1979年《雨中岚山》诗碑于龟山公园落成后,京都岚山再添第二座周恩来诗碑,两碑隔河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