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区
上海市下辖区
崇明区,上海市辖区,位于上海市东北部,由崇明、长兴、横沙三岛组成,三岛陆域总面积1413平方千米,西接长江,东濒东海,南与浦东新区、宝山区及江苏省太仓市隔水相望,北与江苏省海门市、启东市一衣带水。截至2023年,辖16个镇、2个乡。区人民政府驻人民路68号。截至2022年末,崇明区共有户籍人口66.9万人。
历史沿革
帝制时期
唐高祖武德初年(618~626年),今江苏省南通市南面江中,出现东西相对两个沙洲,距离约70里,时人以方位辨识之,东者称为东沙,西者称为西沙。此东、西两沙,即崇明岛之前身、初始。
武周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随着时间推移,东、西两沙面积渐大,地形渐高,陆续有人登陆其上居住,打渔晒盐、耕稼力田。
杨吴天祚三年(937年),在顾俊沙(西沙)设立崇明镇,属静海都镇遏使(今南通),崇明沙洲始有建置,镇署长官称镇使或镇将,管理民政、治安。
杨吴末,李昪代吴建齐,后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继续管辖崇明镇。李璟继位后,崇明镇辖于静海制置院(今南通)。
后周显德五年(958年),周军占南唐江北地,置静海军,旋改通州(今南通),辖静海县、海门县,废崇明镇建置。
北宋,恢复崇明镇建置,仍归通州海门县辖。
南宋,韩侂胄、张循王、刘婕妤各有庄园设在姚刘沙,以取渔盐之利。嘉定十五年(1222年),于三沙原韩侂胄废庄设“场”,因附近有天赐港,故称“天赐盐场”,级别同县,径隶通州,由淮东制置司领之。天赐盐场抽征盐税,专事掌管崇明盐课事务,包括盐丁、盐户、盐灶、制盐、销售、税收。场治三沙设官署即盐课提举司,配备主官即盐课提举。
元初,崇明镇隶两淮都转运使。至元十四年(1277年),因天赐盐场旧址建崇明州,隶属于扬州路。并于西沙设巡检司,仅存的道安村改为道安乡。
明洪武二年(1369年),以地坍户减,改崇明州为崇明县,治所姚刘沙,仍隶扬州路,为通州辖管,属南直隶(南京)。洪武八年(1375年),改隶苏州府。弘治十年(1497年),崇明县兼隶于太仓州
明武宗正德年间(1506~1521年),崇明县辖行政区设置始可考证,全县境内设4个乡,下辖6个区、110个里。
清初废南京,以南京原辖区域改设江南省,崇明县属之。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分江浙洋汛。江浙两省各派员勘定洋界,在小洋山岛立江浙分界碑。“以羊山、马迹山(泗礁山)为界。马迹山脚以南之洋岛属浙江,大羊山脚以北之洋岛属江南。”嵊泗大部分划归江南省,隶于太仓州崇明县。
雍正二年(1724年),崇明县专隶于太仓州,县治因原姚刘沙城池坍没故迁至长沙(今城桥镇),县衙设于原沈邦基宅(今崇明区政府办公处),全县仍设4个乡,下辖6个区、110个里。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割通州19沙、崇明11沙和新涨的天南等41沙设海门直隶厅
光绪初年,崇明县与宝山县争崇宝沙,被判中分为界,县东南地境缩小。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崇明县设崇海司巡检署于九龙镇(后更名为久隆镇)。宣统三年(1911年)11月6日,崇明光复,建立“崇明县军政府”,隶属江苏省军政府,下设总务课、警务课、学务课、实业课、主计课、盐务课,以及审判、典狱等各官,以佐行政,以理司法。
民国时期
中华民国时期,崇明县先后隶属于江苏南通、松江。
民国元年(1912年),嵊泗列岛隶属江苏省崇明县。民国二年(1913年)3月,崇明县军政府改组为“崇明县公署”,首席长官为县知事,县公署各课长随之改称科长。民国三年(1914年)6月,按北洋政府行政区划制度,崇明县归江苏省沪海道管辖,下设第一(民政)科、第二(财政)科、第三(教育)科。民国七年(1918年),嵊泗列岛由江苏省水上第一警察厅负责治安和防务,行政仍属崇明县。民国九年(1920年),崇明县在外沙(清代长江口北岸的惠安沙、杨家沙、永丰沙等13个沙洲陆续形成并连成一片,因临近崇明,大多为崇明人开垦,称为崇明外沙,又称北沙,同时称崇明岛为内沙)惠隆镇(今汇龙镇)设行政公署。
民国十六年(1927年)4月,按南京国民政府行政区划制度,沪海道废,崇明县直属江苏省管理,县政府下设第一、第二、第三科,及建设、教育、财政、警务等局。民国十七年(1928年)3月,外沙正式析置启东县。民国十八年(1929年),崇明县全县设7个区,下辖21个镇、119个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3月,按江苏省行政专员督察区制度,崇明县属江苏省行政第七区专员公署(南通)管辖。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崇明县改隶于江苏省第四区(南通),按地处、政事、辖境、富力等情况,定为三等县,全县设5个区,下辖10个镇、86个乡,其中嵊泗列岛设区,为崇明县第五区。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3月18日,崇明县被日军侵占,县政府流亡海门县倪家镇。4月1日,日寇扶植的“崇明县自治委员会”成立,下置秘书处及总务、财政、工商、教化、民生、司法等部,不久以经费不继改为5个局,全县设4个分区,下辖3个镇、68个乡。10月16日,伪上海特别市政府成立。12月1日,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行政院颁布《上海特别市管辖区域暂行办法》的训令,将江苏省所辖川沙、南汇、奉贤、宝山、嘉定、崇明等县划归上海特别市,并改县为区。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6月,崇明县自治会改组为“崇明特别区”,隶属上海特别市,下置秘书处,民政、财政、教育、建设4个科,以及保甲股、宣传股、田赋处、社运指导室。