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
三国时期魏明帝曹叡的第二个年号
青龙,是魏明帝曹叡的第二个年号,也是曹魏的第三个年号,从公元233年开始,到公元237年结束,记5年。
纪年对照
曹魏年号
(上表参考资料:)
同期其它年号
(上表参考资料:)
启用时间
公元233年,正月二十三日,位于郏之摩陂的水井中有青龙出现。二月六日,明帝亲自到摩陂观龙,并改太和年号为青龙,改摩陂为龙陂,赐男子各进爵二级,鳏、寡、孤、独的免除当年租赋
历史大事
讨伐鲜卑、匈奴
公元233年(青龙元年),鲜卑首领步度根轲比能勾结,并州刺史毕轨发现后上表讨伐毕轨,曹叡认为讨伐只会令到两部鲜卑团结起来,难以对付,即遣使下旨不许进军。诏书未到,毕轨已至阴馆,遣将军苏尚、董弼追击。轲比能遣子将千余骑,迎接步度根,正与追军相遇,双方大战于楼烦,苏、董二人战死,全军覆没。
步度根于是就与轲比能合作,一同侵扰边境。最后曹叡派骁骑将军秦朗击退步度根等。冬十月,原本在并州军队战败后叛离曹魏的步度根部将戴胡阿狼泥亦到并州投降,秦朗于是撤军。
同年九月,屯驻安定地区保卫边塞的匈奴首领胡薄居姿职等人再次率部众反叛,大将军司马懿派部将胡遵指挥平叛,很快击溃叛军并迫使叛军首领投降
公孙渊斩孙吴使节
公元233年(青龙元年)十二月,辽东地方割据首领公孙渊将孙吴派遣来的使节张弥、许晏二人斩首,并送往洛阳。公孙渊因此被曹魏封为大司马、乐浪公。
诸葛亮第六次北伐
公元234年(青龙二年)三月,蜀汉诸葛亮率大军出斜谷,进驻渭南。大将军司马懿指挥魏军迎战,两军在渭水形成对峙。明帝传诏司马懿说:“我军只要扼要据守,避免与蜀军交锋,诸葛亮的进兵计划便不能如愿。撤军他不甘心,久驻则粮草不济,最后只得自动退兵。等蜀军撤退之际,我军以逸待劳,主动追击,必然大败蜀军!”司马懿率魏军与诸葛亮对峙旷日持久,蜀军三番五次向魏军挑战,司马懿只是紧闭营垒坚守不出。后来诸葛亮劳累过度病逝军中,蜀军才撤兵退还。
第三次合肥之战
公元234年(青龙二年)五月,东吴孙权率军北上到达居巢湖,向合肥新城发起进攻;同时派将军陆议孙韶各带一万多人马分别进入淮河和汉水。六月,征东将军满宠率部在新城抗击吴军。满宠向明帝建议,准备弃守新城,把吴军引诱到寿春。明帝不从,传令满宠固守合肥新城。
七月十九日,明帝亲乘龙舟率师出征。孙权军队围攻新城多日,魏将张颖等拒守力战,吴军难以破城。闻知明帝亲率大军督师作战,锐气大减的吴军赶紧撤走了。孙权一退,陆议和孙韶两路兵马也不敢恋战,吴军的攻势于是全部瓦解
马岱入寇
公元235年(青龙三年),蜀将马岱入寇。遣将军牛金击走之,斩首级千余。
修建宫殿
公元235年(青龙三年),明帝诏令大修洛阳宫,新建昭阳殿和太极殿,筑总章观。这样大兴土木,许多百姓贻误农时而影响耕种。耿直的朝臣杨阜高堂隆等人曾多次直谏,明帝未纳谏。七月,京都洛阳宫中崇华殿发生火灾。九月二日,明帝返回洛阳宫,命重新修复崇华殿,并更名为九龙殿。
废除苛刻法令
公元236年(青龙四年),六月初一,明帝下达诏令,把过去所颁布法令中的一些苛刻条文,大多予以免除。并要求执法人员在议定案件的处理意见时,应该多采取宽恕措施;在案情全部清理并决断后,除谋反之类及亲手杀人的死罪犯人外,其他死罪犯人都应尽快通知其家属;罪犯也可以向皇帝请求宽恕,司法机关应将请求宽恕的人所写的陈请书信和有关的案情文书移交给皇帝处理。
名人逝世
刘协(181—234),东汉最后一任皇帝,董卓废汉少帝刘辩,拥立刘协。后来曹操控制了刘协,并迁都许县,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死后,刘协禅让于曹丕,卒于234年(青龙二年)。葬于禅陵,谥号孝献皇帝。
董昭(156-236),字公仁,济阴定陶(今山东定陶)人。曹魏初年的谋士、大臣。后来,董昭建曹操加九锡,成为魏公、魏王。官至司徒。卒于236年(青龙四年),谥定侯。
陈群(?-237),字长文。颍川许昌(今河南许昌东)人。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曹魏重臣,魏晋南北朝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和曹魏律法《魏律》的主要创始人。卒于237年(青龙五年),谥靖侯。
帝王简介
曹魏明皇帝曹叡(204年-239年1月22日),字元仲,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魏文帝曹丕长子,母文昭皇后甄氏,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位皇帝,公元226年-239年在位。
曹叡在位期间指挥曹真司马懿等人成功防御了吴、蜀的多次攻伐,并且平定鲜卑,攻灭公孙渊,颇有建树。然而统治后期,大兴土木,耽于享乐。曹叡能诗文,文学成就不及曹操、曹丕。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其散文二卷、乐府诗十余首。景初二年(238年),曹叡病逝于洛阳,时年36岁,庙号烈祖,谥号明皇帝,葬于高平陵。
停用时间
公元237年,魏明帝改元景初。
相关年号
(上表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10 15:50
目录
概述
纪年对照
启用时间
历史大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