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湖区,隶属
湖南省湘潭市,是
湘潭市的两个城区之一,位于湖南中部湘江之滨。雨湖区因境内有千年名胜“
雨湖”而得名。是湘潭的商贸、科教、文化中心,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重点区以及湘潭市“两型”社会建设的先行区。地貌类型以丘陵和平原为主,属
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总面积451.39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末,雨湖区总人口为482189人,截至2023年6月,雨湖区辖8个街道、3个镇、1个乡;;区人民政府驻雨湖路292号。
历史沿革
战国后期,楚从黔中郡划出长沙郡,雨湖区全境属长沙郡。
西汉,刘邦封吴芮为长沙王,继而刘发为长沙王,雨湖区全境属长沙国。
东汉初,建湘乡县,划入零陵郡,境内余地属长沙郡。建安二十年(216年),蜀、吴划势力范围,零陵郡属蜀,长沙郡属吴;建安二十四年(220年),吴袭荆州,区境遂均属吴衡阳郡,郡治在今湘潭县古城乡。
晋,区境属衡阳郡,郡治仍在今湘潭县古城乡。当东晋从荆州析出湘州时,境属湘州。
唐天宝八年(749年),从隋代的湘潭和衡山两县北部调整出新的湘潭县,并将县治移至洛口(今易俗河镇)。
五代时期,区境为南方马氏所建楚国属地,隶潭州长沙府。
宋朝,区境属荆湖南路潭州。南宋,湘潭县城迁至今湘潭市城正街,境内经济、文化有所发展。
1949年8月9、10日,湘潭、湘乡和平解放,8月22日,成立湘潭县人民政府。
1950年7月,湘潭县城关区改为县级湘潭市,隶属从岳阳迁至湘潭的长沙专署。
1983年6月,湘潭地、市机构合并,湘潭市辖湘潭、湘乡2县和雨湖、湘江、岳塘、板塘、郊区5区。
1992年6月,民政部批复同意撤销湘潭市雨湖区、湘江区、
岳塘区、板塘区、郊区,以湘江为界设立雨湖区、岳塘区。
2009年,经湘潭市政府同意,将湘潭县响水乡成建制划归雨湖区,并由九华示范区托管。
2010年,又将湘潭县响塘乡、姜畲镇成建制划归雨湖区。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92年6月25日,雨湖区辖原湘江区的窑湾、羊牯塘、广场、楠竹山、中山5个街道,原雨湖区的云塘、鹤岭、城正街、雨湖路、平政路5个街道,原郊区的长城、昭潭、先锋、护潭4个乡和先锋农场。调整后,雨湖区共辖10个街道、4个乡、1个农场。
2000年,雨湖区辖8个街道、2个镇、4个乡:广场街道、云塘街道、中山街道、平政路街道、羊牯塘街道、雨湖街道、城正街街道、窑湾街道、楠竹山镇、鹤岭镇、长城乡、先锋乡、护潭乡、昭潭乡。
2010年,将湘潭县响塘乡、姜畲镇成建制划归雨湖区管辖。响塘乡、姜畲镇所辖村(居)委会个数、行政区域面积、总人口、政府驻地均不变。行政区划调整后,雨湖区辖8个街道、3个镇、6个乡。
2013年,撤销雨湖区响塘乡,设立响塘镇,以原响塘乡的行政区域为新设响塘镇的行政区域。行政区划调整后,响塘镇辖农科、响塘、杨梅、长安、柴山、大屋、沙林、益草、小泉、稠泉、金盘、双湖、荷花、匣锦、仁兴、石泉、日新、司马、白冲、侯田、虎形、栲木、良山、尧家、长龙、南谷、益佳、金侨、云岫、水井、金湖、谷湖、芳石、山界、陈蒲、小荆、燕山、白鹤、公和、碑头、方竹41个建制村和龟头镇居委会,镇人民政府驻黄蜂寺(原响塘乡人民政府驻地)。
2013年,撤销雨湖区昭潭、先锋、护潭3个乡,设立昭潭、先锋、万楼3个街道,以原昭潭乡的行政区域为新设昭潭街道的管辖范围,以原先锋乡的行政区域为新设先锋街道的管辖范围,以原护潭乡的行政区域为新设万楼街道的管辖范围。行政区划调整后,昭潭街道辖广场、措树园、高标、烟竹、许家铺、建成6个建制村以及宝丰街、富民城2个社区,办事处驻南岭南路(原昭潭乡人民政府驻地);先锋街道辖中心、建新、先锋、桐梓、金塘5个建制村,办事处驻高岭路(原先锋乡人民政府驻地);万楼街道辖繁城、红星、富强、永红、悦星、文昌、湘竹、渔业8个建制村,办事处驻繁湖路(原护潭乡人民政府驻地)。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雨湖区辖8个街道、3个镇、1个乡;分别为:
雨湖路街道,
城正街街道,
云塘街道,
广场街道,
窑湾街道,
昭潭街道,
万楼街道,
先锋街道,
鹤岭镇,
楠竹山镇,
姜畲镇,
长城乡。区人民政府驻雨湖路292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雨湖区位于湖南省中部的湘江之滨,因境内有千年名胜“雨湖”而得名。雨湖区位于湘潭市区西北部。总面积451.39平方千米。
地貌
雨湖区处于湘潭盆地,近80%的面积在海拔150米以下,地势起伏较为和缓。全区地貌类型以丘陵和平原为主,其中丘陵面积380.65平方千米,占84.33%;平原面积70.74平方千米,占15.67%。
气候
雨湖区属
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气候温和宜人,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7.2℃,年均降水量1320毫米,无霜期273天。
水文
雨湖区境内湘江、涟水绕区境东、西边缘而过。渠道纵横,河塘密布。
土壤
雨湖区土壤以酸性红壤为主,成土母质以板页岩风化物、第四纪红色粘土、砂岩风化物、紫色砂页岩风化物、花岗岩风化物和河流冲积物板页岩为主,土层较厚,肥力中等,利用率高,水稻土、红壤、菜园土分布较广。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雨湖区矿产资源主要有
锰、
煤、
矽砂、
石灰石等,其中鹤岭镇的锰矿资源丰富,截至2015年,探明储量946.5万吨,保存储量343万吨,素有“百年锰矿、中国锰都”之称。
土地资源
雨湖区共有耕地面积13.16万亩,占全区总面积的22.02%。其中,水田11.93万亩,旱地1.23万亩,分别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90.65%、9.35%。
森林资源
2023年,雨湖区年完成营造林67公顷,年末森林面积12006公顷,森林蓄积量62.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26.9%。
水资源
雨湖区境内湘江、涟水绕区境东、西边缘而过。渠道纵横,河塘密布。据统计,全区水资源源可利用量3.94亿立方米,共有水利设施可供水量1.37亿立方米,农业需用水量1.30亿立方米,总灌溉面积14.91万亩。
人口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雨湖区常住人口为616130人。
雨湖区主体民族为
汉族,截至2023年末,雨湖区户籍人口总户数为175051户,总人口为482189人,其中男性人口239442人,女性人口242747人,男女性别比为98.6:100。
经济概况
综述
2023年,雨湖区地区生产总值[2]800.9亿元,比上年增长6.2%,地区生产总值总量和增速均居全市第一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6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374.6亿元,增长8.6%;第三产业增加值407.7亿元,增长4.3%。
2023年,雨湖区三次产业结构为2.3:46.8:50.9。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8.8%。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3%、58.3%、42.0%。在二产业中,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5.8%。
财政
