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墩文化,载体为
青墩遗址,发现于1973年,位于江淮之间的江苏
南通海安青墩,是我国
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是
江海平原和江淮东部
原始文化的最重要的代表,文化堆积属于
良渚文化范畴。
文物历史
出土陶器有夹砂褐陶和泥质
灰陶、
黑陶、
红陶四个陶系,流行三足、圈足器,也有平底器。饰纹有瓦楞纹、
弦纹、
篮纹、竹节形纹、锥刺纹、附加堆纹和椭圆形捺窝,圈足上有镂孔和刻印纹;骨角器丰富,有骨链、骨镖、骨凿、骨耜、骨搬指和角锥、角来、角纺轮等,并发现罕见的刻纹鹿角,被认为是
易卦起源的初始符号;玉石器有石斧、石锛、石凿、石铲、石锄和纺轮、装饰玉器等,并出现仿石斧制作的带柄陶斧;有干栏式建筑和偏梗型炭化稻谷遗迹。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渔猎、采集、饲养也占有一定份额。据碳14测定,青墩文化的年代约为公元前4000年至前3500年,特殊地域的文化遗存可能更久一睦。考古发掘证明,青墩先民已经具有极高的文明发展水平。古青墩地区文化存在着不同谱系的文化碰撞的动态过程,受到
良渚文化的沟通辐射,并得到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
辩证唯物论认为,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学艺术(原始诗歌,原始舞蹈,原始神话)是一定社会生活在人类大脑中反映的产物,是在劳动与生产中创造的,这些原始艺术或是劳动生活的美化,或是组织、协调劳动动作的手段,或是征服自然争取丰收的幻想。劳动实践不仅创造出人类灵巧的双手、高度发达的大脑与语言,给人类从事艺术活动提供了物质前提,而且还给最初的文学艺术提供了“范本”。作为原始文学艺术种类之一的神话,以人类生活中起重要作用的劳动工具为“范本”,是极其自然的。石斧到陶斧的演变过程,便是劳动产生艺术的明证。模仿石斧实物的陶斧的构思过程及泥坯塑造与烧制过程,即为艺术的创作过程。因为石斧在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人类原始浑沌的宇宙观中,便将开天辟地与现实生活中无所不能的石斧联系起来,自然现象中的雷电霹雳,使人们很容易幻想出一位巨神挥动巨斧
开天辟地的原始神话。
认为中国
盘古神话传说来源于印度大梵神与西亚“BAN”神者,其立论根据是“梵”与“盘”在古音中音近,“BAN”与“盘”更是同音。值得注意的是,在许多民族的远古神话中,其实都曾有一个发音与“梵”或“BAN”相近的原始创造神。
音韵训诂是考古学重要手段之一,“上穷碧落下黄泉”的学术精神也无可厚非,然而我们应该首先从本民族语言源流中去追踪溯源。遴选古汉语中与“盘”字同音或音近者,可以发现,其中“爿”字颇令人寻味。爿,劈开的成片的木柴,像形字。何以音“BAN”?肖其劈柴声也。劈柴工具者何?斧也。而“古”“斧”音近,或其转音,“盘”“爿”同音,故盘古者,爿斧也,劈柴之斧也。
河南省临汝阁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彩陶瓮,器表彩绘一幅鱼鸟石斧图。此彩陶瓮为一氏族酋长的瓮棺,在其瓮棺上所绘之石斧显然已非一件普通的生产工具或武器,而是表达新石器时代人类的一种较为复杂的思想。据专家研究,鸟是酋长氏族的图腾,鱼是其敌对氏族的图腾,鸟氏族在酋长的带领下,以石斧为武器,打败了鱼氏族。酋长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在其瓮棺上描绘酋长的英勇事迹,石斧乃成为氏族酋长的象征。
山东陵阳河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尊,亦刻有石斧图像。据专家考证,此为“斤”字,即斧字的原始图形文字,也是中国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文字之一。
仰韶文化遗址与
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石斧图像,时代均略晚于青墩遗址中文化层。仰韶文化遗址之彩绘石斧,大汶口文化遗址之刻陶石斧与青墩遗址之仿制石斧的陶斧,分别在绘画、书法、雕塑等艺术领域再现了新石器时期人类最主要的生产工具之一的石斧形象。青墩遗址出土的仿制陶斧因其时代相对更早,艺术创造过程更为复杂,难度更高,在迄今为止中国所发现的三件以石斧为对象的新石器时期原始艺术品中无疑具有更为独特而领先的地位。青墩陶斧出土之中文化层时期,已进入