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28日,抗日战争已告胜利,侵崇日军撤往上海投降。崇明沦陷时流亡至海门之县政府南渡崇明接收,进驻城桥镇,宣布自9月起恢复沦陷前崇明县建制,隶属江苏省,县政府置一、二、三、四科,及秘书室、会计室、人事室、警察局、电信局、公款产管理处,全县设5个区、2个镇区,下辖4个镇、89个乡。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2月4日,经国民政府批准,江苏省政府将崇明划还沦陷前的第四行政督察区,重新隶属江苏省第四区(南通)。11月23日,江苏省政府委员会决定将崇明县划归第三区管辖。12月9日起,崇明县改隶江苏省第三区(松江)。同年,嵊泗列岛由崇明县管辖区改为江苏省直辖区。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新河乡海桥港登陆崇明,分兵两路向堡镇和县城挺进。6月1日,堡镇解放。同日,县城国民党守军在强大政治军事压力下被迫无条件投降。6月2日,解放军接管县城,崇明解放,成立崇明县政府,隶属江苏省南通专区,全县设4个区、2个镇,下辖21个乡。
新中国成立后
1950年7月31日,崇明县政府改称“崇明县人民政府”,全县设8个区、2个县属镇,下辖3个镇、67个乡。
1955年12月6日,崇明县人民政府改称“崇明县人民委员会”,全县设11个区,下辖3个镇、107个乡。
1958年11月21日,国务院批准江苏省苏州专区的川沙、青浦、南汇、松江、奉贤、金山6个县和南通专区的崇明县划归上海市管辖。12月1日,崇明县改隶上海市,全县设2个镇、10个人民公社。
1968年2月25日,经上海市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崇明县革命委员会”,简称“县革会”,作为文化大革命时期党政合一的权力机构。
1981年6月25日,“崇明县革命委员会”复称“崇明县人民政府”,全县设2个镇、26个人民公社,以及8个市属国营农场和2个军垦农场。
2005年5月18日,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报请国务院批准,原属上海市宝山区的长兴、横沙两个乡行政区域,整体建置划入崇明县。
2009年11月18日,长兴撤乡建镇,仍属崇明县管辖。
2016年3月26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召开市委书记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崇明撤县设区工作,之后向国务院正式上报请示件。6月,国务院批复同意。7月22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在崇明召开“崇明撤县设区”工作大会,宣布崇明县撤县设区,崇明区隶属上海市。
2017年1月10日,崇明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区长、副区长,崇明区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参考资料:
行政区划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拨十二沙(山前、永兴、扁担、大年、小年、万盛、龙珠、三角、丁家、藤盘、杨椿、汤家)隶通州。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割十一沙(半洋、富明太平、乌桂、复兴、大洪、戏台、永年、大安、小安、日盛)属海门厅。光绪初年,与宝山县争崇宝沙,被判中分为界。
1928年3月,崇明外沙(又称北沙)划出,设置启东县。
2005年5月,原属上海市宝山区的长兴、横沙两个乡划入崇明县。
2009年11月,长兴撤乡建镇。
截至2021年10月,崇明区下辖16个镇、2个乡:城桥镇堡镇新河镇庙镇竖新镇向化镇三星镇港沿镇中兴镇陈家镇绿华镇港西镇建设镇新海镇东平镇长兴镇新村乡横沙乡。另辖:前卫农场、东平林场、上实现代农业园区,区人民政府驻城桥镇人民路68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崇明区,介于东经121°09′30″至121°54′00″,北纬31°27′00″至31°51′15″之间,西接长江,东濒东海,南与浦东新区宝山区及江苏省太仓市隔江相望,北与江苏省海门市启东市一衣带水,总面积141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崇明岛,地处长江入海口,面积1267平方千米,东西长80千米,南北宽13~18千米,是世界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三面环江,一面临海。岛上地势平坦,无山岗丘陵,西北部和中部稍高,西南部和东部略低,90%以上的土地标高(以吴凇标高0米为参照)在3.21米至4.20米之间。
长兴岛,位于吴淞口外长江口南支水道,东邻横沙岛,北伴崇明岛。岛呈带状,东西长26.8千米,南北宽2~4千米。面积88平方千米,其中滩涂面积8.5平方千米,可耕地面积26.2平方千米(不包括前卫农场)。南沿有深水岸线近20千米,一般水深-12米至-16米,最深处-22米,可停靠30万吨级轮船。
横沙岛,位于长江口南支东端,三面临江,一面临海。西靠长兴岛,北与崇明岛遥相呼应,南与浦东新区隔江相望。岛呈海螺形,南北长12千米左右,东西宽8千米左右。平均海拔2.8米。总面积56平方千米,其中可耕地面积26.8平方千米。尚有滩涂资源0米以上13333.33公顷、-5米以上44666.67公顷。周边岸线30余千米,其中南端约有2千米深水岸线,水深-12米左右。
土壤
