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角蛙,拉丁名Ceratophrys cornuta,英文名Surinam horned frog又名苏里南角蛙、亚马逊角蛙,是广泛生活在南美地区的一种大型角蛙,体长6-10厘米。头部较大。分布在广大的南美洲。喜栖于落叶林中,以哺乳类、大型昆虫为食。
此种是眼上突起最发达的,背部有蝴蝶状的花纹,体色有褐、橘、绿、灰白等,主要为棕色。有边缘为黑色的褐色斑纹。喉部呈整片深黑色,口腔内为白色,后肢有发达的蹼。喜栖于落叶林中,以哺乳类、大型昆虫为食。大雨后会聚集在大水洼产卵。每次产卵300-600枚。蝌蚪以同类或腐尸为食,蝌蚪全长约 4.7cm。进口时有些个体会有拒食现象,期初必需以强制喂食 (当本种威吓时,将活物放入咽喉处,吻部轻压住,避免食物再吐出来,直到吞下为止)才有存活的机会。
一般情况下,成体雌性霸王角蛙可达12cm,130克重(一些野外巨大的个体可达20cm),雄性略小,大约7cm,70克左右。它们有一张不可思议的巨嘴,几乎可达体长的1.6倍。它们的眼部突出的角状物比其他角蛙高的多,也是它们区别于其他角蛙的重要特征之一。霸王角蛙的喉部是黑色的,但它们的背部颜色却有多重变化,有枯叶色,绿色,橘黄色,灰色等,并伴随着各种深色条纹。
幼蛙不管白天和夜间都有活动,而成体一般只在夜间活动,它们用后腿把自己半掩埋在土里,只露出半个脑袋,更确切的说只露出个大嘴,然后用周围的落叶把自己伪装起来,接着就是守株待兔式的猎食等待,从较小的蠕虫及节肢动物,到中等体型的蜥蜴青蛙,到较大体型的啮齿哺乳动物,只要途径它们的吞噬范围,所有小动物都会被毫不留情的吃下去。它们甚至可以吞下和自己体型相当的食物,经过一些解剖发现,大部分霸王角蛙的胃部中,占到食物体积的一半居然是一些较大型的动物,甚至是同类。
一般在亚马逊11月份的雨季,霸王角蛙开始交配,雄蛙会发出bagagagaga的声音吸引雌性交配,雌性角蛙大约产下1000枚卵在水生植物的周围,小蝌蚪孵化后有一个圆圆的鼻子,眼睛比较偏向于外侧,慢慢会发育出角质化的嘴角,具有很强的杀伤力,蝌蚪的中后期会逐渐出现出半透明状它们父母的体色。霸王角蛙蝌蚪的竞争性非常强,它们以自己同类以及其他角蛙的蝌蚪为食,也吃一些小型水生动物,蝌蚪们弱肉强食生性凶猛,最后只有强者和幸运儿能够顺利蜕变成小角蛙。
角蛙幼体─蝌蚪生活于水中,用鳃呼吸。初期蝌蚪用外鳃呼吸,外鳃在头的两侧,各有 3 个分支。后期蝌蚪外鳃消失,变成 4 对内鳃。蝌蚪变态成为幼蛙后,内鳃消失,生出 1 对囊状的肺,可以从空气中呼吸氧气。然而肺的构造简单,由肺所吸取的氧气不能满足蛙的需要,因此要借助皮肤来呼吸氧气,由皮肤所吸取的氧气,占总呼吸量的 40 %左右,而呼出的
二氧化碳主要靠皮肤。尤其在冬眠期,几乎全部靠皮肤进行呼吸。皮肤呼吸的必备条件是皮肤湿润,干燥的皮肤不能进行气体交换。这就是蛙类喜欢栖息在近水、潮湿、阴凉环境中的道理。
在所有角蛙中,霸王角蛙很凶残,它们对其他角蛙甚至同类毫无手足之情,因此绝不可以混养,以免出现角蛙相残的现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霸王角蛙的角质化嘴部咬合力很强,成体霸王角蛙可以轻易把手指咬伤。一般家庭饲养中,较多的使用老鼠作为其食物,但是很多实验表明,这样可能会使它们脂肪堆积,造成的失明甚至暴毙,所以最好配搭其他食物一起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