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草沙
中国长江河口的冲击沙洲
青草沙,是中国长江河口的一个冲积沙洲,位于长兴岛的西北方,属上海市崇明区管辖,原名固定沙,1986年定为现名。
简介
青草沙,是中国长江河口的一个冲积沙洲,位于长兴岛的西北方,属上海崇明县管辖,原名固定沙,1986年定为现名。青草沙拥有大量优质淡水,2006年9月1日,在中国工程院的倡议下,上海市政府决定将青草沙建设成为上海的水源地。青草沙总面积约70平方公里,位于长江口长兴岛以北,年均径流总量为4896亿立方米,是黄浦江的49倍。青草沙水源地位于长江口江心部位,不受陆域排污的干扰,水体水质属于一类至二类。水量丰富、水质优良,使青草沙成为上海市难得的优良水源地和城市供水的战略储备。
水库概况
10个西湖
青草沙水源地工程将在长江口南支北港江心,通过建设标高8.5米、总长43公里的大堤,圈围60平方公里的水面,形成我国最大的江心水库。这个江心水库究竟有多大?上海青草沙原水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陆晓如形象地说:“应该不会小于10个杭州西湖。”青草沙水库庞大的体积,其本身就具有建设难点,其位于的长江入海口陈吉余曾感慨“研究了一辈子仍未完全摸清楚脾气”。专家认为,在如此复杂的河势下建水库,难度堪比三峡水库
719万立方米
青草沙水库建成后,最大有效库容达5.53亿立方米,设计有效库容为4.35亿立方米。2010年供水规模达719万立方米/天,而黄浦江总的设计供水能力为500万立方米/天。供水范围为杨浦虹口等上海10个行政区全部区域及宝山普陀等5个行政区部分地区,受益人口超过1000万人,其规模占全市原水供应总规模的50%以上。
68天
根据观测,1994年以来,青草沙水域因干旱或咸潮入侵等自然灾害,连续不能取水天数一般一年不超过15天,最多时为38天。水库建成后,正常运行期间,水位一般在3米左右,有效蓄水量不少于3.87亿立方米,按2010年预计达到的供水规模719万立方米/天算,可保证连续50天不取水情况下的正常供水,足以抵御发生在长江口的自然灾害或突发性污染事故。如果按水库最大有效库容5.53亿立方米算,即使每天供水950万立方米,也能确保至少连续68天供应合格淡水。
9米/秒
2009年,青草沙水库实现了龙口合龙。国内多名权威专家经数十次讨论。河海大学模型试验数据表明,当龙口合龙时,在最不利的水文、风力等施工条件下,龙口水流的瞬时流速可达9米/秒,常规的水利工程,在流速3米/秒的水流中施工是较为常规的,三峡水库大坝合龙时的瞬时流速也才7米/秒。
水库历史
无意插柳“青草沙”
1990年那场高温
“干净水源何处寻,长江河口江中求。”86岁的著名河口海岸学家、中科院院士陈吉余记得,1991年,任职华东师范大学水资源研究组的他,最早提出了取水长江河口的论证报告。
促成陈教授这一提议的,是一场高温。1990年7月,上海刚入夏便遭遇连续高温,全市自来水日供水突破470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而且,黄浦江上游来水日趋枯竭,导致中下游污水上涌,自来水水质下降,部分地区居民反映自来水带有臭味。上海不得不求助苏浙两省,从太湖开闸放水,但因下泄流量有限,对各水厂取水口水质的改善并不明显,成为上海水源紧缺的一个警告。
青草沙原水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顾玉亮告诉记者,其时,上海自来水取水口已历经变迁,从最初的苏州河,到黄浦江中下游段,再到黄浦江上游临江段。但随着经济快速发展,黄浦江已不堪重负,每年的“黑臭期”呈增长趋势。同时,上游太湖水质也开始出现富营养化,上海饮用水的源头同样受到被污染的威胁。根据当时的报道,为了保证自来水的质量,水厂不得不采用重氯消毒杀菌,比过去的投放量要多4倍。
干净水源何处寻?顾玉亮介绍,上海中心城区供水系统水源不外乎有三:黄浦江、地下水、长江。地下深井水水质较好,但取水过多将影响城市地表沉降,而且,黄浦江水质为Ⅲ类到V类水,长江为II类水。
1991年,在市科协高级专家顾问委员会召开的“引长江水缓解上海供水的多种构想预可行性评议会”,包括陈吉余在内的数位专家都提出,到长江河口取水,这引起了当时主管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副市长倪天增的注意。会后,在高顾委及各方面有识之士的呼吁下,河口江心筑水库的预可行性研究正式立题。
取水口瞄准江心
引长江水,岸边也可以,为何要跑到江心呢?