崇明区土壤有水稻土、潮土和盐土3个土类,以及8个土属、35个土种。土壤耕作层厚度一般在3至5寸。3个土类呈东西伸展、南北排列的条带状分布。水稻土主要分布在海桥、三星、合作、庙镇、江口、港西、城桥等乡及鳌山、新河、竖河、堡镇、五滧、向化、汲浜、陈家镇等乡沿南横引河一线以南地区,占全区集体耕地的49.87%;潮土主要分布在绿华、港东、建设、新民、大新、港沿、合兴、裕安等乡及鳌山、竖河、堡镇、五滧、向化、汲浜、陈家镇等乡沿南横引河一线以北,占全区集体耕地的39.99%;盐土主要分布在西北至东北部沿江沿海一带,占全区集体耕地的10.14%。
气候
崇明区,地处北亚热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15.2℃。
水文
崇明区地处长江入海口,崇明、长兴、横沙三岛均受沿海潮汐影响,属平原感潮河网地区,周围潮汐属非正规浅海半日潮型,流向基本为往复流。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崇明区除芦苇、关草、丝草等外,遍及全区的各种草类主要有:马齿苋(别名五行草、长寿菜,俗称专诸草)、益母草(别名对月草、白花益母草)、苍耳草(别名卷耳、苓耳、常思菜、痴头婆、狗耳朵草)、佩兰(俗名兰草、大泽兰、孩儿菊、千金草、省头草)、泽漆草(俗名猫儿眼睛草、乳浆草、倒毒伞、一把伞、龙虎草、铁骨伞)、旋复草(俗称蟛蜞头花、金钱花、野油花、滴滴金、金钱菊、满天星)、扁血草(别名扁竹、粉节草、通生草、桌面草、路边草、七星草)、蒲公英(俗名鬼公英、黄花郎、婆婆丁、黄花早)、墨旱莲(别名金陵草、莲子草、墨斗草、墨菜、猪牙草、白花草、水旱莲)、瓜娄(别名娄皮、娄仁、木瓜皮、木瓜子)、老虎脚爪草、土牛膝、紫浮萍、江剪刀草(俗名野油菜、蟛蜞菜)、杞子根(又名枸杞)、凤茄(别名山茄子、凤茄子)、龙葵草(俗称五宅茄、乌疔草、七粒扣)、灯笼草(俗名酸浆草、天泡草、天灯笼)、金银花、萝摩(俗名天将克、奶浆草、婆婆针线花)、牵牛子(俗名黑丑、白丑、狗耳草)、没娘藤(俗名金丝草;大叶金钱草)、天仙藤、车前草、竹叶丝草、茅根、望江南(俗名羊角豆、大吴风草)、鸡尿藤(俗名臭屁藤)、蚂蚁草、酢浆草、凤尾草、葎草、瓦松(俗名瓦道花)、香附(俗名莎草、回头草)、水蜈蚣(俗名水香草)、蒲包根(俗名水蜡烛)、乌蔹莓(俗称野葡萄藤)、地肤子草(俗名扫帚草)、金丝荷叶草、枸骨(俗名猫儿刺)、铁扁担、臭梧桐、马鞭草、地丁草、小青草、苦楝、水浮莲、九龙根、大蓟草、小蓟草、马兰、牛头令、合子草、红泽兰、青蒿、虎仗草、挂金灯、葶苈子、紫苏子、水花生、绿萍、苣荬、黄瓜草、苦菜、野刺苋、反枝苋、野大豆、田青、金花菜、藜、小藜、灰绿藜、拉拉藤、翅碱蓬、繁缕、大马蓼、水蓼、婆婆纳、碎米荠、泥胡菜、天明精、血见愁、水竹叶、大蓬蒿、鼠曲草、大丁草、狗尾草、金色狗尾草、马唐、稗、牛筋草、白羊草、看麦娘、雀稗、狗牙根、结缕草、沼莎草、菰聚合草、小根蒜、金盏花、一年蓬、千金子、猪秧秧、地锦、刺果毛茛、鸭舌草等。
动物资源
崇明区兽类主要有黄鼠狼(俗称黄狼),早年有刺猬,现濒绝迹。虫类有蛇、壁虎、蜈蚣、大蟾蜍(俗称癞蛤蟆)、青蛙、蚯蚓、蜗牛等。还有农作物害虫的天敌147种。
崇明区鸟类品种繁多,东部地区是候鸟迁徒途中的栖息之地,常有丹顶鹤等珍稀鸟类歇足。侯鸟有132种,分别是:黑颈鸊鷉、绿鹭、中白鹭、夜鹭、黄斑苇、大麻、黑脸琵鹭、鸿雁、豆雁、白额雁、小天鹅、赤麻鸭、翘鼻麻鸭、针尾鸭、绿翅鸭、花脸鸭、罗纹鸭、赤颈鸭、赤膀鸭;白眉鸭、青头潜鸭、凤头潜鸭、绿头鸭、长尾鸭、斑头秋沙鸭、普通秋沙鸭、松雀鹰、燕隼、鹌鹑、灰鹤、红胸田鸡、黑水鸡、彩鹬、凤头麦鸡;灰斑鸻、金(斑)鸻、蒙古沙鸻、铁嘴沙鸻、中杓鹬、白腰杓鹬、红腰杓鹬、黑尾睦鹬、斑尾睦鹬、鹤鹬、红脚鹬、泽鹬、青脚鹬、白腰草鹬、林鹬、小青脚鹬、矶鹬、灰鹬、翘嘴鹬、翻石鹬、孤沙锥、大沙锥、扇尾沙锥、豆鹬、红腹滨鹬、细嘴滨鹬、红胸滨鹬、长趾滨鹬、乌脚滨鹬、尖尾滨鹬、黑腹滨鹬、弯嘴滨鹬、三趾鹬、勺嘴鹬、阔嘴鹬、反嘴鹬、红颈瓣蹼鹬、灰瓣蹼鹬、普通燕鸻、海鸥、银鸥、白额燕鸥、棕复杜鹃、大杜鹃、小杜鹃、长耳鸮、普通夜鹰、赤翡翠、三宝鸟、灰沙燕、家燕、金腰燕、毛脚燕、山鹡鸰、白鹡鸰、黄鹡鸰、田鹨、树鹨、北鹨、水鹨、灰山椒鸟、虎纹伯劳、红尾伯劳、黑枕黄鹂、秃鼻乌鸦、寒鸦、红尾歌鸲、红点颏、红胁蓝尾鸲、北红尾鸲、白眉地鸫、虎斑地鸫、灰背鸫、乌灰鸫、白腹鸫、斑鸫、鳞头树莺、北蝗莺、大苇莺、黑眉苇莺、黄眉柳莺,极北柳莺、冕柳莺、白眉(姬)鹟、黄眉(姬)鹟、鸲(姬)鹟、乌鹟、北灰鹟、白腹蓝(姬)鹟、燕雀、黄雀、黑尾蜡嘴雀、锡嘴雀、黄胸鹀、黄喉鹀、灰头鹀、赤胸鹀、小鹀、
崇明区鸟类还有小鸊鷉、灰雁、小苇、斑嘴鸭、环颈雉(雉鸡)、红脚苦恶鸟、白胸苦恶鸟、骨顶鸡(白骨顶)、剑鸻、金眶鸻、环颈鸻、小杓鹬、半蹼鹬、黑嘴鸥、红嘴鸥、白翅浮鸥、山斑鸠、珠颈斑鸠、火斑鸠、普通翠鸟、蓝翡翠、云雀、山鹨、栗耳短脚鹎、北椋鸟、灰椋鸟、喜鹃、小嘴乌鸦、鹪鹩、蓝点颏、金眶鹟莺;棕头鸦雀、震旦鸦雀、麻雀、白腰文鸟、金翅雀、白头鹀等类。
人口
崇明区以汉族为主,另有蒙古族、回族、满族、壮族、白族、彝族、朝鲜族、维吾尔族、布依族、哈尼族、土家族、藏族等少数民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崇明区常住人口637921人。
截至2021年末,崇明区共有户籍人口67.29万人,比上年减少0.29万人。户籍人口出生2018人,出生率2.99%;死亡7271人,死亡率10.78%;人口自然增长率-7.79%。
截至2022年末,崇明区共有户籍人口66.9万人,与上年相比减少0.38万人。全年户籍人口出生1855人,出生率2.8‰;死亡7722人,死亡率11.5‰;人口自然生长率为-8.7‰。
经济
综述
2022年,崇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4.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降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25亿元,增长4.7%,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8.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96.15亿元,下降11.8%;第三产业增加值283.76亿元,下降2.1%。