2023年,雨湖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8.2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5亿元,总量居全市第一。其中,税收收入27.1亿元,总量居全市第一;非税收入7.5亿元。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1.6亿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科学技术、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分别支出9.1亿元、7.8亿元、4.4亿元、2.4亿元。
人民生活
2023年,雨湖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647元,总量居全市第一,比上年增长3.9%。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5%。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13:1。
2023年,雨湖区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6129元,比上年增长4.0%。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3.9%;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4.7%。
固定资产投资
2023年,雨湖区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5.5%。民间投资比上年下降2.8%。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投资下降19.5%;非国有投资增长10.1%。分投资方向看,基础设施投资下降4.4%;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8.7%;民生投资下降2.9%;工业投资增长30.5%。
2023年,雨湖区资质以内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下降23.2%,商品房销售面积193.8万平方米,居全市第一,比上年增长2.1%。
第一产业
2023年,雨湖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6亿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农业产值18.2亿元,增长4.1%;林业产值1.4亿元,增长38.8%;牧业产值14.5亿元,下降1.7%;渔业产值1.8亿元,增长5.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7亿元,增长8.7%。
2023年,雨湖区粮食种植面积13.9千公顷。粮食产量9.5万吨,比上年增长2.2%。
2023年,雨湖区油料种植面积3.0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7%;蔬菜种植面积6.9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6%。油料产量0.5万吨,比上年增长1.1%;蔬菜产量23.0万吨,比上年增长3.0%。
2023年,雨湖区猪、牛、羊、禽肉类总产量3.3万吨,下降3.3%。其中,猪肉产量2.9万吨,下降3.9%;牛肉产量0.05万吨,与上年持平;羊肉产量0.02万吨,与上年持平;禽肉产量0.24万吨,增长4.3%。年末生猪存栏20.7万头,全年生猪出栏40.3万头。禽蛋产量0.07万吨,与上年持平。
第二产业
雨湖区锰矿资源丰富,鹤岭镇锰探明储量居全国第一,素有“中国锰都”之称。区内有机器厂、机械厂等中央直属企业,形成了机电制造、冶金化工、食品医药、新能源等四大支柱产业,2023年,全区规模企业总数达128家。
2023年,雨湖区规模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2.6%,增速居全市第一,高于全省和全市17.5和16.7个百分点。湘潭经开区规模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9.2%,雨湖高新区规模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2%。
2023年,雨湖区资质以内建筑业总产值153.8亿元,比上年增长10.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82.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0.9%。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41.5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6.8%。
第三产业
雨湖区是湘潭的商贸物流中心,2023年,雨湖区内共有各类市场45个、商业网点5000多个。
服务业
2023年,雨湖区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18.9亿元,比上年增长5.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2.8亿元,比上年增长9.7%;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1.7亿元,比上年增长10.0%;金融业增加值31.6亿元,比上年增长6.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22.2亿元,比上年增长17.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28.4亿元,比上年增长8.0%;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加值5.7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6.4亿元,比上年增长4.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加值5.0亿元,比上年增长3.9%;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67.8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7.9%。
国内贸易
2023年,雨湖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0亿元,总量居全市第一,比上年下降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市比重43.7%。限额以上法人消费品零售额139.3亿元,比上年下降27.6%。其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31.8亿元,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14.0亿元,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8.2亿元,中西药品类零售额2.8亿元,汽车类零售额1.7亿元。
对外经济
