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角蛙又名苏利南角蛙或
霸王角蛙,原生地在
亚玛逊河流域的中部,它比其他角蛙生有一对很长的角和在背部上有一个蝴蝶纹标志。分布于
哥伦比亚,厄瓜多尔东部,玻利维亚北部,巴西,委内瑞拉南部。
基本资料
属名:Ceratophrys a
基本介绍
亚玛逊角蛙又名苏利南角蛙或
霸王角蛙,学名是( Ceratophrys cornuta ),原生地在亚玛逊河流域的中部,它比其他角蛙生有一对很长的角和在背部上有一个
蝴蝶纹标志。 此种是眼上突起最发达的,背部有蝴蝶状的花纹,体色有褐、橘、绿、灰白等,喉部呈整片深黑色,口腔内为白色,后肢有发达的
蹼。在
日本是人气最高的品种。进口量非常的少。分布在广大的
南美洲。喜栖于落叶林中,以
哺乳类、大型昆虫为食。大雨后会聚集在大水洼
产卵。一卵块内约有 500 颗卵。
蝌蚪以同类或腐尸为食,蝌蚪全长约4.7cm。进口时有些个体会有拒食现象,期初必需以强制喂食(当本种威吓时,将活物放入
咽喉处,吻部轻压住,避免食物再吐出来,直到吞下为止)才有存活的机会。体长15cm。
生活习性
The first thing that stands out about the Amazon horned frog is its size. These rotund amphibians can grow to 8 inches (20 centimeters) in length and would cover a good-size tea saucer. They are found in freshwater marshes and pools throughout the Amazon Basin, from Colombia to Brazil.
亚马逊角蛙让人首先
注意它的地方是它的大小。这种
洪亮的
两栖动物可以长到20厘米长,可以盖住一个大尺寸的
茶托。在从
哥伦比亚到
巴西的整个亚马逊盆地的淡水
沼泽和
池塘里都能找到它们的
踪迹。
Amazon horned frogs achieve their enormous girth by being generally indiscriminate about what they eat. Typical ambush predators, they squeeze their bodies into the forest substrate or leaf litter so only their heads protrude. When anything smaller than their own bodies happens by, they spring from the mud and swallow their prey whole, locking it in their jaws with their sharp teeth.
分类学
科:薄趾蟾科Leptodactylidae
亚科: 角花蟾亚科 Ceratophryinae
属:角花蟾属Ceratophrys
种:
亚玛逊角蛙 Ceratophrys cornuta
形态特征
亚马逊角蛙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它的体型。这些圆胖的两栖动物可以长到8英尺长(20厘米),足以覆盖一个大茶碟。它们常见于淡水沼泽和池塘,从哥伦比亚一直到巴西,足迹遍布整个亚马逊盆地。
亚马逊角蛙之所以能长的这么庞大是因为它们不管什么都吃。典型的埋伏型猎食者,它们将身子缩在森里底层或落叶层里只露出头部。只要任何比它们个头小的生物经过,它们就会从泥地里跳出来将猎物整个吞下,用尖利的牙齿将它们紧紧困在嘴里。