人民生活
2022年,崇明区全体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237元,比上年增长4.9%。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225元,增长6.2%。
固定资产投资
2022年,崇明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79.8亿元,比上年下降22.8%。从资金来源看,财政性投资方面,全年完成投资53.2亿元,比上年下降45.2%,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9.6%;社会性投资方面,全年完成126.6亿元,比上年下降6.8%,部分项目遭遇供应链瓶颈、物流运输不畅、生产经营受阻等阶段性问题。从投资构成看,建设项目投资全年完成89.6亿元,下降31.4%;房地产开发投资在前三季度对投资总额支撑作用明显,第四季度有所下滑,全年完成90.2亿元,下降11.9%,金悦逸庭、泊岸华庭、怡雅园、右岸雅苑等项目建设完成。从区域分布看,城桥、长兴、陈家镇三大重点地区全年共完成投资134.2亿元,占全区投资总额的74.7%。
财政
2022年,崇明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548.6亿元,比上年增长37.2%。其中,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1.9亿元,比上年下降16.6%。全区实现税收收入381.5亿元,比上年下降16.8%,其中,增值税184.4亿元,比上年下降23.9%,占税收总量的48.3%。第一、二、三产业实现税收比重分别为-0.03%、28.89%和71.14%。
2022年,崇明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511.6亿元,比上年增长34.2%。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交通运输支出、教育支出、卫生健康支出占据前四位。继续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综合施策,加大各类资金统筹调剂力度,加强支出管理,确保财政收支平衡。
第一产业
2022年,崇明区实现农业总产值56.5亿元,比上年增长8.9%。其中,种植业产值30.4亿元,增长5.2%;林业产值0.6亿元,下降50.1%;畜牧业产值10.5亿元,增长38.9%;渔业产值12亿元,增长5.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9亿元,增长6.7%。
2022年,崇明区完成15.7万吨年度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绿色优质农产品认证率90%以上,绿色优质认证面积36.05万亩,有25家45个产品新取得绿色认证、6家8个产品新取得有机认证、57家100个产品的绿色食品认证得到续展。开展256家绿色认证企业证后监管和检查。加大农药经营企业、门店监管力度,全年共检查门店170家次,农药实名制销售率达95%。应用蔬菜绿色防控2.6万亩,水肥一体化5280亩,实施土壤保育3800亩,全面推广水产绿色养殖方式。完成17.87万亩农产品绿色生产基地创建,其中水稻面积16.4万亩,水产养殖面积1.47万亩。
第二产业
2022年,崇明区完成工业总产值479.5亿元,比上年下降6.4%,其中,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59.7亿元,比上年下降5.9%。海洋装备产业完成总产值347.7亿元,比上年下降0.1%,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72.5%。全区六大主导行业呈“二增四减”,实现产值392.5亿元,比上年下降4.1%。全区实现工业销售产值480.6亿元,工业产销率为100.2%;实现出口交货值35.8亿元,同比下降39.2%;工业战略新兴产业完成产值213.2亿元,可比下降2.5%。
第三产业
2022年,崇明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4.9亿元,比上年下降6%。
2022年,崇明区各乡镇、园区引进各类企业2.2万户,比上年下降57.2%;实现招商税收349.2亿元,比上年下降21.3%,占全区税收总额的91.5%。
2022年,崇明区累计进出口额145.1亿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出口额42亿元,下降17.1%,进口额103.1亿元,增长22.2%。全年新批准三资企业227家,比上年减少141家;三资企业累计投资29581万美元,下降62.7%;累计注册资本29570万美元,下降68.2;累计合同外资16931万美元,下降72.8%;实到外资17811万美元,增长15.5%。
2022年,崇明区共接待游客1240.6万人次,比上年下降34.7%,实现旅游营业收入32.7亿元,比上年下降35.4%。
政治
交通运输
2021年,崇明区轨交崇明线一期工程(浦东到长兴段)进入施工阶段,长兴岛站已取得绿卡批复。沪渝蓉高铁项目,北沿公路改建工程、建设公路改扩建工程、崇明大道新建工程及崇明生态岛环岛防汛提标一期工程、陈海公路提升工程已完成项目建设;崇明生态岛环岛防汛提标二期工程已开工建设,崇明生态岛环岛防汛提标一期工程生态修复提升正在推进前期工作。堡镇汽车站改造工程已完成,进入试运营阶段。崇明岛公共货运码头建设工程正在施工建设阶段。