父系氏族社会,从陶斧小巧精致的形体及柄端之三角形小孔可推测,有可能为氏族酋长随身悬挂佩戴之物,以象征其身份及权威;也完全有可能是氏族主持占卜祭筮的巫师所持之物。青墩遗址出土的祭天之玉璧、祭地之玉琮,以及占卜之鹿角刻划纹与锥点纹,说明巫师在古青墩人生活中有极大的影响与作用,乃至崇高的社会地位。此时,陶斧应是巫师手中所持的神圣的威力无边的法器。盘古神话中盘古所持巨斧形象正是由此而来。
海安青墩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带柄穿孔陶斧由实际劳动工具上升为崇拜图腾,成为人类原始理想神话的最初“范本”,盘古神话传说可以于兹追寻最初的起源。
青墩遗址是
南通地区最重要的
新石器时代遗址。自上世纪70年代发现,至今已有30多年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遗址文化的价值和如何利用越来越给予重视。许多专家学者在不少刊的上发表了阐述论证青墩文化的重要文章,这对我们如何正确认识青墩文化的历史价值和怎样对遗址进行保护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为了更好地丰富南通文化的历史内涵,实现文化兴市的战略,我们应对青墩文化的价值进行广泛深入的探索研究,以便更好地弘扬利用青墩文化,为南通经济的跨越发展提供靓丽坚实的文化支点。
历史价值
青墩遗址试掘与正式发掘后,
南通博物苑与
南京博物院分别写出了相关的考古发掘报告,对遗址的重大历史价值给予了充分肯定。但我们知道,一处遗址的考古价值最引人注目的是其代表的考古学文化;而考古学文化的形成则要有独特的文化要素,这就是遗址文化的先进性、代表性与开放性。青墩遗址的文化价值则集中表现在这些方面。
(一)青墩文化代表江淮东部原始文化的先进水平。
青墩遗址出土的大量遗物,不论是石器、
陶器,还是
玉器、
骨角器,都是
新石器时代远古先民在滨江临海地带创造的最先进的生产或生活用具,其制作技巧,加工精度,审美水平,都令人惊叹不已。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张敏先生曾对青墩遗址给予这样的评价:
青墩遗址的文化内涵实在太丰富了,厚厚的贝壳层,整齐的“干栏式”建筑,排列有序的氏族墓葬,大量的动物遗骸,成团的炭化稻谷,精美的玉石器和骨角器,造型各异的陶器,刻有“原始八卦”的麋鹿角……青墩遗址的文化遗存可以作为距今6000-5000年之间的江淮地区原始文化的代表。
考古专家们对遗址文化价值的评价很高很多,我们无须一一转摘或引述,让我们直接列数青墩文化建树的若干个第一:
1、有柄穿孔陶斧,作为生产工具的模型或替代品是江淮东部原始先民的一大发明,为全国墓葬发掘中仅见。陶斧的出土解决了困扰学术界多年的“石斧如何装柄”的学术难题,因此被人们称作“
中华第一斧”;
2、陶豆圆形柄装饰纹——刻有两方连续的图案,共分5组,每组均为等距,经张敏先生鉴定,系我国第一次发现的原始先民五等分圆的实例,代表我国原始社会“
数学或
几何学研究的最高水平”;
3、刻纹麋鹿角的发现被中国易学研究会忖家张政粮先生认定是易卦起源的初始符号,从而为东方伏羲作八卦、开创易学提供了最有力的证明,因此有人称其为“东方第一卦”;
4、鹿角回旋镖作狩猎工具在亚洲太平洋地区为最早创造和使用,为我国首次发现;
5、长江北岸五六千前的“干栏式”建筑为我国首次发现;
6、炭化稻谷的发现,标明青墩古人早在5000年前就开始种植水稻(且是偏粳型稻),其久远的历史与浙江河姆渡遗址比肩,更难得的是在遗址出土文物中发现了酒器,这说明青墩古人那时就开始酿制米酒……
像这样的重要发现还可以例举若干,比如古朴精巧的石器、璀璨的玉器,以及青墩古人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使用数学知识等,限于篇幅,就不一一介绍了。当年参加青墩遗址发掘的专家曾写下这样的考古笔录:
青墩遗址出土的文化遗物,无论是陶器、石器,还是玉器、骨角器,器形都是那样的先进,工艺都是那样的发达;同样,出土的大量动物骨骼、动物标本也表明江淮东疗地区的原始先民有着发达的渔猎、采集、饲养和稻作农业经济……
只要我们认真研讨一下《江苏海安青墩遗址发掘报告》,我们就会随处可见令人不得不赞叹的青墩文化建树的许多第一。
(二)青墩文化是江淮东部原始文化最鲜明的代表。