雌蛙一般比雄蛙大,但雄蛙颜色更华丽,从深绿到灰土色都有。雌蛙通常都是
褐色。科学家还不确定它们名字中角的作用,但好像可以协助伪装,类似野外叶子的茎。
生活习性
栖息温度
栖息于南美温暖而较干燥的大草原地带,对湿度要求很高,至少要85%或以上,它们的适温环境为26-29摄氏度。利用雨量较为集中的夏季来繁殖,会选择在池底产下200-1000颗宛如一个
网球大小的卵块。
生长过程
角蛙是一种
两栖类动物。所谓两栖就是角蛙的生活中需要有水域和陆地,角蛙的幼体─ 蝌蚪必须生活在水中,而成体都需要生活在近水的潮湿环境中。这种生活方式是角蛙在
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角
蛙类是由水中生活向陆地生活的进化中形成的过渡型类群。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然而,成体适应陆地生活,由
鳃呼吸发展到以肺和
皮肤呼吸,外形上失去尾,形成了四肢。所谓水陆两栖中的水是指
淡水,海水中不能生存。因此,干燥、无水、阳光直射的环境是不可能有角蛙类生存的。大部分角蛙类的活动时间在晚上,白天则隐藏在隐蔽处,以防烈日和敌害。
类型
角蛙类成体生活在近水潮湿的环境中,不同的角蛙类的具体生活环境又有差异。角蛙类有三种生活类型,即水栖型、陆栖型和树栖型。水栖型中又可分为静水生活型、流水生活型和湍流生活型;而陆栖型又可分为溪边生活型、草丛生活型、土穴生活型;树栖型不再细分。本书所要介绍的几种角蛙,如牛角蛙、美国青角蛙和虎纹角蛙、黑斑角蛙属于静水生活型,棘胸角蛙属于流水生活型,中国林角蛙属草丛生活型。不同类型的角蛙生活在不同两栖环境中,身体形态结构和习性同环境相适应。
颜色
角蛙的体色是一种
保护色,通常表现出与环境的颜色相近,不被敌害所发现,从而保护自己。在植物丛中的角蛙以绿色为主,并有斑纹。如林角蛙为绿色,棘胸角蛙为棕色,
牛蛙在明亮的环境中体色会变浅。
幼体
角蛙幼体 ─
蝌蚪生活于水中,用
鳃呼吸。初期蝌蚪用外鳃呼吸,外鳃在头的两侧,各有 3 个分支。后期蝌蚪外鳃消失,变成 4 对内鳃。蚯蚓变态成为幼蛙后,内鳃消失,生出 1 对囊状的肺,可以从空气中呼吸氧气。然而肺的构造简单,由肺所吸取的氧气不能满足蛙的需要,因此要借助皮肤来呼吸
氧气,由皮肤所吸取的氧气,占总呼吸量的 40 %左右,而呼出的
二氧化碳主要靠皮肤。尤其在冬眠期,几乎全部靠皮肤进行呼吸。
特征
积极好斗,甚至贪婪到过分的程度。有些被发现死在野外的角蛙,嘴里还露着吞不下去的猎物,它们的贪食和巨口使他们和其他角蛙在宠物市场上赢得了“吃豆蛙”的外号。
养殖情况
角蛙属于两栖动物中最大的一科:细趾蟾科(Leptodactylidae),这个科包括多种似蛙又似
蟾蜍的动物,分布于南美洲。 角蛙可以算是全世界最普遍的宠物蛙。养过角蛙的人都知道,角蛙整天只是吃,一张大嘴占了身体的将近一半。这种构造可以说就是为了大量进食而演化的。 角蛙的亚种至少有六种之多,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钟角蛙(C. ornata),其次是
南美角蛙。而最昂贵的就属亚马逊角蛙(C.conuta),又称为霸王角蛙。身价数千人民币。角蛙各亚种的原生栖地各自分离几乎完全不相重叠,所以也就各自能够保持较独立的体色。但是因为人为的杂交和改良,又另外发展出许多变异的体色,使得要分辨亚种也是越来越困难。
市面上的南美洲角蛙很多是杂交的,这里所说的南美洲角蛙纯粹泛称而已。对于喜欢饲养两栖类的新手而言,角蛙是个不错选择,但对于害怕经常进行换水、清理等工作之饲主而言,就最好别想了。另外想欣赏宠物动来动去之乐趣,这物种也不算是个好选择。但喜欢以欣赏艺术品般心态的话,则当别论,因角蛙每天大部分时间只会花在打坐和冥想。