2021年,崇明区农村公路提档升级项目17个,共计31.84千米。申报新河镇、三星镇、绿华镇、港西镇等4个示范镇以及天亭路、虹桥路等11条示范路创建工作。花博园区周边道路新建和整治工程全部完成,北沿辅道建成通车,相关配套道路照明工程完成并投入使用。南门、新河、石洞口水上客运场站改造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花博会新增水上运力“新征程”铝合金双体高速船建造完成并投入运营。花博期间,集约化运输167.96万人次,占比80.3%。
2021年,崇明区优化,完成公交站点规苑化建设(电子站牌一期),涉及7条线路、260套电子站牌。报废柴油车36辆,更新新能源车58辆。2017-2021年累计更新新能源公交车607辆,公交车新能源化比例为95%左右。2021年8月在长兴地区投放500辆公共自行车,全区共有1500余辆公共自行车。落地落实城桥镇利民路、堡镇大通路、长兴镇丰福路三处申崇线下客点。
公路
水运
水路有南门―石洞口、南门―宝杨、吴淞口―堡镇等航线8条。截至2014年,崇明内河通航里程430千米,拥有航道里程173.84千米,其中六级航道161.68千米,七级、八级航道12.16千米。崇明区拥有五大客运码头和十大货运港口的密集型水上交通网络。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2年,崇明区持续开展托幼一体化建设,新增向化幼儿园普惠性托育点,全区16个乡镇的34所幼儿园开设45个托班,提供900个托额,其中公办园所提供840个托额,完成普惠性托育点乡镇覆盖率89%、公办园开设托班比例85%的目标。推进紧密型学区和集团化建设,项目化推进《义务教育紧密型学区和集团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实施“2+X”攻关项目研究;调整完成崇西、崇中、崇东和长横4个同学段学区组织架构;上海市实验小学长兴分校如期招生办学。深化高中育人方式变革,全面实施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参与本市特色高中、“双新”示范校项目校创建;完善以选课走班为特点的教学管理体系,2022年高考成绩创近三年新高。
2022年,崇明区新建上海市实验学校东滩高级中学项目,完成各单体工程的结构封顶;新建城桥生态社区九年一贯制学校项目,完成工可编制申报和施工图审计等前期工作;上海交大国际农业与生态学院建设项目,完成腾地动迁和土地出让;新建长兴完全中学项目,做好项目控规编制、方案设计等前期工作,与有关学校达成合作办学意向;上外贤达学院项目施工进度按计划推进。
科学技术
2022年,崇明区,征集各类科研课题187项,确定110个课题立项。引入上海碳中和技术创新联盟入驻崇明,助力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碳中和示范区建设。推进崇明碳中和技术集成示范纳入上海市2022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崇明区碳中和状态智能监测、评估与响应技术研究示范平台”等4个课题作为市级课题完成立项。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共有413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44家企业报名参加“2022年创业在上海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其中,72家企业入围共获得了1430万元市、区二级科技创新资金的支持,2家企业获推荐参加全国创新创业大赛;45个项目获得了2303万元市、区二级张江专项资金的支持。服务科技企业发展,全年完成认定登记技术合同813项,合同成交金额277073.69万元;做好2022年度科技创新券区级配套补贴工作,19家科技企业共计财政补贴70.93万元;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审批510家,比去年增加8家。
2022年,崇明区完成信息基础设施规划编制,累计建成5G基站(逻辑站)3436个,本区万人5G基站占有率全市第一;梳理规模超过100个标准机架(2.5kW)的在用数据中心、在建数据中心,以及“十四五”期间规划数据中心、边缘数据中心底数,推动数据中心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资源优化配置和绿色高质量发展;推进智能回收箱、智能取餐柜、智慧零售终端等便民服务智能终端设施部署,为市民提供便捷的数字化服务体验;完成政务外网二期工程建设,通过了市大数据中心的现场评估验收,总体评价良好。
文化事业
国家一级图书馆:崇明区图书馆
国家一级文化馆:上海市崇明区文化馆
2022年,崇明区承接市级各类活动40场,受众3500人次;开展区级配送文艺演出220场,受众27350人次;文艺辅导100场,受众6650人次;艺术导赏50场,受众3650人次;展览展示100场次,受众16650人次;农村数字电影1780场,受众55612人次。筹办文旅节庆活动,举办以“蝶变新时代花朝新生活”为主题的上海花朝节和以“飨受崇明不一样的人间烟火”为主题的2022上海崇明乡村文化旅游节暨首届美食狂欢季系列活动。
体育事业
2022年,崇明区完成新建(改建)市民益智健身苑点120个,新建市民健身步道15公里,新建(改建)市民多功能运动场10片,新建长者运动健康之家5个,新建市民健身驿站8个。横沙市民健身中心正常推进。东滩自行车小镇配套项目纳入第五轮生态岛三年行动计划。积极谋划体育产业发展,印发《关于促进崇明体育产业发展的扶持奖励办法》,完善“两镇一带十基地”规划布局,加快建立崇明体育产业发展的服务体系。推进东滩自行车小镇、西沙康养旅居小镇建设。积极推进活力新康养融合发展,引导“武医养”活动项目向西沙康养旅居小镇集聚。