2023年,雨湖区进出口总额[3]186.9亿元,比上年增长4.6%。其中,出口额139.0亿元;进口额47.9亿元,增长160.0%。全年实际到位内资274.7亿元,比上年增长9.9%。
政治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雨湖区有普通高校8所(含高校独立学院)。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招生 5681 人,在校研究生16988人,毕业生 4681 人。普通本专科学校招生 32901 人,在校生112202人,毕业生 25534 人。中等职业学校7所,招生3818人,在校生11180人,毕业生3004人。普通高中7所,招生2313人,在校生7295人,毕业生2043人。初中13所,招生6071人,在校生15915人,毕业生2523人。普通小学50所,招生7477人,在校生41718人,毕业生6354人。幼儿园142所,在园幼儿16317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4]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发放中职国家助学金269.7万元,中职国家助学金资助中职学生2697人次,落实中职免学费资金804.1万元,中职免学费资助中职学生6701人次。
科技事业
截至2023年,雨湖区内有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等5所高等院校、17家科研机构和2个博士后流动站。校区交流合作紧密,区人民政府与湘潭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区内众多企业也与各院校建立了产学研联合。以北二环为主干线,以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等重点院校为依托,积极对接长沙岳麓山大学科技园,重点建设湘潭大学城科技园,将其建成高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园。
2023年,雨湖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获得省级以上科技成果登记15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1家。全年专利授权量2358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894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25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27.1亿元,高新技术增加值占GDP比重28.4%。
文体事业
2023年,雨湖区有公共图书馆3个,纪念馆1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个。
2023年,雨湖区有体育场地2192个。其中,体育馆13座,运动场71个(含体育场、小运动场、田径馆),游泳场地11个(含游泳池、游泳馆)。开展全民健身15项,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行政村2个,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22.8万人。
医疗卫生
2023年,雨湖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54个,其中医院33个,妇幼保健院1个,乡镇卫生院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5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295个,村卫生室10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个,卫生监督所2个。全区共有卫生技术人员8233人,比上年增长2.1%,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832人,增长3.3%;注册护士4197人,下降0.2%。医疗卫生机构拥有床位7896张,比上年下降2.6%。其中,医院拥有床位7565张,下降2.7%;乡镇卫生院拥有床位198张,下降4.8%。
社会保障
2023年,雨湖区新增城镇就业1.5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9303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9.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6.7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2.1万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人数11.3万人。
2023年,雨湖区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镇居民4591人,全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经费2347万元;获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村居民4335人,全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经费1937万元。年末各类养老机构床位2423张。
交通
雨湖区地处湖南省东西、南北交通要冲,水、陆、空交通极为发达。上瑞高速、
京珠高速等2条东西、南北交通大动脉在此交汇,潭衡高速正在加紧建设,长潭西线高速公路将长沙市岳麓区与雨湖区连成一片。
320国道、
107国道在此会合,
湘黔铁路横穿全境,湘江千吨级码头四季通航,距长沙黄花机场仅半小时车程。特别是“百年地标”工程——湘潭火车站,改扩建后有9股道3个站台2个广场,并配备规模始发列车,与正在规划建设的长株潭城际轻轨对接,将成为集火车、城铁、公交为一体的长株潭交通枢纽中心。
历史文化
综述
雨湖区是湘潭城市的发祥地,晋时初成江南小镇,宋代湘潭县治迁于此。因濒临湘江,水陆交通发达,客商过往非常频繁,商业氛围浓厚,至明清时期最为鼎盛,人称工商十万,中南八省物资均在此集散,是全国有名的药都,有“小南京”、“金湘潭”的美誉,也曾是全国三大布市之一。
历史遗迹
2023年,雨湖区内有万楼、文庙、关圣殿、鲁班殿、唐兴寺、秋瑾故居等文物景点56处,其中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
非遗
截至2023年末,雨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国家级1项、省级9项、市级7项、区级4项。
风景名胜
荣誉称号
2019年10月,雨湖区入选2019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
2021年1月29日,雨湖区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的县市区,给予100万元标准奖励。
2021年5月14日,雨湖区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
2021年7月15日,雨湖区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参考资料
历史沿革.中国湘潭政府门户网 .201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