或许有人认为,青墩遗址在南通地区首屈一指,如果放到更大地域范围内则不怎么样,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我们知道,运河以东、江淮之间的这片广大地域,到目前为止发现的有代表性的新石器遗址只有三处:一是1951年发现的淮安
青莲岗文化遗址,二是1973年发现的
海安青墩遗址,三是1993年发现的
高邮龙虬庄遗址。其中
青莲岗文化遗址地处江淮东部北缘的淮河岸边,考古工作仅限于几天的考古调查及采集到的零星石器与陶器,且遗址纵横面积很小,文化层只有一层,属于一种过渡性遗址。龙虬庄遗址则紧靠
运河岸边,为江淮东部地区的西缘,遗址面积不小,出土
文物较多,文化层堆积深厚,但其遗址文化面貌更接近于淮河上游的
贾湖文化。而
青墩遗址地处江淮东部腹部,遗址面积20000多平方米,仅正式发掘的490平方米即出土文物1000余件,文化层堆积多达6层,是典型的江淮东部地区的原始文化遗址。正是青墩遗址的成功发掘,一下奠定了江淮东部存在始文化的基础,从而把江淮东部地区的文明史向前推进了3000年!因此有专家学者称青墩遗址的发现在江淮东部考古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很显然,蕴含江风海韵地域特色的青墩文化是
江海大地和江淮东部原始文化的最重要的代表。
(三)青墩文化的形成发展具有良好的开放性。
青墩古人创造璀璨的青墩文化,除了自身不畏艰险勤劳勇敢,以及滨江临海地理位置的熏陶,还缘于他们不囿于海湾地带的偏僻,善于和
江南太湖地区、宁镇地区,以及更广阔地域的远古先民进行多元的交流。
1、青墩陶文化在与外界的相互交融中发挥过重要作用。据考古专家们鉴定,青墩遗址出土的文物,特别是陶器,既有江淮地区的文化因素,又有长江以南太湖、宁镇地区的文化因素。专家们认为,在遗址的下、中文化层的出土物中,有许多陶器与宁镇地区的相一致;另一方面,青墩遗址出土的一些石器又跟宁镇地区的石器相仿佛。这说明,远古“宁镇地区向江淮东部地区输入石器,而江淮东部地区则向宁镇地区输入某些特殊的陶器,两者之间是相互交流”的。毫无疑问,正是这种“相互交流”,有力推进了青墩古人的生产生活水平,进而丰富发展了遗址文化的内涵。
2、青墩玉文化在模仿借鉴与创新中改进提高。如果说陶器、石器的交流仅反映了青墩古人与外界交往的一个侧面,那么输入玉料、开琢玉风,则使青墩文化注入了无限的活力。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考古专家
殷志强先生曾撰文仔细研究青墩遗址出土的玉器,他认为青墩遗址出土的玉器大多是青墩古人自己琢磨而成,且琢玉技术高超。他说:“我们之所以认为青墩玉器是青墩先民在外界获得玉料后,自己琢制玉器,而不是由于文化交流由别处引入的,是因为在青墩玉器上,我们见到了长江以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玉器造型,而其琢玉工艺虽有其他地区的印记,但有明显的模仿痕迹,显示出青墩文化的琢玉成形方式及琢制技法。这从青墩出土的琮、壁玉器上得到明显的体现。”他还特别指出,青墩古人的琢玉技术不是停留在简单的借鉴、模仿学习阶段,而是在模仿中提高,在提高中创新,并形成自己的琢玉风格。他认为这“足以说明青墩文化吸收
外来文化的能力,以及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同时,给
本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创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新文化,显示出青墩文化强有力的包融性及创造性。
3、青墩稻作文化参与了江淮东部原始文化的大迁徙。青墩遗址发现的
炭化稻谷不仅证实青墩古人早在5000年前即开始种植水稻,而且客观上印证了中日学者达成共识的日本
弥生文化来自中国东部沿海的猜想。考古专家们曾详细论证江淮东部稻作文化在全新世海侵后北上东迁朝鲜半岛,并东渡日本进而在日本九州北部形成以水稻种植和陶器制作为标志的弥生文化。我们知道,远古青墩经比高邮龙虬庄更接近大海,青墩古人应该比龙虬庄古人更熟悉大海的脾性,更依恋大海的丰饶,因此有学者认为,在全新世海侵后青墩古人与龙虬庄古人一起“同创共播江淮文明”,把先进的稻作文化和制陶技艺带到朝鲜半岛,并辗转东传日本。这在远古时代实在是一件了不起的壮举。
4、青墩文化折射着中华文明的诸多文明因子。专家学者们考证,盘古开天辟地,
伏羲创八卦,伏羲引导先民渔猎种植,这些