2022年,崇明区承办上海市国际龙狮网络大师赛、第三届东滩骑行节等全国比赛2项,上海红土网球赛等市级赛事6项,举办第五届上海(崇明)休闲体育大会等区级赛事35项,乡镇委局开展全民健身活动600多场次,组队参加2022上海城市业余联赛等市级活动40多次。专业赛事方面,组建市运会崇明代表团,召开参赛动员会;完成市运会参赛运动员注册22个项目,确定市运会参赛队员337人;完成市运会反兴奋剂宣传和签约工作,开展运动员反兴奋剂宣教和集体宣誓;成功举办市运会马术障碍赛和公路自行车赛。
2022年,崇明区34名教练完成国家级和市级通识培训;完成2022年(第一批)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体育专业及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报名;完成运动员技术等级称号复核5人;向市级运动队输送竞技体育人才22名。在上海市第十七届运动会上,本区获60金、36银、42铜,实现了参赛项目、参赛运动员和奖牌数超过上届市运会的目标。
医疗卫生
2022年,崇明区开展医联体药品集中议价采购,2021年启动第一批和第二批药品集采,至今分别节约1847万元和820万元采购资金,2022年8月第三批共有三大类别11个药品确认中选,中选药品药价平均降幅46.95%,最大降幅达66.72%。开展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全年共节约耗材采购费用1277万元。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60岁及以上老年人全年签约21.26万人,签约率84.57%,长护险评估2-6级的失能老人实现应签尽签。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级,完成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互联网医院平台建设。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中医药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疫情期间,共发放连花清瘟77.14万盒、六神丸31.32万盒、中药预防方6.60万帖;完成2022—2023年市中医药科研立项申报,完成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人才类项目培训,7人完成上海市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引领计划申报,14名乡村医生参加国家级继续教育培训班。
社会保障
2022年,崇明区制订本区新一轮促进就业扶持政策,审核发放各项区级就业扶持资金3548.21万元。贯彻落实市级援企稳岗政策,制订本区企业职工线上培训实施办法、两项稳就业补贴实施细则,共审核通过企业2808家次,涉及1.95万人次,补贴金额1461.03万元。推进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开展各类招聘活动90场次,805家次单位提供岗位3070个,区内全年新增就业9216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人数4581人;帮助480名长期失业青年实现就业创业,完成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7.62万人次,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454人,本市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现就业比例91.93%,城乡登记失业人数控制在市下达的指标以内,均已完成年度目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建设区职业培训信息系统;完善线上培训信息审核系统,共受理955家企业备案申请,培训职工8.49万人次,发放补贴资金1422.36万元。深化创业带动就业,共审批通过市、区级创业补贴资金申请362家次,发放863.27万元。统筹推进东西部劳务协作工作,完成转移来沪就业农村劳动力1263人,其中脱贫劳动力278人,均已完成年度指标。
2022年,崇明区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引导无账户人员参保,新纳保178人,城乡居保覆盖率99.74%,居全市第一;全区城乡居保参保人数20.97万人,养老人数16万人。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至1300元,养老金平均领取水平1520元。修订征地人员保障政策,共办理征地项目23个,落实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293人,发放征地养老人员生活费1080.1万元。依法开展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工作,共受理工伤认定案件2302件,鉴定1922件。加强养老服务政策支撑,制定《崇明区养老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新增2家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分中心)(市指标2家),新增10家老年助餐服务场所(市指标1家),改建50张认知障碍照护床位(市指标50张),实施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120户(市指标50户),新建26家市级示范睦邻点(市指标8个),新增2家乡村长者照护之家(市指标2家)、3家老年人日间照护中心(无市指标)。完善社区“养老顾问”试点,试点社区养老顾问点368个,社区养老顾问员807名,接待12786人次。