为了适应多样的栖息地和生态环境、防御捕食者、抵御各种微生物的侵染以及防止长日照、强紫外线福射伤害,两栖类进化出了不同的形态学、生理学和行为学特征。皮肤防御系统是两栖类生存非常重要的保证。两栖类皮肤拥有两种腺体点膜和颗粒状腺体。点膜腺体存在于皮肤中,通过分泌使皮肤保持潮湿,这也是两栖类的皮肤呼吸作用所必需的条件。颗粒状腺体,也叫毒腺,分布于全身,通常在头部和颈部较密集,在受到外力或者伤害刺激时,会产生分泌物。皮肤呼吸的必备条件是皮肤湿润,干燥的皮肤不能进行气体交换。这就是蛙类喜欢栖息在近水、潮湿、阴凉环境中的道理。
饲养环境
角蛙可以饲养在任何有水的空间,一般角蛙会整天蹲在同一地方极少移动,所以空间大小不拘。只要水深不超过它身高的一半,它都可以活得很好。每只角蛙应该独立饲养,饲养缸里面可铺设无菌土,上放湿透的水苔,或一块1-2cm厚之湿透海绵供其竭息,但切勿选用有尖锐硬角的石块,以免角蛙因追捕食饵时刮伤。
温湿度
饲养角蛙的湿度要求要高,85%或以上是少不了;另外它们的适温在26-29度左右,晚上最好可以降低温度约3-5度。在冬季则可利用电毡加温,而夏天则不需要任何保温设备,只要把饲养缸放在阴凉通风之地方角落。
喂食
角蛙是守株待兔之猎食者,可供应的食物包括所有会动的昆虫、蚯蚓、金鱼、乳鼠及蛙类等,基本上它们甚么都会吃。在养久了,甚至连肉类也会吃。喂食时用钳子夹着,并摆动 饵料诱食,或轻轻摩擦角蛙之口边,刺激食欲。至于多久喂饲一次,以一只不足3cm的角蛙而言,约2-3天喂饲一只蟋蟀或小金鱼。若喂饲过量,它们会出现反吐,甚至因而死亡。最好的投喂时间,就是清早和傍晚时间,当然下午也会进食,只是比较迟钝些许吧。到角蛙较大时,可投喂乳鼠,但每次喂饲之间隔时间,则要拉长,差不多7-10天一次。若经常喂饲,会长大得很快,但只会长脂肪,而不长肌肉和骨骼。在原栖地角蛙的主要食物就是同类的幼体,所以不适合与其它蛙类或大小差异太大的同类混养。
日常照料
要把角蛙养得好,紧记不要被太阳光或其它强力紫外线直接照射到,若要照明的话,可以使用水族箱用的
荧光灯管,或一般白光管。饲养缸中的水及水苔最好每天更换,尤其是看到有排泄物时,更要尽快清理,因为排泄物中的化学成分会伤害角蛙(及其它两栖类)的健康。南美角蛙在吃饱后,会把身体藏在底材中,只露出头部。每天向饲养缸中喷洒清水,以维持缸中湿气,令角蛙皮肤避免干燥。 饲主最好尽量避免,以手直接触摸角蛙(及其它两栖类),更换底材时以网或铲把角蛙从后捞起,移至水盘清洁,接触过角蛙及其它两栖类后,必须要彻底洗净双手。
繁殖
国内几乎没有角蛙繁殖,因为很难找到一对,大部份出售个体都是
雌性,几乎没有雄性个体,所以极少听到有人繁殖成功的消息。可能在输出国就做了
性别控制。基本上,雄性体型较小,最大约10CM;雌性较大,约15CM左右。而且雄性在繁殖季节会发出求偶的鸣叫。尽管角蛙饲养容易,体格又壮硕,但是
繁殖却并不容易。必须经历1-2个月的干燥低温期才能诱发交配。可以将它们放在铺满潮湿水苔的小缸中再放在阴凉处所,温度控制在20-21度,让水苔自然干掉即可。但缸中还是需要置放小水盆, 以备不时之需。 交配后的雌蛙会将卵附着于水生植物旁,约2-3天就会孵化成
蝌蚪。由于
蝌蚪也有同类弱肉强食的习性,所以水中必须放入较多水生植物供躲藏,或是将蝌蚪各自隔离饲养。蝌蚪的成长迅速,只要一个月左右就可以转化为角蛙。幼蛙也是以隔离饲养比较安全。只要达到幼蛙阶段,死亡率就会大幅降低。除了不小心吃到哽死或撑死,倒也没什么致命的病症会威胁到它们的生存。角蛙是饲养蛙类中最适合的入门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