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采血法,通过针管抽取一定量的静脉血的方法。多采用位于体表的浅静脉,通常采用肘部静脉、手背静脉、内踝静脉或股静脉。小儿可采颈外静脉血液。根据采血量可选用不同型号注射器,配备相应的针头。某些特殊检查,为避免血小板激活,要使用塑料注射器和硅化处理后的试管或塑料试管。
操作程序
标记试管
在试管上贴上标签,注明患者姓名、项目名称、采集日期、门诊或住院号。
消毒双手
采血前,操作人员衣帽整齐,应用肥皂或消毒液和水洗手,戴口罩和手套。
选择静脉
采血前,要求受检者坐在实验台前。将前臂放在实验台上,掌心向上,并在肘下放一枕垫。卧床受检者要求前臂伸展,暴露穿刺部位。常用采血位置是
肘前静脉,因其粗大、容易辨认。
检查注射器
打开一次性注射器包装,左手持针头下座,右手持针筒,将针头和针筒
紧密连接,并使针头斜面对准针筒刻度,抽拉针栓检查有无阻塞和漏气。最后排尽注射器中的空气,备用。使用前,保持针头
无菌状态。
扎压脉带
在采血部位上端约6cm处,将
压脉带绕手臂一圈打一活结,压脉带末端向上。要求患者紧握和放松拳头几次,使静脉隆起。压脉带应能减缓远端静脉血液回流,但又不能紧到压迫动脉血流。
选择进针部位
采用左食指,触摸进针部位的静脉。
消毒皮肤
用30g/L
碘酊棉签自所选静脉穿刺处从内向外,顺时针方向消毒皮肤,待碘酊挥发后,再用75%乙醇棉签以同样的方式拭去碘酊,待干。
穿刺皮肤
取下针头无菌帽,以左手拇指固定静脉穿刺部位下端,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针头下座。保持针头斜面和针筒刻度向上,沿静脉走向使针头与皮肤成30°角斜行快速刺入皮肤,然后成5°角向前穿破
静脉壁进入静脉腔。确认穿刺入静脉中心位置,并沿着静脉走向将针头推入10~15mm。
采血
用左手缓缓向后拉注射器针栓,见少量回血后,松开
压脉带。然后,向后拉针栓到达采血量刻度。若使用一次性
真空采血装置,当针头进入血管后会见少量回血,将
真空采血管插入试管托内
采血针中,因试管内负压作用,血液自动流入试管,到达采血量刻度后拔出试管即可。
止血
嘱受检者松拳,用消毒棉签压住进针部位,迅速向后拔出针头。继续紧按住消毒棉签3min。
放血
从注射器上取下针头。将血液沿试管壁缓缓注入,到达标记处。含
抗凝剂试管需迅速轻轻颠倒混匀几次。
注意事项
采血前准备
采血前应向患者耐心解释,以消除不必要的疑虑和恐惧心理。如遇个别患者进针时或采血后发生眩晕,应立即拔出针头让其平卧休息片刻,即可恢复。必要时可给患者嗅吸芳香酊、针刺(或拇指按掐)人中和合谷等穴位。若因
低血糖诱发眩晕,可立即静注葡萄糖或嘱患者服糖水即可。如有其它情况,应立即找医师共同处理。
准备试管
不同检查项目可根据试验需要选择不同的
抗凝剂及与血液的稀释比例,如血细胞计数及MCV、MPV等参数测定时应选择适当的抗凝剂,不要用
肝素抗凝剂,因为肝素抗凝会影响
RBC和PLT的计数结果。
选择静脉
如果肥胖患者的静脉暴露不明显,可以左手示指经
碘酊、乙醇消毒后,在采血部位触摸,发现静脉走向后凭手感方向与深度试探性穿刺。
检查注射器
静脉采血前要仔细检查针头是否安装牢固,针筒内是否有空气和水分。所用针头应锐利、光滑、通气,针筒不漏气。抽血时针栓只能向外抽,不能向静脉内推,以免形成
空气栓塞,造成严重后果。
扎压脉带
采
静脉血时
止血带压迫时间不能过长、绑扎不能过紧,以避免
淤血和
血液浓缩,最好不超过1min,否则会影响某些试验结果,如造成
血红蛋白和
血细胞比容增高。
穿刺皮肤
不能从静脉侧面进针。针头进入静脉的感觉是:皮肤有一定阻力,而
静脉壁阻力较小,更富有弹性。
采血
血液加入抗凝试管中应与
抗凝剂充分混匀达到抗凝目的;无需抗凝时则将血液直接注入试管中。要防止血液标本
溶血,因为溶血后标本不仅红细胞和
血细胞比容减低,还会使血清(浆)化学成分发生变化。造成溶血的原因有:注射器和容器不干燥、不清洁;
压脉带捆扎时间太久,淤血时间长;穿刺过程中损伤组织过多;抽血速度太快;血液注入容器时未取下针头或用力推出时产生大量气泡;
抗凝血用力振荡;离心时速度过快等。
止血
不能弯曲手臂,以免形成血肿。
放血
检测与保存
血液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实验室接到标本后应尽快地检查。抗凝
静脉血可稳定8~12h,如不能及时测定,应将其置于较稳定的环境中,如4℃冰箱,减少和降低条件的变化。测定前,将其从冰箱内取出,恢复至室温状态,混匀后再测定。用于生物化学检查的标本若不能及时检查,应将血清或血浆与细胞分离,进行适当的处理。
一次性器材
只能使用一次,不能反复使用。