2022年,崇明区开展元旦春节帮困送温暖活动,投入救助资金4865.77万元,受益群众9.9万多人次。对低保、重残等部分困难人员发放粮油帮困电子卡12580张,充值虚拟金额1118.48万元。疫情期间,兜住兜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发放菜价临时补贴17824人次、178.24万元;发放临时价格补贴53001人次、557.01万元;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14929人次、1555.08万元,实施临时救助37人、4.92万元。启动价补联动机制,发放9月份临时价格补贴59409人、421.8万元。截止12月,全区累计救助各类困难对象383967人次,发放救助金22658.32万元(含综合帮扶1840人次,583.5万元)。
历史文化
琵琶艺术(瀛洲古调派)
琵琶艺术(瀛洲古调派),发源并长期流传于上海市崇明岛,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明末清初,贾公达、范正奎、李连诚、宋慧玉等糅合南北琵琶演奏风格,承袭古曲而自出新意,逐渐形成了瀛洲古调派。琵琶演奏指法要求“捻法疏而劲,轮法密而清”,主张“慢而不断,快而不乱,雅正之乐,音不过高,节不可促”。演奏曲目多为文板小曲,每曲描写一个场景或一种事物,既可独立演奏,又可组合联奏,这在中国琵琶流派中是绝无仅有的,为中国著名的琵琶流派。2008年,琵琶艺术(瀛洲古调派)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Ⅱ-119。
江南丝竹
江南丝竹,是流行于江苏南部、浙江西部及上海地区的丝竹音乐的统称,因乐队主要使用二胡、扬琴、琵琶、三弦、秦琴、笛、箫等丝竹类乐器而得名。
江南丝竹曲调优美淳朴,清新悦耳,轻快明朗,绮丽优雅,其技法丰富多彩,变化层出不穷,显现出“小、细、轻、雅”的艺术风格。是江南水乡音乐文化的杰出代表,其演奏技法和音乐风格蕴藉含蓄,包含着追求谦冲、协调的深刻文化内涵,在民族音乐史、戏曲、民俗等方面都深具实践和理论研究价值。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崇明山歌
崇明山歌,是流传在崇明岛上的“民歌”与“民谣”的总称。具有江南民歌特征,但又具有自身特色。以独特的崇明方言演唱,语言朴素、清新、自然、流畅,既干脆坦率,又生动形象,幽默含蓄、真挚感人。内容丰富多彩,其中尤以劳动歌、生活歌、情歌、哭丧歌等数量最多。常用的崇明山歌曲调有“四句头山歌”“对花调”“倚栏杆调”“采茶调”“东沙调”“牌名调”“喊牛调”“白鱼号子”“香袋调”等30多种。2021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风景名胜
解放崇明岛登陆纪念碑
解放崇明岛登陆纪念碑,位于上海市崇明县新河镇新艺村。1999年6月2日,被公布为崇明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49年5月30日,为解放崇明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二十五军七十五师从长江南岸浏河口横渡长江,主力从新河镇海桥港登陆。6月2日,岛上守敌投降,崇明岛全境解放。
竖河镇大烧杀遗址
竖河镇大烧杀遗址,位于上海市崇明区竖新镇跃进村1016-1号。占地面积5.3亩,内设竖河镇大烧杀遇难同胞纪念碑、3000平方米祭扫广场和300平方米的侵华日军竖河镇大烧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竖河镇大烧杀遗址传承着崇明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深刻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侵华、侵崇的滔天罪行,有力回击日本右翼势力否认、篡改和美化侵略历史的倒行逆施,有效维护和还原历史事实真相,警示世人铭记历史、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倡导爱国自强、维护和平。
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
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由“一园三馆一站”组成,西沙地质公园,崇明岛西沙湿地科普馆,世界河口沙洲水文化馆、前卫村木化石科普馆及崇西湿地科学实验站。
崇明区烈士馆
崇明区烈士馆,位于崇明中部新河镇新开河路279号,始建于1951年,原名烈士纪念塔,1957年更名为崇明县烈士馆,2017年更名为崇明区烈士馆。占地面积14520平方米。烈士纪念设施主要有:烈士纪念塔、烈士纪念碑、革命史迹陈列馆和广场雕塑。
崇明区科技馆
崇明区科技馆,位于崇明区城桥镇崇明大道7887号。建筑总面积5000平米,展区面积2700平米。科技馆展区共两层,设序厅、四个主展区和4D科普影院六个部分。
崇明区档案馆
崇明区档案馆,位于崇明区城桥镇定澜路1588号,总建筑面积12840平方米,是华东地区较为先进的档案馆之一,实现了五位一体的功能定位——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保管基地、档案利用服务中心、政府信息公开、电子文件管理中心作用于一身。馆内常设“老物件新故事——崇明生活记忆展”,展现百年间崇明民生的变迁。又设“崇明生态岛建设史料展”,围绕崇明的人文历史、风土人情、旅游资源、经济发展、生态建设等主题,展示勤劳朴实的崇明人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创造出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地方特产
崇明白扁豆
崇明白扁豆,上海市崇明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崇明白扁豆,肉质细嫩易酥,清香味美,是夏淡季节餐桌佳肴,还可制成汤团馅料。含维生素B、维生素C、碳水化合物及磷、铁、锌、钙等多种矿物元素,其蛋白质、淀粉和糖类的含量高于莲子,具有滋补调养之功效。