中国上古神话传说都可以在青墩遗址的出土遗物上得到印证。这说明,被考古学家称作
淮夷的青墩古人在创造璀璨青墩文化的过程中兼容并蓄了中原华夏文明的许多要素。因此,有学者认为,青墩出土陶斧和麋鹿角刻纹至今的惟一性,说明青墩文化在中华远古文明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正是青墩文化的这些耀人眼目的亮点,在把江海大地的文明史向前推进3000多年的同时,更让我们掂到了这份文化遗产价值的沉甸甸的份量。
保护与利用
青墩文化在江淮东部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人们理应大力弘扬青墩文化,在遗址的保护利用上有所举措。可惜由于历史的原因,遗址发现、发掘之后,对遗址的历史价值及其代表的文化,人们一度缺乏足够的认识。近几年来,许多有识之士和专家学者出于对青墩文化的挚爱和仰慕进行了多侧面的探索与研究,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与此同时,对遗址的保护利用也逐渐提上议事日程。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为,南通远古的根在海安,江海文明的源头在青墩,南通文化的亮点追溯源是青墩文化。因此要构建文化南通的崭新形象,实现跨越发民展,就必须大力弘扬青墩文化,进而牢固确立“
近代第一城”的深厚文化根基。
(一)青墩文化是南通人最可宝贵的文化财富。
长期以来,南通的成陆史屡有薄论。中国考古界在青墩遗址发现以前,一直认为长江以北、运河以东的广大地域成陆较晚,没有新石器时代遗址。正是青墩遗址石破天惊的发现,震惊了考古界,从而改写了南通乃至
江海平原的历史。考古专家们曾这样描述:
很多年来,对江淮东部地区的原始文化面貌始终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直到青墩遗址发掘之后,人们才第一次目睹了令人惊讶的江淮东部地区原始文化的丰采,也第一次认识了江淮东部的原始文化。
这是当年参与遗址发掘的专家对青墩遗址在江淮东部地区原始文化地位的肯定。很显然,在南通,在江海平原,青墩遗址是“苏中第一墩”的影响力。在这里,我们不妨仔细推敲一下近代南通发展的几项长处,而这些长处的背后,或多或少都有远古青墩文化的影子。比如南通的纺织,近代是第一,号称“纺织第一城”丝毫不过誉。可青墩遗址发现的陶
纺轮告诉我们,青墩古人早在5000多年前就开始纺线织布了,应该说,这是南通纺织久远历史孕育的结果。南通的教育,张謇功不可没。第一所师范,第一所职业学校都在南通诞生;还有近现代这里连续孕育出许多数学家、书画家和其他文化名人,这非常令人鼓舞。可我们应该想到,远古青墩人能创造性地用比例知识仿石斧制陶斧,并在没有任何计量器具的条件下实现五等分圆的奇思妙想,作为创造原始社会“数学或几何学最高水平”的青墩古人,他们的后辈子孙理应比他们更聪明。再看南通的建筑业,“铁军”的丰采,铁军的足迹遍布华夏,更有不远万里步出国门的。于是我们感到格外自豪,因为我们的祖先在洪荒时期就创造发明了“干栏式”建筑,直到今天,云南傣族的兄弟姐妹还住着类似的房子……因此我们有理由说,要张扬南通文化,要创建历史文化名城,不仅要打“
张謇牌”、“
狼山牌”、“
濠河牌”,还应该亮出“青墩文化牌”。
(二)、青墩遗址、青墩文化具有良好的保护利用价值。
青墩遗址发掘以后,得到了良好的保护。市人民政府首先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去年省人民政府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令人欣喜的是,拥有20000平方米遗址面积的青墩遗址,至今仅正式发掘了490平方米,占遗址总面积的1/40还不到,可谓冰山一角。随着国家加强保护大型遗址政策的出台,青墩遗址的历史价值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去年召开的“青墩遗址保护利用研讨会”上,就有专家学者提出申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和列入“国家大型遗址保护名录”的构想。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青墩文化研究的深入,随着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特别是青墩遗址掩藏的尚未发掘的众多遗址面积,一定会在江淮东部成为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对青墩文化的研究在许多领域仅是破了个题,比如青墩麋鹿角刻纹与