当时,宝钢已在长江岸边引水,陈行水库也已获批准,正在建设,但库容只能供应40万吨。如果另觅新址建库,就需要一段江岸和一个较宽的滩地。但从宝山区大陆岸线而言,已无可建的岸线。在浦东江岸,岸线也所剩无几。即使见缝插针建库,很有可能遭遇上游污水排放的问题。
上海边滩几无可用之地。怎么办?专家们提出到江心滩去筑库蓄水。既可取得优质水源,又有大片潮滩和潮汐通道可用。再考虑路程、管线和工程便利,长江三岛中距市区最近的长兴岛进入人们的视线。
两千年前,长江口从镇江、扬州入海,历经变迁,,在长江口外伸过程中,潮涨潮落间,长江从上游挟带来的大量泥沙在河口附近形成沙洲和河坝,长兴岛是其中一个,它在清朝咸丰年间成岛,古称鸭窝沙,周围还有几个小沙岛:中央沙、青草沙、瑞丰沙等。仔细勘察此地地形,青草沙滩面较高,和长兴岛西端伸出沙嘴形成的高滩,遥相对峙。两者之间另有一马蹄形心滩,与青草沙、长兴岛三者围成一半封闭式水域,形势天成,易于施工,是建造水库的理想地点。
“青草沙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记者问当年参与青草沙水源地论证的顾玉亮。“这个名字,大概是当年进行围垦研究的工程人员取的。”顾玉亮告诉记者,,相关部门曾考虑过把青草沙围涂造田,没想到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围涂造田变成了筑坝建水库。
摸清咸潮规律
2005年12月,市水务局组织国内9个相关学科的26位资深专家对青草沙水源地方案进行了评估论证。2006年1月20日,“扩大长江水资源开发,利用青草沙水源地……”被正式列入《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从江心筑水库的设想提出到列入规划,青草沙水域的实测观察和基础性研究,进行了十多年。
“最关键的突破,是我们把这一带水域的咸潮规律摸清楚了。”顾玉亮告诉记者。所谓咸潮,是指海洋的高盐水团随潮汐向上推进,造成上游河道水体变咸。咸潮期间的水自然是不能喝的,因此咸潮持续的天数,以及能否避咸取淡,是决定青草沙能否建水库的关键。而整个长江河口三级分汊,四口入海的格局,又使江水的咸潮来去非常复杂,难以琢磨。
“之前我们研究咸潮,用的都是人工观测法,一条船在江里呆半个月,拿到一批数据,但怎么说明一年、十年甚至更长时期的情况?”顾玉亮说。1994年,上海在青草沙设立了第一座氯化物自动观测站———青草沙咸度站,到2005年,在长江口关键水域共布设了15座观测站。先后积累了上百万个盐度和水文水质原始数据。
研究表明,在咸潮入侵期,青草沙水域处于相对低盐度区,水库取水口选址北港上游,可供水量巨大,这保证了在咸潮来临之前,水库能有充足的时间储够足够的淡水。另外,青草沙以南的长江口中泓主流还是一个天然屏障,能够阻隔上海城市污水向北扩散,这客观上减轻了水库在枯水期或咸潮来临时蓄水的负担。陈吉余院士认为,就算万一出现连续不能取用合格水的天数超过预期,也能以黄浦江淡水解不时之需,两手准备,当无匮乏之虑。
意义
青草沙的开发适逢城市“水危机”:按现有供水规模,到2010年上海将每天缺水470万立方米。而且,上海被列为全国36个水质型缺水城市之一,更是联合国预测21世纪饮用水缺乏的世界六大城市之一。
青草沙由此被寄予厚望:其所处的长江水量充沛,占上海过境水资源总量的98.8%,水质在I类至II类,,每天可供水719万立方米,拥有第三个水源地,一举弥补用水缺口。
原水工程
建设必要性
随着城市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现有的原水取水规模仍远远不能满足上海市的用水需求,据预测, 2020年上海市供水总规模为1418m3/d,原水供应量存在较大缺口。
其中黄浦江约占81%。由于黄浦江上游可供水量有限,且受到上游和沿岸污染的影响,水质相对较差且具有不稳定性,黄浦江上游水源已部分不符合饮用水取水标准;而陈行水库避咸蓄淡水库库容偏小,抗咸能力低下,供水规模已不能满足城市社会经济需要。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本市有关专家提出“关于青草沙作为水库开发的建议”后,经过十几年来的论证和研究。
因此,从改善原水供水水质、提高上海市民的生活质量的需求,尽快扭转上海市合格饮用水水源严重短缺的局面来看,青草沙水源原水工程建设十分必要而迫切。
项目概况
青草沙水源地位于长江口南北港分流口下方,长兴岛北侧和西侧的中央沙、青草沙以及北小泓、东北小泓等水域范围。
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由青草沙水库及取输水泵闸工程、长江过江管工程、输水管线及增压泵站工程三部分组成,供水总规模为719万m/d。
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计划于2006年9月开工建设,2010年4月世博会召开以前投入运行。
(1)青草沙水库及取输水泵闸工程
青草沙水库及取输水泵闸工程主要由青草沙水库、取水泵闸(包括上游泵闸和下游水闸)以及输水泵站等工程组成,水库总面积约67.2km,有效库容5.46亿m,取水泵站规模为170m/s。
(2)长江过江管工程
长江过江管拟建于上海长江隧道下游约80m处,平行于长江隧道,穿越长江南港,至上海陆域五号沟登陆点。浦东侧越江点在五号沟,长兴岛越江点在新开河附近。过江管采用2根φ5500圆形隧道,单根长度约7.77km,输水规模为708万m/d。
(3)输水管线及增压泵站工程
输水管线方案包括岛域输水管线和陆域输水管线两部分。
增压泵站工程包括新建“五号沟泵站、龙东大道泵站和南汇泵站”以及黄浦江上游引水工程设施利用和改造(严桥泵站改造、临江泵站改造、曹行分支点闸门井、长桥提升泵房改造等)等部分。
地图信息
参考资料
青草沙.百度地图.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0 22:11
目录
概述
简介
水库概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