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始建于1958年,是青岛科技大学设置最早的院系之一。学院拥有
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和
药物制剂3个本科专业,拥有
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含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工业催化、应用化学、生物化工、制药工程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化学工程与技术
博士后流动站和药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其中,化学工程与技术为山东省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山东省首批重中之重建设学科。
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始建于1958年。198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取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化学工程与技术),2008年获批为
博士后流动站,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和轻化工程与技术),1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3个工程硕士授予点,其中化学工程学科是原化工部“九五”重点、山东省“十五”、“十一五”重点强化建设学科,山东省首批“泰山学者”设岗学科;学院下设
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轻化工程、
药物制剂、生物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6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2824人。拥有生态化工
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生态化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清洁化工省重点实验室和多相流体反应与分离省重点实验室、
山东省天然资源化学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山东省过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山东化工学会化学工程、精细化工和计算机化工应用三个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
学院坚持教学的中心地位,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化工过程实验中心为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山东省品牌专业,2007年评为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化工原理》被评为全国优秀课程、省级重点改革试点课程。获省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和教材奖10余项。学院重视实验室建设和学生实习、实验等环节。实验室总面积达7500余平米,校内实习基地两个,仪器设备总值约2200万元。在齐鲁石化、烟台万华、鲁南制药、兖矿集团、青岛海湾等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稳固的实习基地。所培养学生品德优秀,基础理论扎实,素质高,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
近五年,学院发表论文12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57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承担
国家863计划7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5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2项;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科技成果转让266项,为企业节支增收20亿元/年。
学院下设的科研机构包括山东省天然资源综合利用研究中心、
化学工程研究所、生命科学研究所、药物研究所、化工新技术研究所。
化工学院全体教职员工正团结一致,奋力开拓,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办学层次和办学质量,全力申报化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力争早日实现建成为研究型院系,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进入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办学目标,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复合型人才,为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学院具有一支高层次、梯队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25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教授30人,副教授45人,具有博士学位6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宋湛谦教授为我院双聘教授。誉
学院在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方面取得显著成绩。教育学生发扬“团结自强、艰苦奋斗、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科大精神,恪守“明德、笃学、弘毅、拓新”的校训,坚持强化学生工程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积极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三十八年来学院为国家培养了5000多名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他们已经成为国内化学化工行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为我国特别是山东省的化学化工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学院重视与国内外学术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先后与
美国南加州大学、日本
名古屋工业大学、德国
帕德博恩大学、爱沙尼亚
塔林理工大学、俄罗斯坦波夫大学等建立了合作关系;与
天津大学、
浙江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北京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石油大学等建立了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关系;与胜利油田、
齐鲁石化公司等100多家企业建立了教学科研董事会关系;近几年主办全国和全省性学术会议 各1次;有3位教授先后担任全国性学术组织的理事,有3位教授先后担任省级专业学会的主任委员;多位老师出国进行学术交流和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