易学发展的研究,青墩文化与
江南良渚文化的研究,青墩稻作文化与日本弥生文化的研究,青墩文化在江淮东部地区原始文化中的地位,青墩文化对南通文化的滋润与影响等等,这些领域都需要有更多的专家学者去作广泛深入的探索。可以预期,青墩遗址的再掘与研究,必将使青墩文化成为未来南通文化的最闪光最璀璨的亮点。
弘扬文化的构想
青墩遗址的保护开发,青墩文化的弘扬利用,是一项牵动全局需要各方面给予关注的大举措。这里提几点粗浅的构想,供领导和同志们参考。
1、要进一步提升对遗址价值的认识,加强青墩文化对外宣传的力度。青墩遗址的重大价值,考古专家学者们早就指出,可我们的各级领导部门和社会各界却不一定清楚。不少人认为,新石器遗址全国星罗棋布,海安青墩不足为奇。可他们不知道,全国那么多新石器遗址,发现陶斧的只有青墩,发现麋鹿角刻纹的只有青墩,发现鹿角回旋镖和五等分圆实例的也是在青墩,还有令人瞩目的炭化稻——作为遗址,只要具备其中某一项就非常了不起了,可我们的青墩却拥有这么多惟一或第一。可惜这些外界大多不知道,现在世界各地都知道河姆渡有炭化稻,不知道南通青墩遗址也有炭化稻。这说明对遗址的宣传不够,我们的认识不够,南通的报纸、电视,还有南通的高校,都应该给予更多的宣传介绍,并组织力量对青墩文化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
2、要进一步拓展南通旅游观光范围,增强特色文化游的历史厚度。江风海韵,近代中国第一城,博物馆游是构建南通优秀旅游文化城市的重要品牌,能够吸引观光的游客。但我们知道南通毕竟只是中等城市,城区面积和历史古迹终究有限,要想吸引更多的人到南通来旅游,特别是让人来过还要再来,就必须大力拓展旅游空间,编制更广泛的旅游路线。因此海安的青墩遗址,七战七捷纪念馆、平倭冢记碑和如皋的水绘园,应该更入南通大旅游的版图。
南京大学、南京博物馆的专家学者在论及青墩遗址的开发价趔地曾明确指出:青墩遗址对“南通来说是远古时代一个很好的文化遗址,它和中国第一博物馆——
南通博物苑相得益彰。”如果我们能将青墩遗址与南通博物馆游结合起来,那么游客对南通文化的认识就不会局限于“近代”,而支给他们更深厚的历史底蕴的感受,这样南通文化的形象就更丰满、更光彩了。
3、适时组织青墩遗址再发掘,规划筹建青墩遗址博物馆。我们知道,青墩遗址出土的文物大多被南京博物院收藏。海安曾多方呼呈努力兴建青墩遗址博物馆,可由于财力及文物返归故里难度大,一直未能组织实施。随着青墩文化研究的深入,对遗址地位认识的提高,南通构建文化大市的宏伟规划的确立,组织青墩遗址再发掘,呼呈文物返归故里,筹建青墩遗址博物馆,进而更好地发展南通的旅游业,已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目前有关方面已与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达成共识,履行批准手续后,青墩遗址即可组织再发掘。这样兴建的遗址博物馆就可收藏出土文物,并呼吁南京博物馆与民俗、
里下河风光等结合则可以构成一个遗址公园。从而使远古文化、苏中民俗与里下河风光游结合起来,形成“苏中第一墩”的观光点,这样,南通的形象就可以概括为“一山”、“一水”、“一墩”、“一人”。南通旅游的蛋糕就做大了,而旅游特色也更加鲜明。
4、用5000年文明呼应“近代第一城”,让古老的青墩文化辉映江海文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孟凡人先生指出:“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古老与现在是连在一起的;辉煌的古代文明必将孕育璀璨的现代文明。”谁也不能否认,南通的纺织,南通的教育,南通的建筑,南通
近代第一城的地位,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青墩古人创造的远古文明,特别是青墩文化所具备的先进性、代表性和开放性,经过千百代传承,终究使近代南通、近现代江海大地萌发令人瞩目的现代文明。因此我们打造南通文化,用文化支点推动跨越发展的宏伟目标,就应该大力褒扬宣传青墩文化,进而使江海文化大旗更鲜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