崇明老毛蟹
崇明老毛蟹,上海市崇明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崇明老毛蟹,又名中华绒螯蟹、崇明清水蟹,因其两只大螯上生满了细密的绒毛,故俗称“老毛蟹”,其外形具有“青背、白肚、金爪、黄毛”的特点。崇明老毛蟹个小、壳薄,肉质细密有香味,雌性蟹黄足,雄性蟹脂多,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等营养物质。
2007年,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崇明老毛蟹”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崇明老白酒
崇明老白酒,上海市崇明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崇明老白酒,有着700多年的历史积淀,其酿造技法2009年被列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崇明老白酒”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崇明沙乌头猪
崇明沙乌头猪,上海市崇明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沙乌头猪是太湖流域著名的地方猪种之一,产于长江口的崇明岛,属于江海型猪种,以产仔数多、繁殖力高而著称,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繁殖力高等特点,其肉质鲜美、肉色鲜红、嫩而多汁。[1-2]
2013年12月3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崇明沙乌头猪”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崇明香酥芋
崇明香酥芋,上海市崇明区特产。
崇明香酥芋,独具风味,不仅肉质细腻,而且自带甘香,即使长时间煮焖,也不会糊烂,即使表面酥软,里面也是依旧保持着粉酥香甜的口感。
崇明白山羊
崇明白山羊,上海市崇明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崇明白山羊,是崇明区特定水土条件下孕育而成的特产。崇明白山羊属皮毛肉兼用型品种,体型中等偏小,体格健壮,具有适应性强、繁殖率高等特点,经国家农业部批准,被命名为“长江三角洲白山羊”,系全国重点保护和发展的家畜品种。崇明白山羊,毛洁白而富有弹性,是制笔的好原料,崇明白山羊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冬令御寒助暖抗病延年的滋补佳品。
2011年11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崇明白山羊”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崇明金瓜
崇明金瓜,上海市崇明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金瓜,成熟瓜皮金黄色,故名金瓜。味形似海蜇,鲜嫩清香,松脆爽口。
2014年5月2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崇明金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崇明水仙
崇明水仙,上海市崇明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崇明水仙,是上海唯一获评“双地理标志”的特色花卉,同时也是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著名人物
朱显谟
朱显谟,1915年生于上海崇明。1940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农业化学系。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曾任中国科学院西北水保所第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名誉所长。
施蕴渝
施蕴渝,女,1942年4月出生,生物物理学家,籍贯崇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196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9年被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
施仲衡
施仲衡,1930年12月生于苏州,籍贯上海崇明。1949年8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0年9月唐山工学院土木系学习,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殷成章
殷成章,上海崇明人,1915年3月出生,1940年10月参加革命,194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苏南行署秘书,华东大区财政部税务总局会计处、华东大区财政部预算处处长,中央财政部预算司常务副司长,贵州省财办副主任、党组副书记。
荣誉称号
现任领导
崇明区政协党组书记:张权权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2 08:11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